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3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2篇
综合类   48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21.
通过数值求解麦克斯韦-布洛赫方程,研究了2个相干超短激光脉冲在硝基苯胺分子(pNA分子)介质中的非线性传播过程.量化计算表明该分子在低能级区域内只有1个电荷转移态,因此可把该分子看作二能级体系.当3竹共振脉冲与4π非共振脉冲先后入射到硝基苯胺分子介质中进行传播时,3π脉冲的能量将转移给后面的4竹脉冲,前者面积逐渐变为2π,激发分子能级占有率发生一次完整的拉比振荡;后者在介质中仍保持非共振传播,只能激发分子能级占有率发生不完整的拉比振荡.脉冲的频谱发生展宽,并在共振频率附近振荡剧烈.通过引入固有偶极矩为零的赝分子作为比较对象,发现硝基苯胺分子的固有偶极矩导致非线性传播过程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22.
本文在常用制备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原材料配方的基础上 ,加入新型抗氧化剂 A、消泡剂 B,目的是在保持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基础上 ,显著提高其导电性能 ,满足实践需要。本次实验证明当金属填料含量达到某一最佳比例时 ,其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均能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23.
用量子化学半经验CNDO方法研究了咪唑与Ag(III)表面的相互作用,咪唑与银表面吸附的最终结果应为表面单分子层而不是表面配位聚合物,最后得出咪唑在Ag(III)表面上发生的主要是桥式吸附。  相似文献   
124.
125.
通过对常压气液平衡的考察,结果表明正构烷烃模型分子-UNIFAC基因贡献法对胜利〈350℃馏分油是可行的,其预测准确性的Rau-K模型最好,且优于或与SRK型相当,能够满足工程计算要求。  相似文献   
126.
以两亲性的硬脂醇聚氧化乙烯基醚(AEO)为改性剂,采用表面包埋改性的方法对聚丙烯(PP)表面进行亲水改性。通过接触角、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等分析方法,研究了表面溶胀、退溶胀、改性剂结构等因素对表面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二甲苯(二甲苯在混合溶剂中的质量分数为80%)与环己酮混合溶剂溶胀处理,溶胀层位于PP表面的无定形区。以AEO-8为改性剂,采用真空干燥的退溶胀方式,改性表面的接触角低至20.6°。相分离及水取向作用能够促进改性剂的聚环氧乙烷(PEO)亲水段向包埋表面外层迁移,并赋予表面亲水性。  相似文献   
127.
采用荧光发射光谱和荧光时间分辨光谱,对H2S分子进行了脉冲流光放电激发解离相关实验研究.将所得400~800 nm荧光谱线归属为S2、S-2、H、SH等活性粒子的发光.结果表明,H2S气体脉冲流光放电等离子体中的主要活性粒子是H2S*、S2、S-2、H、SH,且时间分辨光谱测量结果表明H和SH基荧光信号几乎同时出现,由此确定H2S气体脉冲流光等离子体放电主要激发解离通道为H2S+e*→H2S*+e→H*+SH*.  相似文献   
128.
CD100 is a leukocyte semaphorin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CD100 was originally described as an activation molecule on the surface of human T lymphocytes. Its triggering through distinct epitopes leads to different signals of costimulation with 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 (PMA) or with CD3 and CD2. Interestingly, CD100 was shown to associate with different partner molecules in T cells. First, CD100 can associate with CD45, a key molecule with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activity involved in T-cell transduction this association is physical and has functional consequences for both partners. Second, CD100 interacts in its cytoplasmic domain with a Ser/Thr kinase for which it represents a preferential substrate. Recently, CD100 was identified as a member of the semaphorin gene family. This family comprises approximately 20 structurally related proteins. The first semaphorin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developing nervous system. Function has been shown for only some of them and involves repulsion during growth cone guidance. Since CD100 was the first semaphorin identified in the immune system, this raises the possibility of the involvement of members of the semaphorin family in other physiological phenomena outside the nervous system. Received 1 March 1998; received after revision 8 June 1998; accepted 8 June 1998  相似文献   
129.
130.
含n个命题变元的合式公式A(P1,P2,…,Pn)组成的集合M关于命题公式的等值关系←→构成的商集M/←→{CA|A↓B∈CA包含M,A←→B}关于如下代数运算∨和序关系≤是一个特殊的双格半群,即F格半群:CA∨CB=CA∨B;CB=CA∧B;CA≤CB当且仅当A的每一成真赋值都是B的成真赋值(A↓CA,CB∈M/←→),这里的∧运算是∨的对偶运算,而M上的∧、∨运算分别是逻辑“或”逻辑“与”,同时给出了它的分子结构,并指出该F格半群与n元真值函数集构成的F格半群是同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