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9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5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鲍照诗风"发唱惊挺,操调险急,雕藻淫艳,倾炫心魂",是以"颠覆阅读"方式引起世人注意的,但这样的诗风难以为继,其后继者亦不被世人所认可,只有沈约把鲍照的"俗"引向雅化,既多用民歌,又改"险急"为清新自然;既多写女性,又改"倾炫心魂"为文人趣味。沈约使鲍照所倡导的民歌与叙写女性文人化,于是成为南朝时诗歌发展的主流,这就是宫体诗。  相似文献   
72.
沈从文散文中的景物描写历来为研究者所称道,透过其颇具感性特征的景物描写,从沈从文散文语言的张力、口语化短句的运用、"用各种官能"来写景三个方面来考察其景物描写的独特性,可以发现沈从文散文景物描写"人与自然契合"的多层次内涵。  相似文献   
73.
作为音乐行家、词坛高手,晏殊、晏几道父子十分注意词与音乐的结合,在词牌的承用创新和具体声韵的选择安排两个方面力求妥帖恰当,从而使其词颇具可歌性。  相似文献   
74.
从慎子的思想中可以看出,法家真正继承于道家的只是“道”的理论,法家从道家的观点中认识到了客观规律的存在,并且比道家更进步的是,法家更积极地对社会规律,社会现状,人的心理进行分析,力图找到规律而利用它,而不是实行道家消极的返古主义和法律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75.
《人间词话》研究已有百年历史,在词学理论发展史上,对一部词学著作如此“关怀”尚属罕见.王国维及其《人间词话》的研究成果丰硕,适时总结其研究成果,有助于研究者把握学术动向,进行学术创新;梳理《人间词话》的研究史,可以窥探学术史发展之一隅.对于已然处于研究“末期”的《人间词话》而言,要想取得新进展必须寻求新的研究理路.学术的生命力在于材料与方法的综合运用,加之研究视域的转变,《人间词话》的研究尚有一片空间.《人间词话》百年反思将从版本、学术论文两个方面入手,探索版本的衍生过程,评估学术论文的理论价值,关注未来研究的动向.  相似文献   
76.
《梦溪笔谈》(以下简称《笔谈》)现传版本多为26卷,共有笔记609条,分为17“门”(大类)。研究者对《笔谈》条目属性的认识很不一致,主要由于各自依据的分类标准与原则不同。重视对《笔谈》条目属性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加深入地挖掘《笔谈》多学科的研究与应用价值。应该参考现代科学分类方法,结合《笔谈》实际,合理构建《笔谈》的分类框架并确定分类标准,以期较为科学地对《笔谈》条目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77.
辛弃疾创作的“梅”作既有对前人写作经验的继承,又借花抒怀,赋予“梅”作独特的文化内涵——生不逢时,仕途坎坷之感;忠贞孤傲,自信豪迈之气。“梅”意象的文化意蕴通过辛弃疾独特的艺术构思和娴熟的艺术技巧表现得越发丰富多彩。“梅”作是辛弃疾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是词人独特人格、多舛命运的反映,具有无与伦比的感染力量。  相似文献   
78.
赵崇祚的《花间集》是我国第一部文人词集,欧阳炯的《花间集叙》从理论上对温庭筠以来的绮靡词给与了认同和张扬。因此,不仅欧阳炯的序是中国最早的词论专文,他在序中阐述的词学审美标准,也就成为中国最早的词学批评标准。《花间集叙》中的“词为艳科”的理论的形成和对词情的侧艳的审美评价,是对儒家诗教理论的一种突破,但它立足于追求享乐的人生态度及对词的侧艳品格所作出的片面的强调,又把词的价值功能狭隘化,从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相似文献   
79.
“蕙风”是况周颐习用的号,且多次作为词集名。从1895至1925年,况周颐以“蕙风”为名的词集有三种:词别集《蕙风词》、词总集《蕙风琴趣》、《蕙风词》,分别收词20首、101首、123首。其中刊印于1925年的词总集《蕙风词》,由况周颐生前删定,影响最大、最广为人知。拟从文献方面探究况周颐的三种“蕙风”词的版本情况、编撰特点、所选词目,以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80.
辛弃疾的经济生活堪为南宋高级文官的代表。其俸禄收入来源广,数量丰,支持其基本生活所需绰绰有余。其良好的经济状况影响到生活方式,使其广交游、多宴饮,从而催生了词创作活动,导致其偏好词体,具有尊体意识。而辛词所表现的平和心态以及崇雅尚真的审美趣味,也或多或少受其经济生活的影响,并通过词作的题材、风格等方面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