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70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渤中凹陷中深层储层具有埋藏深、储集性能差以及预测难度大等特点,储集层质量是制约中深层油气勘探成效的关键。在QHD36-3油田沙二段中发现的生屑云岩和含陆源碎屑云岩等白云岩储层,其储集性能明显优于相同深度的碎屑岩储层,将成为中深层高产油气层勘探的新领域之一。研究表明,生屑云岩等白云岩储层的形成主要受古地貌、古水深等因素控制,同时距离物源区的远近影响其发育程度。建立相应的沉积模式,对以生屑云岩和含陆源碎屑云岩等白云岩为目的储层的油气勘探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2.
33.
惠民凹陷古近系风暴沉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粒度分析及测井解释等方法,对惠民凹陷古近系风暴沉积进行了研究。根据风暴岩的垂向序列类型、沉积构造特点和原地沉积物特征等总结出9种风暴岩序列和原地风暴岩、A型近源风暴岩、B型近源风暴岩和远源风暴岩等4种沉积模式,并总结了风暴岩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该凹陷风暴沉积岩石类型丰富,包括各类碎屑岩、生物灰岩和火山碎屑岩。粒度分布具有“高斜多跳-悬式”、多段式和“高斜-段式”等多种样式,沉积构造发育渠模、冲刷面、截切等底层面侵蚀构造和递变层理、块状层理、丘状层理、洼状层理、平行层理等构造,还发育有波痕和各种同生变形构造、生物逃逸构造等。粒度分布和沉积构造反映出研究区兼有重力流和牵引流的水动力机制。在剖面上,风暴沉积与非风暴沉积交互出现,发育程度与层位、古地形、古水深、构造位置及碎屑供给特征等条件有关;在平面上,风暴岩被非风暴岩所包围,向陆、向浅水方向一般为(扇)三角洲、滩坝沉积体,向盆地方向变为浊积岩或半深湖、深湖泥页岩。  相似文献   
34.
惠民凹陷西部深层断裂样式与古近纪盆地原型的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断裂构造形成的力学分析,通过对三维地震数据体的水平切片及剖面的解译、区域构造图的编制,系统研究惠民凹陷西部深层(基底、孔店组-沙四段(Ek-Es4))断裂样式,并对其组合特征、分布规律、活动性质及对古近纪原型盆地形成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断裂成因、古近纪原型盆地的性质及对油气藏形成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惠民凹陷西部深层断裂样式可划分为走滑成因断裂样式与伸展成因断裂样式两种类型;基底断裂样式的形成与燕山末期郯庐断裂的左行走滑及鲁西隆起的逆时针旋转趋势相关,孔店组—沙四段沉积期断裂样式与NNW向伸展及郯庐断裂等深大断裂右行走滑作用叠加密切相关;深层断裂样式的特点、分布及沉积特征反映惠民凹陷西部古近纪原型盆地形成过程与走滑作用密切相关,盆地原型应为走滑-伸展型盆地,而非单一的伸展型盆地;深层断裂样式不仅控制了盆地的内部结构,也控制了砂体的分布,并为油气向缓坡带运移提供了通道,从而最终控制了深层油气藏的形成。  相似文献   
35.
中国东部下第三系各盆地间有孔虫化石的分布具有纵向上的不等时性,盆地内具有横向上的不连续性,并且有孔虫的分异度和丰度较小,壳体微小、形态强烈变异,与广盐性陆相生物共生.对盐度地化指标的分析表明,有孔虫化石仅出现于高盐度沉积时期,而不出现于最大水进期.这些特征都说明中国东部早第三纪有孔虫的生活环境为陆相咸水湖泊.  相似文献   
36.
冀中坳陷北区古近纪构造-沉积关系双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构造对沉积控制及沉积对构造响应等两个方面分析冀中坳陷古近纪构造与沉积关系 .结果表明 :1断块翘倾运动控制凹陷的沉积物源 ,控制沉积相的空间配置关系和沉积相带变化 ;2轴向倾斜运动控制沉积中心的迁移 ;3基底差异升降运动控制盆地的沉积分区 ;4水进期 ,沉积范围不断扩展 ,沉积物呈强烈的上超样式 ,显示凹陷呈现加速沉降特征 ;5水退期 ,沉积面积逐步缩小 ,沉积厚度减薄 ,沉积序列向上变粗显示基底处于减速沉降阶段 .  相似文献   
37.
柴达木古近纪-新近纪盆地的形成演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对柴达木新生代盆地不同时期的构造格局和盆地演化进行解剖。方法 对柴达木盆地地震、非地震资料进行综合解释,结合钻井及区域资料进行综合研究。结果 新生代盆地深、浅层构造存在较大差异,盆地沉积在不同时期受不同构造格局的控制,古近纪时受近东西向构造控制,新近纪时受北西向构造控制,显示了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时为不同时期受不同方向构造控制的大型叠合盆地。结论 盆地经历了多旋回沉积和多方式的后期改造,不同的构造组合形成了不同的储油气构造模式,对于盆地深层的油气勘探,特别是寻找隐蔽油气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8.
应用断层落差法,对惠民凹陷沙河街—东营期的断裂活动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惠民凹陷古近纪经历强烈的伸展活动,断层活动强烈.凹陷内部的断层主要以北东向为主,断层活动具有分段性的特点,惠民凹陷断层活动形成了多种断裂几何形态.盆地边缘断层和内部断层的活动形成了半地堑、半地垒和地堑—地垒形式的断块体,其断块体组合的分布使整个惠民凹陷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分区块断的构造特征.沙三—沙二早期,惠民凹陷处于快速伸展断陷期,中央背斜带隆起,临商断裂带和夏口断裂带活动较强;沙二上—东营组沉积期伸展裂陷活动减弱.经过古近纪断陷期的构造演化,基本确定了惠民凹陷的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39.
综合利用野外露头剖面、钻井剖面、岩心以及测井、地震等多种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的定量岩相古地理研究方法,以三级层序为单元对柴达木盆地古近系沉积相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古近系发育冲积扇、辫状河、洪泛平原、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和浊积扇7种沉积相类型;受盆地构造演化作用的控制,柴达木盆地古近系沉积经历了水体由浅变深的演化过程;阿尔金山西段的山前陡坡带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浊积扇-湖泊沉积体系,阿尔金山中段的山前缓坡带主要发育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柴北缘及柴东地区主要发育辫状河-洪泛平原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40.
以岩心描述、岩石学特征和剖面结构分析为依据,以HZ25-3-2井为代表,详细研究了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新近系中新统珠江组砂岩储层的沉积相类型,从中划分出海相河控三角州和陆棚两种沉积体系,探讨了此两种沉积体系的基本特征,识别出连续进积型、连续退积型和加积型三角洲沉积演化序列和陆棚沉积演化序列.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珠江组海相河控三角洲沉积模式,提出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河口坝微相以及前缘席状砂微相是砂岩储层分布和发育的最有利相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