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6篇
系统科学   15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综合类   1876篇
自然研究   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921.
哈拉哈塘潜山型油藏特征与成藏主控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油气资源丰富,是重要的油气勘探区。通过对哈拉哈塘潜山区哈8 井区的地质特征、油水分布特征以及对主控因素的分析研究,认为该区油水分布复杂,不具有分带性。从加里东到早海西期,奥陶系鹰山组-一间房组海相碳酸盐岩经历了多期岩溶的叠加改造,风化壳岩溶缝洞体储层发育,形成了良好的油气储存条件;潜山区奥陶系逐渐抬升剥蚀,鹰山组-一间房组储层之上的盖层的缺失与否对早期油藏的保存具有重要作用;断裂性质和局部构造控制了后期油气充注强度和油藏类型。多种控制因素使得哈801 井、哈8 井、哈802 井等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油气运聚体系。对潜山区哈8 井区油气水特征的研究,有助于指导碳酸盐岩潜山型油气藏的勘探和开发。  相似文献   
922.
川西南部地区栖霞组具有较好的勘探开发潜力,栖霞组储层分为白云岩储层与灰岩储层,白云岩储层主要发育于栖霞组二段,灰岩储层主要发育于栖霞组一段。为解决该区储层地震识别存在多解性的难题,结合测井资料、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开展了地震相识别以及不同储层发育类型的地震响应特征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可划分出5种储层发育类型,对应5类地震相:Ⅰ类地震相与栖霞组二段中上部发育储层相对应;Ⅱ类地震相与栖霞组二段中下部发育储层相对应;Ⅲ类地震相与栖霞组一段中上部发育储层相对应;Ⅳ类地震相与栖霞组一段中下部发育储层相对应;Ⅴ类地震相与栖霞组储层不发育相对应。研究结果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23.
为还原沁水盆地中东部热演化史,以某页岩气井山西组及太原组26件海陆过渡相泥页岩实测数据为基础,利用Petro Mod软件进行了热演化史模拟,依据模拟结果对油气生成及成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烃源岩干酪根类型以Ⅲ型为主,有机质演化成熟度高,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热演化史与构造演化史存在耦合作用,受印支运动及燕山运动影响,地层温度经历了缓慢上升-缓慢冷却-异常高温-快速冷却四个阶段;太原组及山西组烃源岩有机质演化过程中镜质组反射率(Ro)值发生一次跃变,最终演化至2. 0%左右,于早白垩世烃源岩发生二次生烃作用进入产气阶段,加之上覆致密的盖层形成了良好的煤系气藏。  相似文献   
924.
六盘山盆地属于典型的黄土塬地貌沉积盆地,地表条件及地下地质情况复杂,导致二维地震资料信噪比低、静校正难度大、资料品质较差、物探综合解释难度大。综合利用地震合成记录、井正演及野外露头开展地层多元综合标定,明确探区内各组系地层顶底反射界面及其地震反射特征;结合野外构造形迹调查,利用重电震联合约束反演进行相互验证,建立了走滑冲断构造解释模型;通过精细速度分析,建立了研究区速度场,运用模型层析变速成图技术准确落实地下构造。在地质与地球物理技术综合应用基础上,预测有利烃源岩展布区带,部署马参1井。该井钻遇了与预测较为吻合的泥岩及暗色泥岩,并在下白垩统李洼峡组见到了良好的油气显示,证实六盘山盆地西南部确实存在成烃成藏的过程,盆地内马东山构造带是下步勘探的重点区带。  相似文献   
925.
关于缅甸C Y油田构造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国内外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新地层统层划分对比结果为基础,充分利用已有井及新钻井、测井资料、取芯资料、二维地震资料等,通过井震结合分析,对缅甸C Y油田浅层至深层地层构造特征进行了研究,包括:断裂特征、构造样式分析、构造格局及构造带分布、圈闭类型及特征分析研究等,总结了构造与油气运移聚集成藏的关系,指出了未来勘探重点潜力方向。  相似文献   
926.
为揭示采动区下沉盆地压缩区土压力对正交框架桥和斜交框架桥的受力性能的影响,采用ANSYS进行建模,研究了不同土压力工况下正交框架桥和斜交框架桥的位移及力学响应.结果表明:正交框架桥和斜交框架桥在土压力作用下,水平向位移最大值在框架桥侧墙中部区域,竖向位移最大值在框架桥顶板中间区域,最大米塞斯应力值在框架桥侧墙和底板交界处区域;当土压力从静止土压力增大到极限被动土压力过程中,以上参数极值绝对值出现的区域不变,数值不断增大;当土压力工况相同时,斜交框架桥位移和应力极值绝对值稍大于正交框架桥.  相似文献   
927.
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是目前常用的储层物性下限确定方法,它以岩芯压汞资料为基础,对岩石微观孔隙结构 与渗流能力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进而确定储层物性下限。研究表明,过高的注汞压力可能影响岩石孔隙结构状态, 这引发了注汞压力的高低是否会对物性下限分析产生影响的思考,应该如何选取恰当的压汞数据来获取符合实际地 质情况的物性下限值。目前,这些问题还没有得到明确和有针对性的研究。以川中P 地区致密砂岩气藏为例展开了 较为深入的研讨。分析结果表明,当注汞压力从30 MPa 增加到200 MPa 时,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确定的有效储层物 性下限数值呈下降趋势。当注汞压力接近目的层位地层压力时,分析结果与生产测试等结论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28.
据中国多次开展的煤层气资源评价结果,蜀南地区煤炭以无烟煤为主,与沁水盆地类似,其煤层变质程度高,吸附能力强,含气量高,蕴藏了大量的煤层气资源。为了进一步查明蜀南地区煤层气储层特征及其资源潜力,根据该区测井资料、录井资料、煤层气参数井资料,从煤层分布特征、煤质特征、孔-裂隙发育特征、含气性特征及等温吸附特征等方面,分析了该区煤储层特征,对储层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评价其资源潜力。结果表明,蜀南地区龙潭组煤变质程度高,属于无烟煤;兰氏体积大,含气量高,气体质量好,含气饱和度高,兰氏压力小,临界解吸压力小、地解比偏低。综合评价显示该区煤层气储层质量较好,资源潜力大,但开发难度较大,尚需适宜的开采技术。建议选择长宁-叙永区块开展煤层气勘探开发试验,探索煤层气勘探评价方法及有效的开采技术。  相似文献   
929.
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延长组长2油层电阻率偏低难以识别,且低阻成因是分析和识别低阻油层的基础。因此,对研究区油层低阻成因展开综合研究具有实际意义。利用岩石物理实验资料、测井资料及试油资料,分析各地质要素与电阻率的关系,明确研究区油层低阻的主要成因。研究表明:研究区延长组长2油层低阻主要受高束缚水饱和度、高地层水矿化度及复杂孔隙结构的控制,而与储层中导电矿物含量无关;此外,储层中黏土矿物含量、种类以及碎屑颗粒粒度对研究区油层低阻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0.
针对南海东部珠江口盆地目前勘探遇到的低幅构造难以落实的问题,应用基于多井约束条件下的宽频速度建模技术建立区域速度模型,落实靶点构造形态。讨论了该方法的思想、技术路线和应用步骤,并与PSDM方法得到的深度构造图进行了对比分析。实测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多井约束条件下的宽频速度建模技术受断层的影响存在一定的绝对误差,但同一层位的相对误差较小,研究工区速度体刻画更为准确,能更好地刻画低幅构造形态。探索出了一套针对南海东部珠江口盆地低幅构造的宽频速度建模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