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7篇
系统科学   23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4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71.
乘积因子群为超可解群的充分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A和B都是有限群G的子群,且G=AB,当A∪B中每一元素的共轭类长无平方因子时,给出有限群G为超可解群的一些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72.
以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滤膜为基膜,S-布洛芬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采用热引发表面自由基聚合的方式制备了S-布洛芬印迹复合膜,并研究了其对布洛芬外消旋体的吸附及拆分性能。结果表明,该印迹膜对S-布洛芬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吸附能力,当布洛芬异构体浓度在0.1~0.5mmol/L范围内逐渐增大时,吸附量也逐渐增大,吸附选择性因子则由1.68降至1.14;该膜对布洛芬异构体具有一定的拆分能力,渗透实验进行7h,膜对R-布洛芬及S-布洛芬的渗透量分别为0.378和0.313μmol/(cm2·h),分离因子可达到1.21。  相似文献   
73.
谷胱甘肽S-转移酶zeta类(GSTZ)是一种重要的多功能酶,与细胞生化代谢、环境净化等密切相关.将拟南芥、甘蓝型油菜"陕2B"和"垦C1"的GSTZ基因重组到表达载体pPIC9,电转化到毕赤酵母株GS115中,得到了分泌表达GSTZ酶的毕赤酵母工程菌株.甲醇诱导表达显示,最佳诱导时间在48~60 h,DCA-DC比活力为83.21~115.31 U/mg,GSTZ分泌量为25.71~42.90 U/mL.研究结果表明,植物GSTZ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是高效的,为大规模发酵生产GSTZ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4.
周明 《安徽科技》2008,(3):51-52
本文介绍了一种CMOS升压开关电源控制器S-8356M50MC的主要特点和工作原理,并结合汽车电子中液晶显示屏偏置电压要求,给出了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75.
本文给出基于S-模的反模糊M-半群的概念,并且探讨基于S-模的反模糊M-半群的性质.  相似文献   
76.
在已有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局部S-闭空间的性质,得到了极不连通的局部H(i)空间是局部S-闭的;局部S-闭的PΣ空间是极不连通和局部紧的;拓扑空间是局部S-闭的当且仅当它的半正则化是局部S-闭的.  相似文献   
77.
在pH 7.0的中性环境下,采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研究了茜素红S(ARS)与稀土金属Gd(Ⅲ)形成的配合物Gd(Ⅲ)(ARS)3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同时,用摩尔比法和双倒数法测得配合物的配合比nARSnGd(Ⅲ)=31,Gd(Ⅲ)(ARS)3与DNA的结合常数K25℃=1.99×105L/mol,热力学函数△rHθm=-9.50×104J/mol,△rHθm=-3.02×104 J/mol,△rHθm=-217 J/mol·K.选择吖啶橙(AO)作为光谱探针,Gd(Ⅲ)(ARS)3与DNA-AO作用时,电子吸收光谱出现红移.荧光光谱研究表明Gd(Ⅲ)(ARS),能使DNA-AO发生静态猝灭,Scatchard图显示Gd(Ⅲ)(ARS)3配合物与鲱鱼精DNA之间存在着嵌插与非嵌插混合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78.
双向S-粗糙模糊集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模糊元素迁移的概念,将静态的模糊集推广到动态的模糊集,得到双向S-模糊集。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双向S-粗糙模糊集,给出了双向S-粗糙模糊集的结构。分析了双向S-粗糙模糊集与Z.Pawlak 粗集、Dubois粗糙模糊集以及双向S-粗集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双向S-粗糙模糊集的应用。  相似文献   
79.
利用数理逻辑中命题逻辑的形式,给出元素干扰与关系因子的逻辑推理表示,然后给出知识系统受到外部因素干扰时,知识的逻辑推理表示,以及S-粗集的逻辑推理表示,给出知识的动态推理与识别定理,S-粗集的动态推理与识别定理。解决了元素干扰对系统进行干扰时,S-粗集知识的动态推理与识别问题。  相似文献   
80.
给出了在LF拓扑空间中(LX,δ)为S-可列闭空间,可列H(i)空间,可列紧空间,S-可列紧空间,强S-可列闭空间等概念;并证明了在LF拓扑空间中S-可列闭空间的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