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92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研究两种抗应激剂对恒河猴热应激的影响。方法将6只恒河猴随机分为A,B两组采血做9项血液学及9项血液生化指标测定,A组日粮中每只添加VC300 mg/d和VE50 mg/d;B组日粮中添加0.2%苜草素,饲喂两个月后分别将A、B两组恒河猴放入(32±1)℃,湿度70%猴房内,1 h后采血,测定相应血液学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两组动物血液学各项指标试验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而血液生化值呈现:A组试验后AST、ALP、LDH分别为(101±23.64)U/L,(623.67±233.12)U/L,(1384.33±807.66)U/L,试验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B组试验后TP、ALB分别为(83.83±16.32)g/L,(38.53±0.57)g/L;试验前后差异不显著。结论VC和VE在恒河猴抗热应激过程中主要作用于维持血液中AST、ALP、LDH的活性稳定,而苜草素主要作用于维持血液中TP、ALB的稳定,两种添加剂能有效提高恒河猴抗热应激的能力。  相似文献   
52.
以免疫组织化学SP法显示猕猴大肠含5- HT的细胞,并用Weibel体视学方法对其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猕猴大肠5- HT免疫活性内分泌细胞的密度在结肠离心段最高,直肠密度中等,盲肠和结肠向心段最低.5- H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多分布在肠腺处,其形态多样,大多为锥形、梭形、圆形等.有些细胞的基底部有突起,突起的末端含有5- HT阳性物质;有些细胞的5- HT阳性物质释放到腺腔或肠腔面.  相似文献   
53.
三种不同抗原对猴B病毒抗体检测结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HSV1抗原片、BV抗原片以及BV DIA dot试剂盒对我区灵长类实验动物进行BV抗体检查.结果表明用HSV1抗原片检测为阳性猴的阳性率与BV抗原片以及BV DIA dot检测为阳性猴的阳性率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后两者之间阳性率差异不显著.用HSV1抗原片、Bv抗原片以及BV DIA dot检测为阴性的猴,分别饲养2、4、6个月后,用同一种抗原复检,结果HSV1检测为阴性猴的阳转率与后两者的阳转率之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自1999年8月至今,经BV抗原片检测为阴性的猴出口至美国、荷兰、日本、德国等国家累计1389只,均符合客户要求.  相似文献   
54.
目的建立单笼饲养食蟹猴血液常规和血清生化的参考值,了解检测指标的性别差异。方法选取254只3~5岁健康食蟹猴,雄性84只,雌性170只,在清醒状态下采血。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液常规和生化指标,并比较不同性别组间的差异。结果经统计分析,获取了单笼饲养食蟹猴血液常规和血清生化的参考值,雌雄食蟹猴血常规指标比较,RBC、HGB、MCHC、HCT、MONO、RDW-CV、MPV、PCT、P-LCR、PDW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BASO、NEUT%、LYMPH%、MCH、RDW-SD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雌雄血生化指标比较,ALT、AST、ALP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建立了3~5岁食蟹猴血液常规和血清生化的参考值,同时表明部分指标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55.
Effective population management relies on assessments of population size and sex ratio.However,these estimates are difficult to obtain for elusive and rare species.Recently,noninvasive genetic census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as an alternative to tradi-tional capture-mark-recapture methods.In this study,we estimated the size of the Sichuan snub-nosed monkey(Rhinopithecus roxellana) population in the Shennongjia Nature Reserve(SNR) using a noninvasive sampling method based on 16 microsatellite loci.We also used a PCR-based genetic method to sex the sampled individuals and infer the population sex ratio.The population size of R.roxellana in the SNR was estimated to be 1044 individuals(95% CITIRM:613-1409) .The estimated population sex ratio is more female-biased than expected,which we attribute to the sampling biased towards one male units and limited sampling of bachelor male units.Moreover,there is no suggestion that the heavy traffic road through the reserve might block movement of monkeys.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genetic assessments based on a noninvasive sampling method can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regarding populations of elusive primates.  相似文献   
56.
为提高人工哺育离乳期婴猴成活率,通过采取早期离乳、单笼双养、少食多餐、严格控制环境设施温湿度,制定并加强饲育笼舍和饲育器具的清洁消毒工作以及疾病检测和防控等管理措施,解决了人工饲养婴猴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57.
为研究肿瘤细胞凋亡调控因子ASPP(Apoptosis-stimulating protein of p53)家族蛋白(ASPP1,ASPP2,iASPP)在猕猴神经系统细胞早期发育过程中是否存在变化,并初步研究其变化趋势,通过体外诱导猕猴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前体细胞模拟猕猴神经系统细胞早期发育过程,并对此过程中细胞内ASPP蛋白量进行检测,检测方法使用细胞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实验初步检测出,肿瘤调控因子ASPP家族蛋白在猕猴神经系统细胞早期发育过程中在蛋白量和蛋白分子量上有变化,并且可以初步了解其变化趋势.该实验结果表明ASPP蛋白家族作为肿瘤细胞凋亡调控因子与猕猴神经系统早期发育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许对将来治疗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和肿瘤发生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58.
本文对80只太行猕猴的活体测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Ⅳ组雄性个体明显大于雌性个体,各测量值在第Ⅱ或第Ⅲ组增长幅度最大,这一规律与昆明猕一致,但有些指标发育最快的时期,较昆明猴提前一个年龄组;太行山猕猴除尾长、前臂长低于昆明猴外,其它多数指标都明显高于同年龄组,同性别昆明猴的测量值,太行山猃猕在个体发育和形态学上表现出的特点可能与环境适应有关。  相似文献   
59.
通过对贵阳市黔灵公园半野生猕猴母婴之间行为的观察,发现:(1)猕猴的母婴关系历时约1年,婴猴7个月左右断乳;(2)母猴有强烈的护仔行为;(3)母婴之间的亲近行为主要有相互梳理和玩耍;(4)母猴和婴猴间的相互接触以腹部相贴为主,转移方式多为耍猴抓住母猴腹部的皮肤和毛随母猴一道转移;(5)猕猴母婴间有很强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60.
该文通过34只罗猴头颈实验研究,从中决定罗猴的颅脑损伤容限.当颅脑受到冲击时,颅壳发生局部变形瞬间,大脑亦发生变形,致使颅内压升高.利用这些结果来确定它的损伤机制,以模拟宇航员在冲击载荷下的创伤分析模型,将有助于进行临床创伤治疗和宇航弹射时的防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