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91.
熊小英 《江西科学》2003,21(3):244-248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淡水湖泊,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国家和地方政府一直非常重视鄱阳湖区的水灾治理,几十年来做了大量研究,提出实施控制工程是减免长江中下游鄱阳湖地区水灾的治本之策。本文在调查鄱阳湖区湿地生态环境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两种控湖水位运行方案时湖区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6~18m运行方案”对湖区湿地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大,“14~16m波动运行方案”时湖区湿地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小,有利于改善鄱阳湖区湿地生态环境,发挥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更有利于鄱阳湖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  相似文献   
192.
张志强  林波 《江西科学》2003,21(3):249-252
3S技术是对遥感(Remote Sensing,简称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的合称。RS能动态地、周期性地获取地表信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遥感数据是GIS的数据源,遥感数字影像可更新GIS中高程数据;GIS具有采集、存贮、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上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重要作用;GPS的作用表现为精确的定位能力和准确的定时和测速能力。鄱阳湖流域是指鄱阳湖及赣江、修水、信江、饶河和抚河等构成的完整流域.流域面积达162225km^2,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97.2%。鄱阳湖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淡水湖泊,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且已被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将3S技术应用于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管理,可以全面、快速、准确地获取各种生态环境与资源信息,并对它们进行有效的存贮管理和空间分析,实现对生态过程模拟仿真、发展预测,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大大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3.
鄱阳湖桡足类的群落组成与现存量季节变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1987~1989年在鄱阳湖进行的6个采样站的调查资料,共获得23种浮游桡足类,隶属3目6科16属。新记录10种。根据各种类出现的月份,把23种桡足类分成终年出现型、夏秋季型、冬春季型和畏严冬型;并据出现的区域,归成沿岸型、敞水型和广布型。年数量变动曲线与生物量变动曲线有春、夏和秋季三次高峰。秋季高峰比春、夏季高峰更突出,持续时间约两个月,但生物量与数量三次高峰出现的时间并不完全一致。笔者还初步讨论了影响桡足类群落的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194.
他是全国最早提出建立“农村现代企业制度”的学者之一。 他是中组部、团中央选拔的全国首批“博士服务团”成员之一。  相似文献   
195.
关于鄱阳湖退田还湖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元柱  黄精明 《江西科学》2001,19(3):181-184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水资源;它又是通过吞吐型湖泊,对长江洪水具有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调蓄功能。因此,在鄱阳湖区实施生态建设,恢复湖泊的生态功能,保护与合理利用其湿地资源,发展生态经济尤其是生态农业,对于江西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就鄱阳湖退田还湖区如何通过生态建设,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并与调蓄洪水、控制水旱灾害和血吸虫结合起来,发展生态农业这一课题提出了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96.
以鄱阳湖流域4个支流共6个地点(信江XS1、信江下水湾XS3、饶河RS、饶河内湖RHS、修水SS、赣江GS)的底泥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16 S rRNA基因扩增技术探究底泥微生物对环境变量的响应.结果显示:6个采样点的底泥样品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大致分为4类; 底泥的pH值、TOC、TN、TP和重金属含量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微生物多样性存在着显著的影响.4条河流底泥微生物多样性指数顺序为赣江>信江>修水>饶河,同时发现饶河的Cu、Zn含量在4条河流中最高,这说明高Cu、Zn会对微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的影响; 河流与其所对应湖区底泥样品中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比较发现:饶河>饶河内湖,信江下水湾>信江,这种结果顺序的不一致主要是由底泥中营养物质含量不同和某些重金属元素胁迫导致的.  相似文献   
197.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导产业空间布局的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导产业是区域发展的主要支柱,是体现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产业集群是促进区域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方式。在充分借鉴产业集群理论及分析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研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形成产业集群的内在机理以及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等优势,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和生态旅游业三大主导产业的空间布局构想。以期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其综合竞争力,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8.
鄱阳湖原生动物群落生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报道了1987~1989年鄱阳湖6个采样站原生动物的种类组成和现存量季节性变化的调查结果。共观察到83种原生动物(仅包括肉足虫类和纤毛虫类),隶属于53属31科12目。原生动物数量变动曲线一般有春末和仲秋两个高峰,秋季高峰远大于春末高峰。原生动物年生物量变动曲线与数量变动曲线基本上一致。还用原生动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相似系数与优势种群对鄱阳湖各站的水质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99.
基于GIS和RS技术,分析了鄱阳湖区1989年~200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空间分异特征.研究表明,11年间湖区林地、草地和城镇建设用地呈增加趋势,湿地和未利用地呈减少趋势,而农业用地和水体基本保持不变.其中湿地面积的减少和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十分显著.进一步分析了土地利用转移的流向,结果表明,主要转移方向包括湿地转移为林地和农业用地;农业用地的主要流向类型为草地和城镇建筑用地.各类土地利用变化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异,湿地与城镇用地的强烈变化尤为明显.湖区人口的急剧增长、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调整是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200.
基于鄱阳湖多年越冬候鸟同步调查数据,采用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优势度、种间相遇机率、相似性指数等指标,分析了鄱阳湖湿地越冬候鸟分布的群落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从保护管理技术角度探讨了鄱阳湖候鸟保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候鸟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