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5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51.
分布式发电并网将对传统电力系统造成影响,带来安全和电能质量等问题,通常通过控制电压源逆变
器(voltage source inverters, VSI)使分布式发电满足并网要求. 为此,研究了VSI型逆变器并网系统的关键技术,
主要对其滤波器进行探讨并给出设计方案,同时在电网跌落情况下研究了并网系统的锁相环技术以及低电压穿越
技术. 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VSI型逆变器并网模型,并进行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52.
单载波调制单相三电平不对称光伏并网逆变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小功率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单相三电平不对称逆变器。针对三电平电路正弦脉宽调制(sinusoidal pulse width modulation,SPWM)使用过多三角波层叠、占用系统资源多的问题,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给出了一种只使用一个载波的改进型SPWM实现方式。引入了一种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方式,分析了上述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和优缺点。在并网控制中采用了一种改进型的比例谐振控制器(proportional-resonant,PR),相对于理想PR控制器,具有受电网频率波动和数字系统离散化影响小的优点。通过仿真和搭建小功率试验台的方法,验证了控制策略和调制方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3.
金属酞菁配合物的光伏效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报道了镁、铝、第四主族及第一过渡系金属等14种金属酞菁配合物在电解质溶液中的光伏效应及酸碱介质和环境气氛对光伏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酸性介质中具有较大的开路光电位(V_(oc)),pH=2.5时,空气气氛中V_(oc)值的大小顺序是ZnPc>MgPc>SnPc>PbPc>CoPc>FePc>VOPc>SiPcCl_2>AlPcCl>CrPc>CuPc>NiPc>GePcCl_2>MnPc.氧化性气氛(O_2)及还原性气氛(H_2)对V_(oc)有较大的影响,不同环境气氛中V_(oc)值的大小顺序是氧气>空气>氮气>氢气.  相似文献   
54.
在光电化学电池中测定C_(60)球烯在C_(60)-GaAs电极上所形成异质结的光伏效应.并研究不同介质电对和C_(60)薄膜厚度对光伏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是较佳的介质电时2)(C_(60)薄膜厚度约为1μm时光伏效应较大;3)C_(60)在C_(60)-GaAs电极上的光伏效应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55.
分析了光在P—N结光伏红外探测器前后表面间多次反射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导出了在考虑光的多次反射时,器件的量子效率、探测率和结电阻的一组更为普遍的解析表示式,它们可用于分析薄膜器件。  相似文献   
56.
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逆变器输出功率的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晓红  李超 《燕山大学学报》2014,(2):163-167,174
针对分布式发电系统中三相电压源型PWM并网逆变器控制问题,考虑滤波电感及其寄生电阻在实际中会发生不确定变化的情况以及外部干扰的存在,提出了并网逆变器输出功率的自适应控制方案,通过控制逆变器输出电流实现对输出功率有功和无功分量的解耦控制,实现了并网系统单位功率因数运行,同时保证直流母线电压的平稳。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证明了所采取的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7.
以昆明市的小型屋顶光伏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系统的谐波数据进行分析,将测试的谐波电压含有率、谐波电流与国家标准进行比较,并计算出系统的电压总谐波畸变率(THDV)和电流总谐波畸变率(THDi).  相似文献   
58.
课题组选取了嘉兴市不同地区具有代表性的41家企业,通过对企业的走访、调查问卷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座谈,咨询政府职能部门等调研形式,了解嘉兴市光伏产业总体发展概况及相关政策。调研结果表明:截止到2014年5月嘉兴市光伏企业约有280多家,分布在嘉兴的各县市,总体发展势头良好,但企业的发展也遇到一些困难,如市场需求下降,产能过剩,资金紧张等。最后针对调研结果提出了几点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9.
针对传统扰动观察法存在功率振荡和误判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功率预测与自适应变步长相结合的扰动观察法。自适应变步长能够按照P-U特性曲线的斜率自动改变步长,进而解决传统扰动法跟踪速度与跟踪精度不能兼顾和稳定后功率波形振荡较大的问题。当光照强度发生剧烈变化时,功率预测法能够根据P-U输出特性曲线进行预测,进而达到消除误判的问题。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光伏系统MPPT仿真模型,并对改进扰动法和传统扰动法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的扰动法能够克服传统扰动法存在功率振荡和误判问题,可以使光伏系统快速、准确地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并使之稳定运行在最大功率点处。  相似文献   
60.
针对采用传统PI和比例谐振PR控制的并网逆变器对电网干扰信号的抑制能力较弱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准PR控制策略的单相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案,并针对自行研制的一种可大规模用于家庭供电的体积小、成本低的单相非隔离5 kW逆变器进行了仿真研究和并网实验。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阐述了逆变器的设计原理;采用Matlab软件中的S-Function函数进行了仿真分析,控制策略为准PR控制,将其与传统的PI和PR控制器进行了对比,并在仿真基础上用实验样机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准PR控制策略在消除稳态误差、提高网侧电流品质和抗电网干扰等方面,相较于PI和PR控制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不仅可以更好地实现无静差控制,且具有可扩展性。凭借准PR控制器的无静差特性,单相非隔离5 kW逆变器在家用供电系统中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