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1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用循环伏安法比较了碱性条件下乙醇在Pt和Pd电极上氧化活性的差异,得到乙醇在Pd电极上氧化活性比在Pt电极上好的结果.使用不同温度下线性扫描曲线来计算乙醇电化学氧化活化能,乙醇在Pt和Pd电极上起峰电位和峰电位之间氧化活化能随着电位增大而增大,但在相应电位下在Pd上的值小于在Pt上的值,说明乙醇在Pd上比在Pt上更容易电化学氧化.  相似文献   
102.
首次考察了载体、碱、温度、在常压氢气氛及均相钯催化剂作用下对氯苯加氢脱氯的影响。筛选结果表明在0.1MPaH2和65℃条件下,PVP-PdCl2/NaOAc/EtOH体系可有效还原氯苯。  相似文献   
103.
以对氢气易于反应的钯为催化材料、钯的沉积厚度和热处理条件为变量,研究三氧化钨薄膜的物理化学性能及气体反应特性。结果表明,三氧化钨在500 ℃以上时呈现四方晶体的多晶态,钯沉积对三氧化钨的晶体结构没有影响,但是随着钯的添加抑制了三氧化钨的晶粒生长。500 ℃以上热处理时钯在薄膜表面呈现小球状,600 ℃以上热处理时钯粒子在薄膜表面凝结或扩散到材料内部。沉积钯 2 nm的薄膜在工作温度250 ℃时反应灵敏度和恢复特性对氢气的检测特性最好。  相似文献   
104.
实验使用硬脂酸和氢气为原料,十二烷为溶剂,多微孔活性炭负载的金属钯为催化剂,在温度300±5℃和压力2.0MPa条件下,反应360min催化脱氧。结果表明,反应产物液相主要成分为正十七烷,而气相主要成分为CO2和CO.催化剂用量为3g时,初产品酸值最低,硬脂酸转化率和正十七烷选择性最高。  相似文献   
105.
使用SEM,EDS,EPMA,XRD及XPS对在不同温度下,于空气气氛中焙烧的负载型钯催化剂Pd/Al2O3进行了表征,结合对棉籽油的加氢反应,分析了焙烧温度对Pd/Al2O3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73K下焙烧的Pd/Al2O3活性较好;高温(973K)下焙烧的Pd/Al2O3活性最差.欲制备高活性的Pd/Al2O3催化剂,必须严格控制焙烧温度.  相似文献   
106.
本文用自制的0.6%(W)Pd/C催化剂在间歇水相中4.0MPa氢压附近进行了丁炔二醇连续加氢合成1,4-丁二醇的最佳反应条件研究。实验证实:在较高氢压和低碱性条件下可使选择性提高;在较高的反应温度、催化剂载量和较高的反应物浓度下可使反应速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7.
催化剂Pd/C的组成设计和制备方法是糠醛液相制四氢呋喃的重要因素。分析金属Pd的催化活化机理 ,确定以浸渍法制备负载型Pd催化剂。改变制备条件可以控制催化剂的结构型式 ,提高其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8.
109.
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对不同覆盖度下S原子在Co(0001)表面吸附能、吸附引起体系表面功函和电子态密度分布变化进行计算并与S/Pd(111)等体系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Co(0001)表面S原子吸附能值随覆盖度增加而降低,在覆盖度1.0 ML时形成S2吸附结构;S原子吸附后体系功函变化和电子态密度分布变化与S/Pd(...  相似文献   
110.
对5H-10,11-二氢二苯骈(b,f)氮杂艹卓的催化脱氢工艺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氧化剂对产物产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