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0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45篇
丛书文集   47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5篇
综合类   129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本文报道在NaCl(Li~+,OH~-)晶体中Li~+的扰动效应,不同浓度的Li对F带、氧带和F_2~+带光谱的变化及其对类F_2~+型色心形成产生影响;通过控制OH~-,Li~+的浓度和有关的物理化学条件,在NaCl(Li~+,OH~-)晶体中可同时获得(F_2~+)_H心、(F_2~+)_(HA)心和(F_2~+)_(AH)心。  相似文献   
982.
在298.15k和常压下,测定了NaCl和KCl溶于不同比例的DMSO和水混合溶剂中的溶液密度。计算了两种盐在相应混合溶剂中的表观摩尔体积φ_v。利用外推法得到了盐在无限稀释时的偏摩尔体积φ_v°,考查了φ_v°随混合溶剂中DMSO的摩尔分数的变化关系,对结果进行了定性讨论。  相似文献   
983.
NaCl对甜土植物和盐生植物生理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盐分胁迫条件下,甜土植物小麦幼苗体内的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加,其幼苗地上部的含水量下降、根中的含水量稍增加,植株干重减少。然而,盐生植物碱蓬,在低盐浓度下,其幼苗体内的脯氨酸含量和含水量变化不大,而幼苗的干重多于对照,只有在高盐浓度(200mMNaCl以上)下,脯氨酸含量才明显增加、幼苗地上部分中的含水量下降、幼苗植株干重减少。  相似文献   
984.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氯化钠热分解循环。研究了循环中各主要化学反应的适宜条件,并从热力学计算出了循环体系中能量流动过程;用TG法研究了循环中多相反应的动力学问题,实验和理论证明了该循环具有很大的节能优势,有取代传统电解法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985.
N,N-二甲基苯胺-苄基氯(DMA-BzCl)体系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初期聚合速率与溶剂的极性有关。在非质子性溶剂中,DMA苯环上的取代基将降低聚合速率;在质子性溶剂中,推电子基可加速反应,而吸电子基则相反。用DMA和Bzcl构成的季铵盐引发时,初期聚合速率与其浓度的平方根成正比,反应总表观活化能为71.5 kJ/mol。聚合物的紫外光谱证实,用DMA-BzCl混合物或其季铵盐引发时,聚合物大分子中含有DMA的残基。  相似文献   
986.
液晶/聚合物复合膜中液晶分子能采用磁场使之排列,其方向排列成平行或垂直于 磁场,膜渗透性依赖于方向。  相似文献   
987.
本文介绍了盐酸盐析蒸馏的实验情况,并从微观和宏观角度探讨了盐酸盐析蒸馏的原理,最后列举了盐酸盐析蒸馏工艺在工业生产中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988.
测定了MgCl_2H_2O-BuOH体系中氯化镁的溶解度、溶液的沸点以及平衡气相的组成。讨论了醇蒸馏法进行氯化镁脱水的可能性,认为正丁醇是最佳的溶剂之一。这样,制备的原始溶液的克分子比为MgCl_2∶H_2O∶C_4H_9OH=1∶6∶7,在101.3kPa压力下蒸馏以除去溶液中的绝大部分水,再加热至450℃以除去丁醇而得到无水氯化镁,其中氧化镁含量小于1.5%。  相似文献   
989.
以聚烯丙基氯化铵(PAH)为模板剂,(NH_4)_2CO_3为沉淀剂,采用液相法合成了特殊形貌的碳酸铈晶体.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红外光谱(FT-IR)及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研究了不同反应时间碳酸铈形貌的变化,并对碳酸铈晶体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模板剂PAH的作用下,碳酸铈的形貌由最初的棒状逐渐向六棱片状转化,这一过程与PAH对碳酸铈晶体不同晶面的取向吸附有关.采用材料模拟软件Material Studio对PAH与碳酸铈晶面的静电吸附过程进行了模拟,从而揭示了PAH模板调控碳酸铈形貌的机理.  相似文献   
990.
The effects of Cl- ion concentration and pH values on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Cr12Ni3Co12Mo4W ultra-high-strength martensitic stainless steel (UHSMSS) were investigated by a series of electrochemical tests combined with observations by stereology microscop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 critical Cl- ion concentration was found to exist (approximately 0.1wt%), above which pitting occurred. The pitting potential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Cl- ion concentration. A UHSMSS specimen tempered at 600°C exhibited a better pitting corrosion resistance than the one tempered at 400°C. The corrosion current density and passive current density of the UHSMSS tempered at 600°C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pH values of the corrosion solution. The pits developed a shallower dish geometry with increasing polarization potential. A lacy cover on the pits of the UHSMSS tempered at 400°C accelerated pitting, whereas corrosion products deposited in the pits of the UHSMSS tempered at 600°C hindered pitt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