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3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60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41.
在第三次全教会明确指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指导下,根据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针对合校后,新建综合性大学多校区运转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实际,以及普通大学公修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具体问题,对郑州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尝试与实践.经过四年的不断探索、研究与实验,逐渐形成了我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体育办学思路与教学观念是“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素质教育”;按照“一年级普修课;二年级专项课;三年级以上学生‘三自主’选修课;身体特殊学生开设康复保健课”的体育课程设置的原则,开设体育课程;利用体育课堂教学、课余群体活动的参与和浓厚的校园内外体育文化氛围,面向全体在校学生开展体育课程改革与实验,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全面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和体育文化素养,能够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大学体育课程培养之目标.  相似文献   
42.
体育课程是学术前沿领域一个重要课题,怎样构建目标科学,结构完整的、体育课程体系,是体育改革对课程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本文就体育课程的含义及现代发展趋势以及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教材建设提出了作者的见解;并就试点实践结果进行了研究分析,就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43.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探讨近年来高校扩招后高校体育面临的很多问题,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对推进我国高校体育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4.
以高校现行的体育活动实践和理论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在对国内外高校体育课程发展现状的研究和对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态度、体育行为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和讨论基础上,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探讨了高校体育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45.
从构建体育素质教育体系出发,对体育院系、普通院校、成人院校的体育课程设置进行宏观探讨,提出改变几十年一贯制苏式体育课程模式,对于创建全新的体育课程体系提出了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46.
MPLS在虚拟专用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阐述了虚拟专用网(VPN)和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技术的概念,又描述了MPLS协议在虚拟专用网建设中的应用。主要就MPLS技术应用于虚拟专用网的优势、MPLSVPN的网络结构、内部机制、工作过程及其完全性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47.
从动态性、经常性、及时性方面论述了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特点。认为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结合教师表率作用 ;结合体育课堂常规 ;结合具体的教材内容和特点 ;结合组织教法 ;结合课堂偶发事件 ;结合审美教育进行德育教育。具体应采取意识教育法 ;说服教育法 ;规范指导法 ;榜样教育法 ;集体训练法 ;奖惩教育法 ;困难训练法 ;场地设置法等进行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48.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已广泛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种种手段,对此应当给予充分肯定。但是,广大教师必须对此现状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包括认识其不足与弊端,进而采取若干相对应的诸如“塑造人精神”、“加强课外交流”等策略。  相似文献   
49.
比较了4种商品果胶酯酶中果胶酯酶(PE)和聚半乳糖醛酸酶(PG)的酶活,选择了果胶酯酶(PE)酶活和酶活比均较高的Pc-3作为原料,并研究了Pc-3中果胶酯酶(PE)和聚半乳糖醛酸酶(PG)的热稳定性.其PE的最适温度为43℃,而PG的最适温度为30℃和50℃.PE具有热不稳定性,而PG含有耐热和不耐热两部分.将粗酶制剂在55℃下加热10 m in后PE酶活保留了约80%,而PG酶活仅仅残留了9.98%,说明通过适当的热处理,可以得到高纯PE活力的酶制剂.  相似文献   
50.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社区体育广泛的开展,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以往各自为阵的格局被打破,使它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由于它们各有各的优势,通过互动发展、资源共享和彼此间的互利互惠,促进彼此间健康、和谐发展,这不但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终身体育意识、兴趣和习惯,而且还有利于推进我国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地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