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8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13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98篇
教育与普及   172篇
理论与方法论   40篇
现状及发展   17篇
综合类   492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223篇
  2003年   332篇
  2002年   300篇
  2001年   380篇
  2000年   261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189篇
  1997年   183篇
  1996年   172篇
  1995年   167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31.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系列Cu-Zn-Al-Mn催化剂,并对催化剂进行了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催化剂性能与锰助剂的添加量有密切的联系,锰的加入能提高催化剂的活性,促进CO2的转化.表征结果表明,锰助剂的加入可以阻止CuO晶粒生长,有利于CuO分散,使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增加;同时,锰助剂的加入也促进了Cu(Ⅱ)向反应活性物种Cu(Ⅰ)的转化.  相似文献   
932.
采用微波草酸盐共沉淀法制备了LaFeO3/Fe2O3催化剂,用BET、XRD、H2-TPR、电导测量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其对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反应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LaFeO3/Fe2O3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催化性能,当丙烷转化率为10.0%时,在LaFeO3/Fe2O3和Fe2O3催化剂上的丙烯选择性分别为21.5%和0.5%.  相似文献   
933.
Eosin敏化不同晶体结构TiO2的产氢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法制备了TiO2的纳米粒子,经处理后得到不同晶体结构的TiO2.使用硅烷偶联剂修饰TiO2表面,加入脱水剂和Eosin,在蒸馏条件下,TiO2表面的氨基与Eosin分子中的羟基脱水后使得Eosin分子稳定吸附在TiO2表面.Eosin的敏化使TiO2对光的响应扩展到可见光区,并产生可见光解水产氢活性.紫外一可见漫反射光谱结果说明,锐钛矿型催化剂和混晶结构催化剂的能隙分别为2.0 eV和2.1 eV.在三乙醇胺水溶液中进行可见光下的光解水产氢实验,结果表明混晶结构的催化剂无产氢活性,锐钛矿型催化剂的光解水产氢活性最高,420 nm处的量子效率为2.32%,480 nm处的量子效率为2.86%,产氢速率在60 h内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934.
高含量煤在超临界水中气化制氢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当前煤在超临界水气化制氢研究中存在的物料质量分数低于5%、实验装置以高压釜居多且不能连续稳定产氢等问题,以高含量煤的气化制氢为研究目的,在反应器壁温650~800℃、反应压力23~27 MPa、物料流量3~7 kg/h的条件下,利用连续管流式反应系统对高含量煤进行了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实验研究,考察了温度、压力、物料流量、催化剂及氧化剂和物料含量对气化效果的影响规律,成功地将质量分数为16%的煤输送进反应器并稳定产气,煤的气化率和氢气产率分别为0.317和0.022.  相似文献   
935.
采用不同制备方法翩备了Au/NiO催化剂,以CO氧化反应作为表征反应.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制备了NiO载体.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相应Au/NEO催化剂,进一步考察了载体的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对催化剂进行了XRD、BET和TPR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对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有显著影响.经沉积-沉淀法制备催化剂的活性最好,而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最差;载体的制备条件对催化剂的活性也有一定影响.在载体制备过程中加入分散剂并不能提高催化剂的活性,而载体经微波处理后的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活性.BET结果显示负载于未经焙烧载体上的催化剂活性较高可能和催化剂较高的比表面积有关;TPR结果显示催化剂含有氧化态的金,而且催化剂的活性与氧化态金的还原温度相关.  相似文献   
936.
采用连续反应法制备了以过渡金属氧化物为核,金属钌为壳的复合纳米粒子Ru@Fe2O3、Ru@ZnO、Ru@CuO,并将其负载到镁铝尖晶石载体上制成负载型变换催化剂.采用TEM、SEM、XRD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选择γ-Fe2O3作为复合纳米粒子的核,可以大大提高负载型催化剂的变换反应活性.负载型变换催化剂Ru@Fe2O3/MA在气、汽比为1,空速为2000h-1的条件下,120℃下其变换反应活性大于16%,350℃时,CO转化率接近100%.  相似文献   
937.
考察了不同碱土金属氧化物对蒽醌氢化制备过氧化氢的Pd/δ,θ-Al2O3催化剂性能的影响,采用XRD,N2物理吸附和H2-O2滴定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适量的碱土金属氧化物能适度抑制Al2O3的高温烧结,使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从56增大到75 m2/g,催化剂上金属Pd的分散度从13.59%提高到34.53%,从而使得催化剂的氢化活性从72.96提高到89.37 mmol.(h.L)-1.相同含量的碱土金属氧化物对Pd/δ,θ-Al2O3催化剂活性的影响顺序为CaO>SrO>BaO>MgO.  相似文献   
938.
基于广义梯度近似(GGA)的投影缀加平面波(Projector augmented wave,PAW)赝势和具有三维周期性边界条件的超晶胞模型,用DFT+U的方法,计算并分析了Pt在CeO2(111)p(2×2)面上的吸附能,电子结构和化学特性.考虑了Pt在多个不同位置的吸附,结果表明:Pt最易在O的桥位偏向次层O的顶位吸附;在CeO2(111)p(2×2)面上吸附的Pt原子之间的几乎没有相互作用;Pt的吸附只对其近邻的衬底原子结构有明显影响.以上结果有助于对三元催化剂中Pt与CeO2的协同作用机理的理解.  相似文献   
939.
2008年3月30日,由陕西省科技厅组织并主持,对我校完成的“新型生物柴油固体催化剂”进行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听取了课题组的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并审查了相关技术文件,经过认真审议鉴定委员会一直认为:该项目开发的新型催化剂以温和的反应条件,兼并传统酸碱催化剂的优点,用  相似文献   
940.
环己基过氧化氢分解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环己基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两种途径进行研究,探讨了反应条件对醇酮转化率、醇酮选择性、醇酮收率、醇酮纯度、醇酮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酸性催化分解工艺环己基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转化率、醇酮选择性、醇酮收率及酮醇比均高于加碱皂化工艺,加碱皂化工艺的醇酮纯度高于微酸性催化分解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