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6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09篇
系统科学   112篇
丛书文集   75篇
教育与普及   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198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91.
“混用体系”中型砌块墙片有限元弹塑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对伪静力试验所做的中型砌块墙片进行弹塑性分析计算,砌体中的灰缝单元采用了接触面单元。对“混用体系”中型砌块墙片中芯柱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92.
给出了块初等r-循环矩阵的新概念,研究了之们的性质,证明了利用FFT求逆的计算复杂性为O(m_2nlog2n+nm ̄3)。  相似文献   
93.
本文在分析刚性块法(Rigid Block Method)和分块法(Partition Method)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复合滑动面岩体稳定分析方法—分解平衡法(Decomposing Equilibrium Method).该法克服了RBM法不考虑垂直于滑动方向上的横向剪力而使阻滑力偏大的缺点,考虑了PM法所没有考虑的楔形体整体作用;导出了用等K值法计算岩体稳定的计算公式;并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最后结合工程实例用三种方法进行了稳定计算.DEM法求得安全系数K_(DEM)居RBM法和PM法之间.  相似文献   
94.
“三级阶梯”是中国地形的总体特征,它与我国的重力异常、地壳厚度变化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是地壳均衡、陆缘扩张、陆块碰撞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5.
编制了井下运输信、集、闭系统计算饥模拟模型TRAN—2.提出了信号区间设置的原则和方法.根据某大型矿井的实际生产系统.确定了最佳的信号区间长度及信号点个数.并给出了矿井不同发展阶段系统的能力及相应的信号设置.对产量、线路通过能力及信号位置作了大量方案的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96.
本文依据提出的拱坝应力稳定分析计算模式,对香溪口工程拱坝坝肩岩体情况,用三维有限元法进行计算机模拟分析,总结了软弱夹层对拱坝应力分配的影响,提出对软弱夹层的处理方法并讨论处理后它对坝体应力分配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给出了n-平均规范分块基序列的定义,得到了Banach空间中完全齐次基的一些等价条件。  相似文献   
98.
本文介绍了作者开发、研制的液压电梯专用开关控制流量集成阀块(简称HEV阀块)的工作原理,研究了开关控制先导液桥对流量阀的控制机理,分析了外载变化对控制性能的影响,并利用CAT技术对阀块的试验数据进行了处理与分析。  相似文献   
99.
本文论述了目前我国开行以组合列车为主的重载运输中中间越行点改建的若干重要问题,其中包括设置越行点的必要性、影响越行点数量和设置地点诸因素的分析、越行点股道有效长的确定、越行点图型的选择以及越行点合设与分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0.
为了研究灌孔混凝土和钢筋的粘结锚固机理及粘结应力分布,通过咬合试验和内贴片试验,分析了内裂缝的发展过程和粘结应力的分布,揭示了灌孔混凝土与钢筋咬合作用传力和混凝土咬合齿被剪断后混凝土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传力机理。并以二次曲线模拟粘结应力的缓慢上升段,以椭圆线模拟曲线峰值以后的急剧下降段,采用相对粘结应力形式,确定出粘结应力沿锚长变化的分布函数,为进一步研究灌孔混凝土的粘结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