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46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探讨心肌早期预适应与晚期预适应之间是否存在协同作用,方法:采用热处理方法诱导晚期邓适应,吗啡静脉注射诱导早期预适应,腹腔注射异丙基肾上腺素复制在体心肌梗死模型,结果:热处理和吗啡分别可诱导晚期与早期预适应,改善心肌梗死后的心功能,热处理后再予吗啡预适应可进一步改善心肌梗死后的心功能,结论:心肌早期预适应与晚期预适应可产生协同作用,从而加强预适应的心肌保护程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 CTS—16超声心动图对从我院1650名健康检查者中筛选出的37例老年前期及老年期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了左室室壁活动异常、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微机分析。超声心动图所观察到的室壁活动异常与心电图的梗塞定位是一致的;此外超声心动图还可以观察到较心电图定位更为广泛的受累部位,如心尖部在各型心肌梗塞中均易受累。对于心电图异常而超声检查无异常的患者,可能与心脏功能恢复较好有关。Q 计数与超声结果相比显示 Q 计数越高,梗塞范围越大。与对照组相比,心肌梗塞患者的收缩及舒张功能不同程度受损。因此,使用超声心动图微机分析陈旧性心肌梗塞,精度高、速度快,对于确立诊断,判断梗塞范围以及估计患者预后等方面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川芎提取物对家兔缺血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制成急性心肌缺血性动物模型,其心电图显示T波高耸、双向和倒置、S-T段抬高等缺血样改变。在导联保持原位的前题下,注射川芎提取物(川芎嗪),家兔心电图立即显示出复原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正常大鼠及部分结扎腹主动脉致心肌肥厚大鼠的血管膜周脂肪组织对血管舒缩功能的影响。方法:手术部分结扎腹主动脉致心肌肥厚模型,采用血管张力记录法,观察正常大鼠及模型大鼠血管膜周脂肪组织对血管舒缩功能的影响。结果:对于正常大鼠,血管膜周脂肪组织可显著降低血管对苯肾上腺素的反应性;对于模型鼠,血管膜周脂肪组织可显著升高血管对苯肾上腺素的反应性。结论:血管膜周脂肪组织对于血管的舒缩功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血清CRP浓度的动态变化及溶栓治疗对CRP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67例,按是否再通分为再通组和未再通组,选择同期住院的非冠心病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CRP浓度,并动态观察STEMI患者血清中CRP的变化,对比分析各组间CRP浓度的差异。结果STEMI患者血清中CRP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溶栓再通组再通后CRP浓度迅速下降,与未再通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成功的溶栓治疗可使STEMI患者血清中CRP浓度迅速下降,动态检测血清CRP浓度有利于观察STEMI患者病情演变过程,有助于评价病情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瘤样扩张与心肌缺血的关系.方法:收集2002-04-2004-04 440例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例,分析造影结果.结果:8例有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均有心肌缺血的临床症状与表现,1例行支架植入术.结论:冠状动脉瘤样扩张也是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龙芽楤木皂苷诱导心肌预适应对缺血/再灌注后离体心脏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Co组)、心肌缺血预适应组(IPC组)、单纯缺血组(IC组)、龙芽楤木皂苷给药组(As组),每组10只,各组动物预处理后,行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观察再灌注后10,20,30 min时间段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 dp/dt)、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主动脉流量(AF)及心率(HR),同时记录Ⅱ导联心电图并观察心率(HR)及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观察大鼠Langendorff离体灌流心脏在缺血/再灌注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发现AS组与IC组相比:其各项心功指标恢复较好(P<0.05,P<0.01),5 min之内室颤(VF)发生率较低,心律失常评分较低(P<0.01).而与IPC组相比:其二者各项心功指标恢复均较好,除20,30 min的LVSP有较小差别外(P<0.05),其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二者5 min之内室颤发生率均较低,心律失常评分均较低,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龙芽楤木皂苷能够诱导心肌预适应,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期的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障碍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也有较好的抑制心律失常发生的作用.因此,有待对龙芽楤木皂苷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探讨其在心血管方面的作用及在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心肌肽素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心肌肽素(cardiomyopeptidi)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垂体后叶素(Nh)致急性心肌缺血及冠状动脉结扎致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采用心电图机测定心肌肽素对大鼠Ⅱ导联及胸V1导联心电图变化的影响.结果:心肌肽素50μg/ml对Nh诱发大鼠心电图T波及ST段的抬高有明显降低作用,亦能明显改善冠状动脉结扎致心肌梗死不同时间点的缺血性心电图变化.结论:心肌肽素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总结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经验,50例风湿性主动脉瓣及二尖瓣行双瓣置换术,心功能Ⅱ级6例,Ⅲ级32例,Ⅳ级12例,所有病例术中均行左心耳结扎,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1例,主动脉环扩大2例,三尖瓣成形11例,左房折叠8例,术后早期死亡3例(6%),死亡原因为心肌保护不当,消化道大出血及脑出血各1例,其余47例随访4个月至6年,心功能恢复至I~Ⅱ级。提高双瓣膜置换术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自1995年7月至1997年6月,有2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其中6例是发病6~12小时以后就医的。这6例患者之中4例发病前表现为初发劳累型心绞痛,未合并有其它疾病。1例合并有成人型糖尿病。1例过去有高血压病并且有过下壁心肌梗塞。全部病例均能良好地耐受溶栓治疗,治疗有助于患者平稳地渡过心肌梗塞后前5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