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8篇
综合类   28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多径环境下被动雷达导引头对干扰源的跟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讨论在多径环境下 ,被动雷达导引头对噪声调频干扰源的角度跟踪方法。在窄带噪声调频干扰源条件下 ,利用大信号法实现真实干扰源的角度跟踪 ;在宽带噪声调频干扰源条件下 ,利用聚类分析法实现真实干扰源和镜像干扰源的角度分辨 ,从而使导引头正确跟踪真实干扰源。计算机仿真结果证实了这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32.
随着多路同步采集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能够快速完成对多路信号的同步采集,成为信号采集技术重点研究的课题。目前,在强干扰环境下,传统信号采集系统存在着多路信号采集不同步、灵敏度低、抗干扰能力差的缺点,为了提高通信传输信号的采集性能,设计了强干扰环境下通信传输信号多路同步采集系统。首先,设计了强干扰环境下通信传输信号多路同步采集系统硬件结构;并详细介绍了主要的硬件的设计过程。其次,进行了通信传输信号多路同步采集系统软件设计,对软件开发及编程进行设计并分析。经实验验证,所设计系统在强干扰环境下,信号采集灵敏度较高,对多路信号采集同步性好;并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33.
TH-UWB的码间干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UWB主要应用在密集多径的室内环境,所以研究多径效应造成的码间干扰对于设计高速UWB系统非常重要。分析了基于跳时多址的UWB的码间干扰效应。通过分析脉冲的各个多径分量与之后发送的脉冲的时间差的分布,得到了跳时UWB的码间干扰估算公式。与采用等间距发送脉冲时的码问干扰对比,结果显示,随着脉冲重复周期增大,跳时UWB的码间干扰的改善的速度比等间距发送脉冲时缓慢。  相似文献   
34.
本文根据大容量数字微波信道的传输特性提出了一种实用的抗多径衰落措施:中频自适应均衡加基带横向均衡作为多种抗衰落方案中的优选方案,并给出了计算机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35.
基于Watterson信道模型确定了一种短波信道模拟器实现方案,给出了多径延时、多普勒频移、多普勒频扩和噪声等关键参数的仿真算法,进而采用软硬件结合、软件编程为主的方法,利用DSP芯片及相关外围器件,实现了一种话音带宽短波信道模拟器。实验结果表明,该模拟器性能达到了预期要求,能够实时模拟窄带信道条件下的短波信道。该模拟器作为一个功能模块,嵌入某型短波调制解调器中,为设备调试及现场自测试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6.
Supercapacitors are attracting huge research interest because they are expected to achieve battery-level energy density, and they have a longer calendar life and shorter charging time. However, due to the out shell materials without contact extra freeway for charge transports, the out shell materials have still limited contribution to high capacitance for array structure at high rates. Here, CO/CO@Ni-CMO NBs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on Cu foam substrates with CuO NBs as cores or extra freeway and Ni–CoMoO4·0.75H2O nanobelt as shell by an easily synthetic method. CuO NBs will provide electron “superhighways” and extra outside freeway for charge storage and delivery. Besides, the Ni doped CoMoO4·0.75H2O NBs are conducive to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open space among these nanosheets can act as an “ion reservoir”, the increment of active sites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capacitive effects. Finally, the CO@Ni-CMO NBs directly grown on Cu foam could avoid the “dead” volume caused by the tedious process of mixing active materials with polymer binders/conductive additives. As expected, the CO/CO@Ni-CMO NBs exhibited the high specific capacitance, the good rate performance and the excellent electrochemical sta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