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1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207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97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50篇
综合类   3019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用辐射法制得的高吸水性淀粉接枝聚丙烯酸钠水凝胶,在一定离子强度的溶液中表现出的体积收缩现象,是一种新型的人工智能材料.在不同的离子强度、离子价态和凝胶体积状态下,这一材料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体积收缩规律符合Donnan规律.收缩后的凝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快速溶胀,表现出一定的伸缩可逆性.通过设计的简单传动装置,可大致得出水凝胶在伸缩过程中做功的大小.  相似文献   
53.
54.
采用Ar^+离子溅射方法将300nm SnO2薄膜沉积在Si片上,分别对膜层进行60keV,5×10^16cm^-2Mg^+离子注入和100kdV,6×10^16cm^-1Nb^+离子注入,对未注入,Mg^+离子注入,Nb^+离子注入3种薄膜进行500℃,4h退火处理.  相似文献   
55.
WC—Co硬质合金的MEVVA源离子注入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了卢瑟福背散射,俄歇电子能谱和X射线衍射等现代表面分析技术,研究了Ta离子米注入和Ta+C双注入的钴粘结碳化钨硬质合金表面的微化学和微结构变化。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进口和国产的WC-Co刀具的Ta注入和Ta+C双注入的表面改性研究,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6.
讨论了用CAMECAIMS-4f型二次离子质谱仪对AlxGa1-xAs复杂多层结构定量深度分析的方法。采用CsM+技术,完成了无外部参考物质AlxGa1-xAs基体成分定量分析,提出并实验验证了一种新的变溅射速率深度校准方法,详细讨论了复杂基体中对杂质进行定量分析时二次离子类型的选择,还尝试了在缺乏足够参考物质时杂质含量的实验估算。实现了二次离子质谱(SIMS)对复杂多层结构的定量分析,同时得到了主成分和杂质的定量深度分布,并保持了SIMS的优良深度分辨本领。  相似文献   
57.
讨论了离子注入表面改性技术在生物材料中的应用,研究了Ti-6Al-4V合金表面注入N+离子后的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Ti-6Al-4V经离子注入后,摩擦磨损性能都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58.
研究了在强酸性条件下,邻苯二酚紫与碘酸根离子的褪色反应,拟定了测定加磺食盐中碘离子简便,快速的分析方法,确定了该以反应的最佳褪色条件,碘离子在0.3-2.0μg/10mL落款围内服从比尔定律,邻苯二酚紫摩尔吸光系εtt6=1.15×10^5L.mol^-1.cm^-1。  相似文献   
59.
对于Ba1-xEuxMgF4体系,当E2+u掺杂浓度(x)小于0.10时,其发光性质与前人研究结果相同。当E2+u掺杂浓度(x)大于0.10时,样品的发射光谱、激发光谱与荧光衰减情况都发生了明显改变。x射线衍射证明,这是由于结构的改变引起的。  相似文献   
60.
用多弧离子法在高速钢(W18Cr4V)基底上沉积了Ti(N,C)薄膜,并运用SEM、XRD、XPS对该膜微观结构随进气流量比r=C_2H_2/N_2变化的情况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薄膜随r增加趋于致密,在r值较小时呈现较强的(111)择优取向,随着r值增大,(111)这一取向逐渐变弱,(220)取向渐强,薄膜呈现典型面心立方结构,主要成分为复合相Ti(N,C),膜含有少量石墨相成分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