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3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2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88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5篇
综合类   22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11.
渤南油田属低渗透油藏,目前回注水水质不合格,悬浮物、细菌等超标,钙镁离子含量高,结垢严重,引起注水量下降,注水压力上升.针对渤南油田污水水质情况及注水水质要求,开展了油田污水生化/NF处理实验研究.采用气浮、生物接触氧化结合膜过滤工艺,污水经处理后油质量浓度低于0.5 mg/L,SRB、悬浮物检测不出,钙镁离子质量浓度降至8 mg/L以下.在达到A1级标准基础上,有效解决了回注水结垢问题.  相似文献   
912.
Gabriel法合成2-(4-氟苯磺酰基)-乙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Gabriel合成法,以氨基乙醇为起始原料,经取代、氧化、肼解、酸化,得到高纯度的2-(4-氟苯磺酰基)-乙胺盐酸盐,总收率为21.2%,其结构由IR、1H NMR表征确认.考察不同反应条件下对反应收率的影响,确定最优合成工艺条件,氧化反应:115 ℃,3 h,n(30%H2O2):n(硫醚)=5:1;肼解反应:80 ℃,5 h,水合肼稍过量.  相似文献   
913.
采用H3PW12O40为氧化剂和掺杂剂,用化学氧化法制备聚吡啶.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TG-DSC手段表征产物的结构和微观形貌,考察产物的热稳定性以及H3PW12O40物质量的浓度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体系中H3PW12O40物质量浓度的增加,单体转化率增加,最大可达到57%,之后则降低;制备的聚吡啶是从几十纳米到几个微米、大小不规律的颗粒状,并且伴随有团聚现象.在转化率达到57%之后得到的不用溶剂分离的产物中,含有形状规则的剩余无机H3PW12O40晶体;TG-DSC分析表明,在500~590 ℃聚吡啶很快分解失重.  相似文献   
914.
利用反应器内气相空间爆炸试验及“环己烷-氧-氮”爆炸三元图分析,在160℃,1MPa工况条件下“环己烷-氧-氮”三元混合气体的LOC值为9.4%,在体积分数为30%富氧氧化工艺条件下,物料分布状况不会超过爆炸极限,其安全性与空气氧化(氧气体积分数为21%)相当.  相似文献   
915.
气体流速及温度对IG-110核级石墨氧化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热重分析方法研究了600~750℃温度范围内,空气流速在1~10L/min范围内变化时IG-110核级石墨的氧化行为,分析了气体流速和温度对氧化速率的影响,并计算了相应的氧化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IG-110石墨在空气中的氧化速率同时与反应温度和气体流速成正比,其中后者的影响效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相对来讲,在实验考察范围内,气流速度对IG-110石墨氧化速率的影响作用较弱,与温度升高带来的影响相比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916.
铁素体不锈钢高温氧化层生长及热轧粘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高温氧化实验研究了超纯21%Cr铁素体不锈钢高温氧化层的生长情况,并采用开发的模拟铁素体不锈钢热轧粘辊实验方法研究了表面氧化对超纯21%Cr铁素体不锈钢热轧粘辊的影响,探讨了铁素体不锈钢的热轧粘辊机理.实验发现:超纯21%Cr铁素体不锈钢的炉生氧化铁皮较厚,而热轧过程中二次氧化铁皮生长较缓慢;锤头在循环轧制过程中出现的表面裂纹为热轧粘辊提供了形核地点;在高温变形过程中,表面氧化对铁素体不锈钢带钢表面具有保护作用,可以减轻热轧粘辊.  相似文献   
917.
为了给矿井乏风逆流氧化装置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数值模拟研究了逆流氧化床温度分布和工作特性.结果显示:逆流氧化床内固体蜂窝陶瓷的蓄热和释热效应,使得含甲烷气体成分极低的模拟矿井乏风在其内能够自维持逆流高温氧化.数值模拟中逆流氧化床轴向中心线上M形温度分布特点与实验结果一致.逆流氧化床轴向中心线上温度分布、出口温度值、化学反应速率分布、气固两相间单位容积换热量分布主要受往复半周期、混合气体中甲烷气体质量分数和混合气体质量流量等参数影响.  相似文献   
918.
DOC对柴油机排放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柴油发动机台架上,通过HT350动态测功机、AM4000等仪器测量了柴油机氧化催化转换器(DOC)前后2个固定转速5个工况点的排放特性,分析了DOC对HC,CO,NOx,PM等影响,并用DRI碳分析仪分析了PM的碳质组分.结果表明,DOC能大幅降低HC,CO的排放,DOC前后NOx总量变化不大;DOC对颗粒物数量浓度降幅为25%~40%,其中核膜态降幅为16%~36%;随负荷增加DOC对颗粒物总数量浓度、核模态数量浓度降幅逐渐减小,积聚模态降幅逐渐增加;DOC通过降低HC促进SOF氧化从而达到催化氧化有机碳OC,OC对占PM总降幅贡献率在67%以上,EC最高仅为9%.  相似文献   
919.
为进一步降低猪场示范工程排放废水中COD和氨氮的浓度,本试验尝试以葡萄糖配水模拟猪场废水,在同一个UASB反应器内实现同步的厌氧氨氧化、甲烷化和反硝化反应,以达到同时除碳脱氮的目的。结果表明,接种不同活性污泥于同一个UASB反应器内,经过约48 d反应器启动成功。在完成启动的反应器中添加亚硝酸盐氮和氨氮,使pH维持在7.3~8.3,温度、进水流量、回流量和水力停留时间等均与启动阶段保持一致,可逐步实现同步厌氧氨氧化和甲烷化反硝化。此阶段进水CODCr为500 mg/L,CODCr去除率在80%~90%之间,NO2-N去除率接近100%,氨氮去除率较低且处在波动状态。但是适当降低进水中有机物浓度,可在同时存在亚硝酸盐氮和氨氮的情况下提高厌氧氨氧化菌的竞争能力。当仅降低进水CODCr浓度(由500mg/L降至100 mg/L)时,氨氮去除率能缓慢升至30%以上。  相似文献   
920.
PtCo alloy nanoparticles are deposited onto graphene sheets through a facile and reproducible hydrothermal method.During the hydrothermal reaction,the reduction of graphene oxide and PtCo alloy nanoparticles loading can be achieved.X-ray diffraction (XRD) analyses reveal a good crystallinity of the supported Pt nanoparticles in the composites and the formation of PtCo alloy.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a (XPS) results depict that Pt mainly exists in the metallic form,while much of the cobalt is oxidized.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observations show that the PtCo alloy nanoparticles are uniformly dispersed on graphene nanosheets compared with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WNTs).This PtCo-graphene composite exhibits excellent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and high poison tolerance toward poisoning species for methanol oxidation reaction,far outperforming the Pt-graphene or PtCo-MWNTs composites with the same feeding ratio of Pt/carb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