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3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34篇
综合类   59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报道毛竹基腐病菌(暗孢节菱孢)的形态特征,孢子萌发方式和主要生态特性。电镜观察表明,该菌的基本形态与M.B.Ellis所描述的一致外,还发现了一些未被描述过的孢子类型:(1)长椭圆形一棍棒状的分生孢子;(2)向顶性陆续形成的分生孢子链;(3)间生和顶生的厚坦孢子。孢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该菌的分生孢子有两种萌发方式:一种是产生芽管,另一种是产生泡囊,囊中含有多个无色球状或椭圆形的孢子。适合孢子萌发的  相似文献   
42.
白腐菌对染料废水脱色及降解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腐菌处理染料废水是一种新兴有效的技术,它解决了传统废水处理方法不能有效去除印染废水中的难降解颜料物质,而物理化学方法又存在处理价格昂贵的问题;就白腐菌对染料的脱色降解机理、主要影响因素及处理染料废水的有关工艺及应用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对其研究发展方向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3.
肝再生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肝脏在受到损害或切除之后,可以显示出强大的再生能力。肝再生这一现象早已被人们发现并研究。肝脏再生的启动因素有哪些,又是如何适时终止的?在肝再生过程中,哪些基因的表达发生了变化?哪些信号通路参与了肝再生过程?这些问题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对肝再生研究的这些热点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4.
壳聚糖对大豆种子萌发及诱导幼苗抗根腐病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壳聚糖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及诱导大豆对大豆根腐病的抗病性表现.结果表明:1.0mL/L壳聚糖处理大豆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最高;1.0mL/L的壳聚糖诱导效果最好,达65.45%,在诱导处理后第5d表现出最高诱导效果;0.1-2.0mL/L的壳聚糖对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无抑制作用,但可抑制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45.
白腐菌对高pH值的耐受性及驯化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白腐菌对黑液高碱性的适应性,研究了5株经驯化在pH值为7-8碱性条件下能够生长的白腐菌在高pH值(8-12)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及耐受性能,并对菌株进一步驯化,结果显示不同白腐菌耐高碱性能力不同,终止pH值高的菌株,耐高碱性强。经过高pH值环境的驯化,可提高耐高碱性能力,如3^#菌株经过驯化,耐碱能力从pH9提高到pH12,其终止pH值、生物量也得到了提高,说明通过经过驯化后的白腐菌对高碱性的耐受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46.
胚胎干细胞的培养体系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蒙超衡  黎宗强  梁明振 《广西科学》2002,9(4):302-305,311
综述胚胎干细胞培养基,有饲养层培养体系和无饲养层培养体系的主要成分,以及无血清胚胎干细胞培养基。  相似文献   
47.
马占相思苗木茎腐病的调查和病原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2001年4~7月,对广西高峰林场总场中心苗圃和银岭分场新造林地的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 Willd)苗木茎腐病进行调查和病原鉴定。结果发现,茎腐病对1年生以内的马占相思扦插苗危害严重,3月份开始发病,4~6月份为盛发期,新造林地,炼苗苗床,扦插苗床的平均发病率分别为12.1%、18.3%、72.6%,平均病死率分别为10.5%、16.2%、53.5%,苗木幼嫩、有伤口、培养基质带菌,温暖潮湿等条件有利于该病的发生与曼延,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和尖镰孢霉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iecht),2种菌的致病力均很强。  相似文献   
48.
蒜薹薹茎的解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蒜薹薹茎进行了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其解剖结构分别为表皮,皮层,其内侧有大量维管束分布在薄壁组织中,蒜薹薹茎表面具有相互平行、平坦或隆起的条形纹饰结构,有丰富的蜡质,表面分布大量气孔,气孔长轴方向与条形纹饰的走向相同,有的气孔下陷或内部被一些物质堵塞。不同产地的蒜薹其解剖结构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49.
木质素降解菌L1原生质体的形成和再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自然界筛选出一株降解木质素高的白腐真菌 L1,对其原生质体的形成和再生进行了研究。在 OS培养基中生长的菌丝体 ,原生质体数量较高。在液体培养条件下 ,于 OS培养基中培养 60 h的菌丝体 ,用 0 .3% β-巯基乙醇与酶液同时处理菌丝体 ,采用 p H5 .0的混合酶 (蜗牛酶∶纤维素酶∶溶菌酶的最佳浓度比为 5∶ 4∶ 1 ) ;在 30℃酶解 4h;用 0 .4mol/L NH4Cl,1 0 mmol/L Mg SO4作渗透压稳定剂时 ,原生质体数量达到 4.32× 1 0 5个 /mg。 OS双层再生培养基最适于原生质体再生  相似文献   
50.
印楝茎尖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印楝是世界公认的能提炼无公害生物农药的优良植物.对印楝茎尖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可最大限度保持母株优良特性,为实现印楝优良无性系工厂化育苗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