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9篇
系统科学   34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现状及发展   51篇
综合类   59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基于1,4-二羟基-9-10-蒽醌-2-醛缩-4-氟苯基氨基硫脲(EDMHT)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生成复合物,导致血清白蛋白的内源荧光产生特异性变化,且体系的同步荧光强度与溶液中HSA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从而建立了以EDMHT为分子探针,用固定波长同步荧光光谱分析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新方法.体系荧光光谱特征及强度受Δλ值、pH、离子强度及试剂加入顺序等因素的影响.在20℃,pH=7.40Tris-HCl缓冲溶液及离子强度为0.1mol/L的NaCl溶液中,体系的Δλ值为50nm的同步荧光强度(ISF)与人血清白蛋白在5.52~276mg/L的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本实验对人血清、尿样、唾液样品进行了测定,回收率在95.18%~98.32%之间,对11份空白样品进行平行测定,求得相对标准偏差为2.87%,方法的检测限可达0.348mg/L.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较高,线性范围宽,精密度和回收率较好等优点,可直接用于生物样品中蛋白质总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有望用于生化分析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02.
李晓力  郝连才  龙蓉 《科技信息》2012,(35):I0096-I0096,I0132
高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人才资源情况值得进行深入研究。该文依据山东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山东省高技术产业人才资源的总量、人才密度、人才行业分布、学历结构等进行研究,分析山东省高技术产业人才资源的现状和特点。  相似文献   
103.
为探讨DLL3(human notch ligand delta-like 3)过表达对人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通过PCR方法扩增人DLL3基因全长序列,并克隆至慢病毒表达载体Lenti-EFS-FLAG-puro而构建人DLL3基因过表达慢病毒表达质粒,酶切及测序鉴定质粒正确。通过慢病毒包装及感染,构建DLL3稳定过表达的人小细胞肺癌细胞株,并通过Western blot验证DLL3蛋白的表达。采用CCK-8法检测DLL3过表达对人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的影响。采用平板克隆实验检测DLL3过表达对人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克隆形成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DLL3过表达对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Cyclin D3的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人DLL3过表达慢病毒表达质粒构建成功; CCK-8实验显示DLL3过表达促进人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平板克隆实验显示DLL3过表达提高人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Western blot结果表明DLL3过表达增加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Cyclin D3的表达水平。可见DLL3过表达对人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4.
基于知识的人机智能化CAPP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过去的CAPP系统中忽略了人的核心作用这一关键问题,在阐述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根据人机一体化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人机智能化CAPP系统构想,并给出了该系统的体系结构,从而将过去"完全智能化"的系统变为"适当智能化"的系统,将过去"以计算机为中心,人机交互"的机制变为"以为人中心,人机一体"的机制,同时还详细地探讨了人机智能化CAPP系统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5.
新型的长链非编码RNA Z38已证实高表达于肿瘤组织,低表达于癌旁组织,属于癌基因,但其功能和作用机制尚需深入分析。研究目的在于探讨稳定干扰长非编码RNA Z38对鼻咽癌细胞HNE1、5-8F功能和机制的影响。采用慢病毒包埋Z38-shRNA转染进人鼻咽癌细胞HNE1与5-8F,用嘌呤霉素筛选出稳定的干扰细胞系,利用相对实时荧光定量的方法检测干扰效率;使用MTT、和平板克隆集落形成实验验证其对HNE1、5-8F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的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干扰Z38表达对抑癌因子P~(53)、P~(21)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慢病毒干扰鼻咽癌细胞显著降低了Z38基因表达水平,并且干扰Z38基因表达后使细胞增殖能力、细胞集落形成能力降低,穿过Transwell小室的细胞数降低,抑癌因子P~(53)、P~(21)表达量上调。由此推测,Z38基因可能为鼻咽癌细胞的癌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6.
人工智能的潜在威胁已成为人类的一种公共性焦虑,当前的"人类终结论"与"竞速统治论"是这种焦虑的学术确认。然而,不论是人类终结论还是竞速统治论,它们的吸引力都是建立在对科技发展的过高估计与对人类发展的过低估计所构成的巨大反差之上。这类论断既无助于人们客观地看待科技的发展,也无助于人们客观地看待自身的发展。破除这类论断所编织的扭曲图景,需要我们予以追认人类的复杂性,探析其程序化的限度,以及展示人类能力发展的可能空间。  相似文献   
107.
This essay examines the cur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rles Darwin and the palaeontologist William Boyd Dawkins (1837–1929). Dawkins was a beneficiary of Darwin's patronage and styled himself as a Darwinian to Darwin and the public, yet viciously attacked Darwin and his theory in anonymous reviews. This has confused historians who have misunderstood the exact nature of Dawkins's attitude towards evolution and his relationship to Darwin. The present study explains both the reasons for Dawkins's contradictory statements and his relationship with Darwin. I introduce Batesian mimicry a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to make sense of Dawkins's actions, suggesting that Dawkins mimicked a Darwinian persona in order to secure advancement in the world of Victorian science. Dawkins's pro-Darwinian stance, therefore, was a façade, an act of mimicry. I argue that Dawkins exploited Darwin for his patronage – which took the form of advice, support from Darwin's well-placed friends, and monetary assistance – while safely expressing his dissent from Darwinian orthodoxy in the form of anonymous reviews. This is, therefore, a case study in how scientific authority and power could be gained and maintained in Victorian science by professing allegiance to Darwin and Darwinism.  相似文献   
108.
殷业 《前沿科学》2014,(4):56-62
人类过去几百万年的进化史,已经充分说明人类作为生物的一分子,同样遵循达尔文的进化理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种适应环境的自然选择进化在未来的人类进化中还会起作用吗?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是否适用于未来的人类?本文将通过详细的分析试图回答这个问题。现在的人类已经知晓设计人类自身生命的蓝图:DNA,并必然会在未来的几百万年中充分利用基因技术服务和改造人类自身,所以适应环境的自然选择进化还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人类的进化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中分析了自然进化和人为进化的区别,以及它们各自在人类未来进化中的作用,同时给出了一种未来文明分类标准,提出了智慧文明的局域同步发展说,用这样的学说可以解释为什么人类至今还没有发现外星人。  相似文献   
109.
综放工作面生产是地下作业,作业环境差,系统复杂,且作业地点处在不断的变化中,各类事故发生率较高。在人—机—环境系统中,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造成的,其中,由于人存在个体差异,受其自身及环境的影响,个体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从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发生率最高,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在对综放工作面人员失误特点分析的基础上,从人、机、环境三个方面考虑影响人员可靠性的因素,并对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建立了综放工作面作业人员的可靠性模型,对控制人为失误,减少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0.
"人肉搜索"引发的话题常引起网络受众、社会公众的关注,并最终"发酵"而演化为大众媒体关注的焦点和对象。从伦理学角度来探析会发现,同情心是人肉搜索传播行为产生的诱发伦理动因,正义是直接伦理动因。在人肉搜索过程中,要注意正确把握"人肉搜索"传播行为界限,避免正义界限遭到突破而演变为"网络暴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