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9篇
系统科学   14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2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25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Pd/Al_2O_3 催化合成2,3,5-三甲基氢醌的连续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Pd/Al2O3催化剂,采用固定床的连续工艺将2,3,5-三甲基苯醌催化加氢得到高纯度的2,3,5-三甲基氢醌.考察了溶剂对加氢反应的影响,并通过实验确定了加氢工艺条件:2,3,5-三甲基苯醌的空速为0.27g(gh)-1,氢分压为0.1MPa,加氢反应温度为50℃.同时将Pd/Al2O3与Pt/Al2O3的催化性能进行了比较,发现Pd/Al2O3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选择性上升.  相似文献   
992.
在新歼发的内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装置中,以惰性物质6080目细砂为主要床料,实现了惰性床料在塔内的内循环,促进了传热,传质和化学反应的进行,并成功地实现了低温态(反应温度接近烟气绝热饱和温度)和低Ca/S条件下稳定而高效地脱硫,脱硫效率达90%左右,并对其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3.
大颗粒气固流化床的流化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冷态试验,对利用流化床煅烧水泥新技术中所涉及到的大颗粒气固流化床的相关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颗粒气固流化床平稳地运行在鼓泡床阶段,但较易发生节涌现象,适合浅床操作,且操作流化数较低;对流化床压降脉动的分析可知,采用具有较宽粒度分布的大颗粒物料,有利于改善流化床的流化质量。  相似文献   
994.
离心力场作用下对流换热场协同理论的实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离心流化床(CFB)干燥器中气体与被干燥颗粒物料之间的强制对流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转速范围内,当气流速度方向和热流方向(即温度梯度方向)一致时,离心力场作用下气体流过颗粒层的对流换热准则关联式与由场协同理论中推导的结果具有同样形式,从而验证了场协同原理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95.
采用等温积分反应器,在3MPa、160~190℃和苯/丙烯摩尔比4~12条件下,研究了YSBH-01催化剂上苯与丙烯烷基化合成异丙苯的动力学。结果表明,异丙苯合成属于快速反应,扩散是控制步骤。170℃、3MPa条件下的循环实验表明,部分产物循环可在新鲜进料苯/丙烯摩尔比较低情况下,仍保持较高的反应区苯/丙烯摩尔比,异丙苯选择性仅下降1%~2%,对其它副产物无明显影响;而同等条件下无再循环,异丙苯选择性下降近20%,副产物也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996.
液体初始分散对逆流旋转床内传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液体的初始分布对逆流旋转填充床流体力学特性和传质的影响。在逆流旋转填充床内,用水吸收空气中的氨,通过使用五种不同的液体分布器,研究操作条件(转速、气量、液量)对逆流旋转填充床气相压降和传质的影响。在相同操作条件下,不同液体分布器对旋转床气相压降影响表现为,旋转床气相压降随转速、气量的增加而增大,随液量的增大而减小,不同分布器对传质的影响不明显。气相总传质系数Kya随转速、气量、液量的增加而增大;旋转床内的传质主要发生在填料层内,从分布器到填料空腔内的传质约占整个旋转床内传质的10%以下。  相似文献   
997.
Fe_3C生成机理及物相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热力学计算的基础上,探讨了铁矿石在流化床内还原生产Fe3C的生成机理和途径·结果表明,700℃时铁氧化物还原符合逐级还原理论,碳化铁由生成的铁经CO渗碳得到;反应温度介于586℃和628℃之间,碳化铁主要由反应产生的FeO与CO反应得到,另一部分碳化铁由矿石中还原出的金属铁与CO反应得到;温度低于586℃时,产物中的碳化铁主要由Fe3O4与CO反应得到,产物中磁铁矿含量较高·同时利用穆斯堡尔谱和X衍射分析手段验证了产物中碳化铁的存在,所有这些研究成果为Fe3C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8.
流化床气化炉的制气工艺及其在制氢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提出一种间歇式循环流化床煤制气工艺在我国氢气生产上的应用.该制气工艺由煤的燃烧和气化两个阶段组成,即由预热的空气和过热蒸汽分别进入气化炉内,与煤发生燃烧反应和水煤气化反应.试验表明,对于不同煤种的典型水煤气组分,H2,CO,CO2,CH4体积分数分别为58.81%~61.12%,15.3%~19.5%,8.4%~10.6%,6.83%~6.92%.该水煤气经过变压吸附装置(PSA)及其他系列装置获得最终的产品氢气.氢气的纯度为99.998%,氢气的产率为0.5~0.7m^3/kg(煤),其成本约为0.8元/m^3.日产氢气10000m^3/d规模的设备投资约为900万元.  相似文献   
999.
针对新引进的流化床干燥器设备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和完善 ,探索出适应学生课堂实验的教学方法和实验流程 ,完善化工原理实验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000.
微观混合的研究对于更好地认识和处理一些受其影响的快速反应过程(聚合、结晶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设计一台能实现沿程取样的旋转填充床,同时通过采用一种平行竞争微观混合体系 碘化物 碘酸盐反应体系,考察了填料的不同径向位置离集指数的分布及各操作参数对旋转填充床微观混合效率的影响。本文第一次从实验上证实了旋转填充床填料的端效应区在强化微观混合方面的重要作用,系统的总结了各操作参数对微观混合的影响。与其他反应器相比,旋转填充床具有更好的微观混合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