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19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就如何提高利用蒽醌类试剂荧光法测定稀土元素的灵敏度问题,分别从蒽醌衍生物与稀土离子配合物的结构、介质、包合物及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等方面讨论了可能对蒽醌类试剂荧光法测定稀土元素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
为了防止矿井动力现象(矿山压力、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二氧化碳突出等),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必须全面了解矿区地应力分布规律。本文首先介绍了矿山现场用空芯包体法测试地应力的方法、步骤及仪器。在此基础上,用大型非线性有限元结构分析的ADINA程序在微机上进行了地应力数值分析,并将计算结果用ADINA后处理程序绘成了图表,分析计算结果对矿山现场工作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3.
利用中国地球科学家数据库的资料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评价科学家集团研究能力的层次分析结构模型。通过时20个最低层指标相对于总评价的组合权重分配值计算,指出了各指标对集团研究能力的影响程度及排序结果。按各部委和省市自治区及各学科比较了它们的地球科学家集团研究能力。中国的地球科学研究力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国家部委系统,其中尤以中国科学院的优势较明显;在地球科学的各一级学科中,地质学的优势十分突出。最后,对我国地球科学家队伍结构中存在的问题、科学家队伍的地区布局、学科布局及队伍管理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4.
地球自转中的120天波动存在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两种谱估计方法在日长变化和大气角动量时间序列中检测到近120d的周期分量,证实了地球自转变化中存在近120d的波动。  相似文献   
65.
本文基于Google Earth平台并综合一系列的辅助分析工具,尝试建立Google Earth与3S技术综合应用于喀斯特示范农业规划的技术框架,提出了一套基于Google Earth的一般地理专题图的制图技术流程,并讨论其关键技术。最后以六盘水市米箩乡猕猴桃产学研基地进行了应用研究,旨在为部分缺乏基础资料的喀斯特地区农业规划、勘察设计提供有效指导,结果表明:Google Earth平台可成为喀斯特资料稀缺区农业规划的有效信息收集手段,文中所提出的技术框架流程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研究区下载的高清遥感影像可满足1∶2 000比例尺的制图要求,大大节约了勘测成本,有利推动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6.
对稀土元素在工农业上的研究进展及稀土元素与风化成土过程、土壤、水体和植被的研究作了一系列总结,并对稀土元素在上述领域的发展趋势做了简单的说明.随着人类活动对稀土元素研究开发的深入,稀土元素已经日益深刻的影响到人类的生产生活,并引起社会的广大关注.稀土元素示踪技术对土壤坡面侵蚀过程和沉积物来源具有指示作用.稀土元素在古生物事件中起一定作用.地质方面,最新研究表明稀土元素能为找矿提供有益信息,并且在探讨矿产成因与矿产成矿机制等问题上提供了新途径.稀土元素的存在形态是生物利用性和生态环境效应的重要参数.最近国际国内对水中稀土元素已做了广泛研究,河流、湖泊和海洋中稀土分布受水体的化学参量(如PH值、有机质等)和水化学过程影响,含量高低与人类活动直接相关,天然水中稀土元素主要来源于土壤及岩石中稀土的溶出.稀土元素对植被影响表现在不同地区不同植被会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7.
The carbon cycle is one of the fundamental climate change issues.Its long-term evolution largely affects the amplitude and trend of human-induced climate change,as well as 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mission reduction policy and technology for stabilizing the atmospheric CO2concentration.Two earth system models incorporating the global carbon cycle,the 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 and th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Earth System Model,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carbon cycle on the attribution of the historical responsibility for climate change.The simulations show that when compared with the criterion based on cumulative emissions,the developed(developing)countries’responsibility is reduced(increased)by 6%–10%using atmospheric CO2concentration as the criterion.This discrepancy is attributed to the fact that the developed world contributed approximately61%–68%(61%–64%)to the change in global oceanic(terrestrial)carbon sequestration for the period from 1850 to2005,whereas the developing world contributed approximately 32%–49%(36%–39%).Under a developed world emissions scenario,the relatively larger uptake of global carbon sinks reduced the developed countries’responsibility for carbon emissions but increased their responsibility for global ocean acidification(68%).In addition,the large emissions from the developed world reduced the efficiency of the global carbon sinks,which may affect the long-term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exacerbate global warming in the future.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conside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arbon emissions and the carbon cycle when formulating emission reduction policy.  相似文献   
68.
From digital Earth to smart Earth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digital Earth concept and further introduce two key technologies,the internet of things and cloud computing.Both these technologies are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Earth toward a new concept—smart Earth.The objective of this article is to discuss the architecture,infrastructure,and typical applications for smart Earth and to elaborate on trends of the movement from digital Earth to smart Earth.  相似文献   
69.
通过鄂尔多斯地台及邻近地区1992年以来的GPS观测资料,对2003年和2004年中巴资源卫星所确定的鄂尔多斯地台南部边缘环形影像区域的形成进行了地球表面沉积盖层及地壳运动学分析,并通过前人针对鄂尔多斯地块及其相邻地块的研究,尤其是针对华北克拉通内部的地球物理学研究,做出了环形影像所覆盖的构造区域形成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解释。研究表明,处于稳定克拉通构造中的鄂尔多斯地台,仍然具有相当的活跃性。这种符合辩证思维的"稳定中的活跃"所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深部圈层的耦合关系,以及周边板块及其圈层构造的联合制约。  相似文献   
70.
沈正 《科技咨询导报》2014,(25):166-167
挡土墙土压力计算是挡土墙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也是路基路面工程教学中应着重介绍的内容。该文首先对挡土墙的土压力计算理论和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接着着重说明了挡土墙的计算思路和计算要点,最后分析了如何改进挡土墙土压力计算的本科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