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59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生产计划是企业生产管理的起点和依据.本文分析了高频电阻焊钢管的生产流程和生产计划的特点,提出了钢管企业多阶段生产计划提前/拖期惩罚模型,并用实数编码遗传算法进行了求解及优化,得到生产计划的较优解.仿真结果表明,模型和算法是可行和高效的.求解方法在钢管实际生产计划编制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32.
蠕变地层套管外载计算的位移反分析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套管外载计算是蠕变地层套管受力分析的难题,由于套管周围应力场比较复杂和地下环境多样,难以直接求解。根据弹性力学理论,建立了套管在地层蠕变引起的椭圆形非均匀外载下的力学模型,并应用逆解法对该力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在非均匀外载下套管的应力和位移计算式。基于套管内壁变形的实测资料,利用阻尼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套管外载反分析模型,提出了确定套管外载的反分析方法,讨论了反分析法的应用。实例分析表明,载荷反求值与真实值吻合较好,拟合精度较高,说明这种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3.
蠕变地层套管等效破坏载荷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蠕变地层套管损坏的主要原因是套管外壁受到蠕变地层的非均匀载荷作用,套管本体抵抗非均匀载荷能力远远低于套管抗挤强度而产生缩径变形。通过分析蠕变地层套管非均匀载荷的分布形式,并考虑在该非均匀载荷作用下套管的强度特征及固井水泥环力学性能对套管抗非均匀载荷影响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单元法,分析了蠕变地层套管本体、固井套管组合体的等效破坏载荷。结果表明,非均匀载荷作用下套管的抗载能力迅速下降,提高固井水泥性能,切实保证固井质量将显著提高套管抵抗非均匀载荷的能力。  相似文献   
34.
地源热泵的套管式地下换热器传热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能量平衡,建立了地下浅埋套管式换热器传热模型,求解并分析了影响传热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强化换热的措施,给出了相应的函数关系图。  相似文献   
35.
通过对井眼内安装扶正器和未安装扶正器套管柱的受力与变形进行分析 ,推导出大位移井中套管柱的摩阻计算模型 ,并用VB语言编写了相应的计算程序 ,用来预测套管下入过程中的大钩载荷和摩阻。对水平位移超过30 0 0m的大位移井埕北 2 1-平 1井 ,用所编写的程序计算了完井套管柱下入过程中的大钩载荷和摩阻 ,并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 ,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6.
欢32CH是辽河油田部署实施的一口Φ139.7mm套管侧钻水平井,在水平段下钻时发生卡钻,因卡钻钻具内装的MWD无线随钻测量仪器,必须进行仪器打捞。经过事故解卡及打捞技术的综合处理,因遗留的落鱼上部钻具内径小于仪器MWD仪器扶正器外径,常规的钻具应用电缆软打捞MWD仪器无法实现。为此应用了水平井裸眼磨铣、硬杆打捞MWD仪器技术,并首次在国内油田小井眼水平中打捞获得成功,取得的经验可为今后小井眼侧钻水平井的事故处理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7.
本文叙述了对29例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体会及经验  相似文献   
38.
套管柱注水泥结束后 ,由于水化热的作用使水泥浆在胶凝过程中产生升温现象 ,并随之失重。温度、压力的共同作用会使套管柱发生很大的形变。随着水泥的固化 ,这种形变也会被固结在水泥封固段内 ,影响其使用性能。在调研大量资料的基础上 ,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得到了水泥胶凝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动态数据。对某油田实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得出了水泥浆失重时的压力计算公式。根据有限元理论 ,推导出套管段长度与温度、压力、水泥及套管表面剪切应力之间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上 ,计算得到了水泥浆胶凝过程中套管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39.
40.
对双向应力椭圆理论的质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前在套管柱强度设计中广泛应用的双向应力椭圆(塑性椭圆)理论,在其推导过程中忽略了与周向应力σt具有同等地位、同等重要性的径向应力σr,这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并由此导致了椭圆的4个象限出现违背第四强度理论的自相矛盾现象。双向 力椭圆理论曲线与实验数据符合程度不高。所以,应当重新评价双向应力椭的正确性,研究套管柱组合强度设计的新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