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了研究贝尔凹陷油气成藏规律,在源圈空间配置关系及其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不同运移方向下所形成油气与输导通道之间关系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贝尔凹陷不同运移方向油气输导通道及其控藏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发育断裂是贝尔凹陷油气垂向运移的输导通道,主要分布在次凹的边部。扇三角洲前缘砂体是斜坡区油气侧向运移的主要输导通道。在基岩隆起两侧还有不整合面和长期发育断裂的侧向输导通道。它们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长期发育断裂的垂向输导控制着浅层部分南二段和大磨拐河组油气成藏;2扇三角洲前缘砂体的侧向输导控制着斜坡区南屯组油气成藏;3不整合面和长期发育断裂的侧向输导控制着古隆起上基岩油气成藏。  相似文献   
102.
为了探讨压性浅水湖盆沉积体系的分布规律,运用沉积学理论,通过野外露头考察、钻井岩心观察、岩心薄片鉴定以及大量测井、地震等资料的详细分析,认为吐鲁番坳陷中下侏罗统发育了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曲流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湖泊等6种沉积体系,并发现曲流河-曲流河三角洲体系在中下侏罗统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依据层序地层学研究结果,将吐鲁番坳陷中下侏罗统细分为5个三级层序,10个四级旋回.对各旋回发育期的沉积体系展布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出压性浅水湖盆有缓坡型和具沉积坡折型2种沉积发育模式,在此基础上预测出3个有利储层发育区,即台北凹陷中部、台北凹陷南部和盆地南部边缘带.  相似文献   
103.
为了探讨更年期抑郁症患者性激素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以更年期抑郁症女性患者作为病例组、正常更年期女性作为对照组,进行性激素水平测试、CogState量表认知水平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等资料统计.通过比较两组激素水平发现,雌二醇无统计学差异,病例组的促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生成激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对于两组CogState量表认知功能测定,病例组工作记忆和听觉性语言记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的认知功能视觉记忆、听觉性语言记忆与促黄体生成素水平均具有正相关性,听觉性语言记忆与促卵泡生成激素存在正相关性.但病例组各项认知指标与促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生成激素水平均未发现显著相关性.结果 表明:更年期女性认知功能和激素水平存在相关性,但并未能证明更年期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和性激素水平的明确关联.  相似文献   
104.
 在对山东鲁西地区野外露头及济阳坳陷钻井岩心进行野外观察基础上,通过相似区露头调查、地层划分对比、薄片鉴定、试井测井资料分析、岩石力学测试、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对鲁西及济阳坳陷地区太古宇裂缝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并对其发育规律进行了探讨,重点讨论了裂缝发育的控制因素:岩性、构造应力及上覆岩层等。得到的裂缝描述参数及发育规律对揭示济阳坳陷地区太古宇裂缝储集空间的分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5.
济阳拗陷上古生界是重要的煤成气储层,储层非均质性是影响地下煤成气运移重要因素,同时也是认识煤成
气藏的基础,因此,对煤成气储层的非均质性研究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对储层中煤成气的分布规律的认识和开发效果的
好坏。根据所掌握的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和洛伦兹曲线法,分别从平面、层间、层内3 个方面对济阳拗陷上古生界煤
成气储层的非均质性进行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做出评价。结果表明,济阳拗陷沾化凹陷孤北地区砂体渗透率大致呈
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趋势。储层层间非均质性严重的井区有德古2、王古1、孤北古1、孤北古2、孤北古3 等,层内
非均质性严重的井区有德古2、孤北古1、孤北古2 等,这些对济阳拗陷煤成气的勘探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6.
 为评价大民屯凹陷剩余资源潜力,指出有利勘探区带,研究了大民屯凹陷的源控油气作用,即大民屯凹陷有效烃源岩对油气的来源特征、主要成藏期次、油气分布范围和资源潜力的控制作用。结合油气成藏体系和地质门限控烃理论,评价了大民屯凹陷各个油气成藏体系的排烃量、资源量和剩余资源量。大民屯凹陷划分为上、下两套成藏组合,10个油气成藏体系,总的排烃量为14.66×108t,资源量为6.34×108t,剩余资源量为3.098×108t,勘探前景较大;其中,最有利的勘探区带有3个,分别为成藏体系为Ⅰ、Ⅲ和Ⅱ,剩余油气资源量分别为1.163×108,0.567×108和0.409×108t。  相似文献   
107.
本文分析了惠民凹陷沙三段三角洲和浊积扇砂体的475块样品,用福克公式计算了它们的粒度参数,并用计算机绘制了概率图、C-M图以及其它图件。综合岩性、沉积构造等资料,总结了三角洲和深水浊积扇亚环境的概率图特征,指出概率图的垂向变化也能反映沉积环境的变迁。根据岩芯观察,解释了三角洲和深水浊积扇 C-M图不同段的沉积环境意义,同时也研究了成岩作用对粒度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研究区内成岩作用并不显著,粒度资料基本反映了沉积物沉积时的水动力条件和沉积环境。强调指出了使用粒度资料时应综合岩性、电性、沉积构造等多种信息,才能对沉积环境进行正确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108.
西部凹陷深层沙河街组生储盖组合的层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钻井、岩芯和地震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可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深层沙河街组中识别出6 个钻井长期旋回层序和6 个相对应的地震层序。较为详细地讨论了沙河街组层序与生储盖组合的关系,认为:(1)在以中、长期旋回层序为等时地层对比单元的地层格架中,生储盖组合特征与长期基准面旋回关系最为密切,有利储层发育位置主要出现在基准面上升早中期和下降中晚期,转换处则是烃源岩或盖层的发育位置。(2)各长期旋回层序的生储盖组合具不同的特征,明显受基准面升降的频率、幅度及其所影响的湖平面升降变化速率、相组合、相序、可容纳空间和A/S值的变化控制。(3)按生储盖组合在垂向上和纵向上的配置关系,可划分为上生下储、下生上储和仅发育储盖的3种基本组合类型,第一种和第二种分别形成于中—高可容纳空间的基准面上升期和下降期,第三种形成于低可容纳空间的基准面完整升降旋回过程中。由第二种与第一种,或第二种与第三种基本组合类型的叠加组成2 种跨层序发育的复杂组合模式。相对前3种基本类型,复杂组合模式更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109.
The Pb, Sr isotopic compositions in organic matters (kerogen and soluble organic matter) of Lower Tertiary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in Liaohe Fault Depression is first reported. There is a great variable rang of Pb isotopic compositions in kerogen, 206Pb/204Pb = 17.488-18.656, 207Pb/204Pb= 15.388-15.692, 208Pb/204Pb = 37.656-37.484. And soluble organic matters have a very stable Pb isotopic composition, that is 206Pb/204Pb = 17.424-17.601, 207pb/204pb= 15.376-15.448, 208Pb/204Pb = 37.620-37.870. Sr isotopic composition varies in the range of 0.747 59-0.716 79 in kerogen and of 0.709 67-0.747 59 in soluble organic matters that have a great range. It is shown that mantle fluid can influence organic matters and make them form hydrothermal hydrocarbon in the geoglogic environment of rift basin.  相似文献   
110.
利用岩芯、薄片、扫描电镜及压汞分析等测试手段,结合测井和地震资料,对查干凹陷苏红图组火山岩的储集特征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储集性能主控因素。研究表明,火山岩的主要储集空间为气孔、裂缝、溶蚀孔、溶蚀缝和微孔缝,玄武岩气孔、裂缝及溶蚀孔缝发育、分布广,为研究区主要的储集岩石类型,凝灰岩裂缝较发育,分布仅次于玄武岩,为研究区次要的储集岩石类型;火山岩期次越晚,原生孔、缝保存越好,爆发相-溢流相过渡相带和部分溢流相层段上部物性较好,气孔和裂缝的充填是火山岩物性变差的主要原因,构造缝及其伴生的风化淋滤、溶蚀作用极大地改善了火山岩的储集性能,火山岩矿物蚀变产生的黏土堵塞孔隙,使物性变差,同时使岩石的致密性变差,为后期的溶蚀改造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