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9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新历史主义与文化人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历史主义与化人类学之间可以彼此阐释、对勘发明。在研究对象上,它们都认为学与化相互渗透,彼此不间断地流通往来;在人与化的观念上,都认为人是化的造物,化是一种社会话语流;在稀释方法层面,都提倡循环往复的厚描。同时,化人类学在将学批评用于化阐释时并不强调激进政治,新历史主义在使用厚描方法时仍然重视学问题。其共同的盲点是以历史线性序列的历时研究逐渐让位于对化系统流通的共时描述,这导致了一种所谓的“化主义谬误”。  相似文献   
62.
由于民族风俗、地理环境、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文化背景的差异,英、汉两个民族对各种颜色词所产生的联想也不尽相同,颜色词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和蕴含的寓意也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本文通过分析和比较英汉颜色词语义与文化内涵的异同,以此达到更有效地促进和指导中西方文化交流和翻译实践的目的。  相似文献   
63.
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以酵母为目的产物的酵母发酵的静态营养数学模型.在模型基础上,用分层序列法对培养基组成及浓度进行优化。验证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4.
荸荠茎尖培养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荸荠茎尖为材料,对茎尖诱导、分化、增殖的激素和激素浓度及培养方式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激素6-BA对茎尖有显著促进分蘖增殖芽的作用,KT和ZT无或少。6-BA 1.0~2.0 mg/L芽苗增殖数高于其它组合,叶状茎健壮。芽增殖培养方式以液体静态培养效果好,平均增殖系数2.6倍,周期短(25 d),叶状茎生长旺盛,有利于快繁体系的建立及工厂化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65.
肖禹  毛志睿 《江西科学》2012,30(1):83-87
澜沧江有着丰富的水能优势,是云南省水电开发程度最高的河流,其系列梯级电站的建设带来了诸多的环境问题,如生物多样性改变、水环境系统失衡、库区景观遭到破坏等。以澜沧江中下游流域的小湾水电站为研究对象,以人文景观塑造和自然景观修复两方面为主,对小湾水电站景观规划设计进行探讨,在对水电开发环境问题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采用适当的方法措施对生态进行修复,以期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6.
鲁迅1908年在《河南》月刊上发表的《文化偏至论》以独特的视角论述了"个人"、"个人主义"、"非物质"等一系列问题,他在其中提倡的个人观与清末思想界所提出的截然不同。本文概括了《文化偏至论》中鲁迅个人观的两大特点:"个人"与"群体"的对立以及"平等"对独异个人的伤害,这正是鲁迅的个人观直到新文化运动时期才得到回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67.
川北苟象寺垛顺节系雍仲苯教极具特色且历史悠久的宗教节日。苯教祭祀者在垛顺节中通过垛术仪轨护佑寺院与村庄,其中“替罪者”的宗教因素在其他宗教中亦有体现。垛顺节中的俗人军舞为其独有,揭示了苯教文化对藏族社会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8.
文章主要谈了对"茶马古道"文化品牌打造的两点深刻感受:"重构"与"重走",以期对打造"百越古道"文化品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9.
侗族习惯法——"侗款"是侗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前国家组织结构的一块活化石,它在构建侗族和谐社会中起到了教育的辅助作用,是侗族和谐文化代代传承的法律保障。本文介绍了侗款的起源、发展、传承与变迁,并分析了侗款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70.
长沙会战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正面战场开展最成功、最受世界关注、所获评价最高的战役。它不仅处于中国抗战的关键点,而且也处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键点;不仅改变了中国抗日战场的被动局面,开创了中国正面战场战役反击的先例,而且成功逆转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连遭失败的形势。会战中战区总指挥守土有责、与城共存亡的精神,将士英勇顽强、敢于牺牲的精神以及民众同仇敌忾、团结一心的精神,是对尚武好勇、自立自强、爱国爱种之湖湘精神的最好诠释和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