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8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5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采用溶胶沉淀结合超声分散处理的方法,制备平均粒径为70 nm,比表面积为212 m2.g-1的纳米级水合氧化铈(Nano-HCO)吸附剂.在pH值为4~10,初始As(Ⅲ)质量浓度为10 mg.L-1,吸附剂投加量为1.0 g.L-1的反应条件下,可在2 h内将溶液中As(Ⅲ)质量浓度降低到0.01 mg.L-1以下.Nano-HCO吸附剂对砷的吸附等温线服从Langmuir方程,对应不同pH值,其对As(Ⅲ)的吸附容量较未经超声分散处理的水合氧化铈提高29%~141%,且水温的升高有助于增加As(Ⅲ)的吸附程度.  相似文献   
52.
本文将半稳定环存在的必要条件加以变形,使之含有一个可供选择的任意常数。利用这个新的必要条件得到若干半稳定环不存在的判别法,其中包括在单个奇点外围不存在半稳定环的条件,在两个奇点外围不同时存在半稳定环的条件,以及在两个奇点外围均不存在半稳定环的条件。  相似文献   
53.
我国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国内自2000年以来的激光惯性聚变(inertial confrnementfusion,ICF)实验研究进展,主要内容为神光Ⅱ激光装置上的实验,也对刚建成不久的神光III原型装置上的实验作简要介绍。在神光Ⅱ激光装置上开展了多项的物理实验研究,进行了系列综合和分解实验,获得的主要实验技术指标为:黑腔峰值辐射温度超过二百万度;辐射驱动DT聚变中子产额达10^8和辐射驱动压缩DD燃料密度超过10倍液氘密度;辐射不透明的样品温度接近100eV。在神光Ⅱ装置上得到这些结果表明国内在惯性约束聚变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随着神光Ⅲ原型装置建造的完成,2007年在该装置上进行了首轮物理实验,开展了黑腔物理和辐射内爆物理实验,首轮实验的成功说明神光Ⅲ原型装置已具备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54.
罗彬  林孝松  罗军华  王敏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4):14011-14018
可达性分析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和地理学科领域,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可达性研究领域1990~2020年的研究动态进行综合分析,识别发文数量时序特征,从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方面进行共现分析并前沿突现进行阶段划分。结果表明:国内可达性研究可分为起步阶段(1990~2001年)、快速发展阶段(2001年~2010年)、高速发展阶段(2010年~2018年)和成熟平稳阶段(2018年至今);国内可达性研究大致分为几个作者群,作者群之间的互引关系比较弱,学术交流比较薄弱,长此以往容易形成学术隔离和学术堡垒,不利于可达性的全面深入研究和可持续发展;发文机构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的学术联系和合作,有利于可达性研究的全面性和丰富性;通过半衰期指标的比较表明文献的质量和影响力与发文数量并无明显相关性;发文机构大都分布在江苏、上海、北京、武汉等大城市,说明大城市对可达性研究十分重视;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模型和方法运用于可达性的研究,涉及城市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方面面,研究可达性对于城市经济健康发展和城市合理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以上结果分析可为国内可达性的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5.
研究在表面活性剂阿拉伯树胶存在时,铋(Ⅲ)-SCN-一罗丹明B高灵敏显色体系.缔合物λmax=580nm,ε580=2. 84×105L·mol-1· cm-1.铋在0μg/25 mL~8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  相似文献   
56.
合成5种Eu(Ⅲ)—β—二酮—二苯胍三元配合物,经元素分析和化学分析测定其组成分别为Eu(AA)4DPG(Ⅰ)、Eu(BA)4·DPG(Ⅱ)、Eu(DBM)4·DPG(Ⅲ)、Eu(PMBP)4·DPG(Ⅳ)和Eu(TTA)4·DPG(Ⅴ),用红外光谱、差热分析进行了表征,测定了配合物Ⅰ-Ⅴ在室温(298K)和液氮温度(77K)下的荧光发射光谱,应用群论方法和Judd-ofelt理论对低温精细光谱作了归属。发现Eu(Ⅲ)的配合物的吸收光谱超灵敏跃迁振子强度P与发射光谱的荧光相对参数η之间存在相关性,由此得出Eu(Ⅲ)与配体键的共价程度是影响f-f跃迁强度的主要因素,而与Eu(Ⅲ)点对称无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57.
在碱性介质中,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过碲酸合铜(Ⅲ)(DTC)氧化天冬氨酸(Asp)和谷氨酸(Glu)的反应动力学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对DTC为准一级,对氨基酸均为分数级;表观速率常数kobs随[OH-]和[TeO42-]的增大均减小,且有负盐效应.据此提出了包括配离子和氨基酸形成络合物的前期快速平衡的反应机理,由假设反应机理推出的速率方程能解释全部实验现象,进一步求得速控步的速率常数和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58.
利用TiO2掺杂Pd2+吸附剂进行了酸性As(Ⅲ)废水的去除实验,并与活性炭吸附法进行了对比,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溶液pH值等因素对实验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ρ(As(Ⅲ))=15 mg/L的水样,As(Ⅲ)的去除率达98.5%,高于或相当于活性炭吸附法,处理后的水质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9.
制备了蒙脱石-铁(Ⅲ)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 等研究了催化剂的 结构性质.在蒙脱石-铁(Ⅲ)催化剂中Fe(Ⅲ)存在于层间,蒙脱石结构没有根本变化.催化剂 中石英含量约为22%~24%.EC1,EC2中蒙脱结构缺陷较EC4,EC5和EC6少.EC4, EC5和EC6做催化剂时使反应物转化率高、速度快,与反应液分离简单,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60.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青蒿素与氯化血红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青蒿素在玻璃碳电极上于-1.08V处能发生一个2电子转移的不可逆还原。即使在低至4.0×10-8mol/L氯化血红素存在下,青蒿素仍可被催化还原,阴极过电位降低了600mV。配合物EDTA-Fe(Ⅲ)具有类似氯化血红素的催化性质,它降低了QHS阴极过电位590mV。在这个体系中,青蒿素在碳电极上的还原是一个借助于氯化血红素催化的还原过程,氯化血红素的存在降低了青蒿素还原活化能,促进了青蒿素的分解。文中讨论了该反应的还原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