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8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5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针对科技奖励评价中各指标权重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随机森林赋权法,利用可靠性分析计算专家评分数据的泛化误差,根据最小错误率得到各评价项目的各评价指标权重,减少主观赋权的影响;引入一致可信度、非一致可信度和净可信度信息,提出改进的ELECTRE-Ⅲ方法,将某一评价项目优于其他评价项目的程度具体量化,解决专家评分数据为次序变量的问题.实证表明:随机森林赋权法和改进后的ELECTRE-Ⅲ方法相结合,既提高了权重估计的精确度和可信度,又解决了难以给定门槛值和不能完全排序的问题,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客观、合理.  相似文献   
22.
为有效和充分利用Ⅲ级粉煤灰与镁渣,以常用强度等级C30混凝土为研究对象,Ⅲ级粉煤灰取代率和镁渣掺量为因素,设计混合均匀试验方案U12(6,4),试验研究二因素耦合条件下混凝土的碳化规律。应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建立了混凝土碳化深度与粉煤灰取代率、镁渣掺量的非线性关系模型。因素效应分析表明:影响混凝土碳化的主要因素是粉煤灰取代率,其次是镁渣掺量;Ⅲ级粉煤灰取代率的碳化效应为正效应,镁渣掺量不大于33.8%时为负效应,粉煤灰与镁渣的耦合效应为负效应;镁渣能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与粉煤灰耦合有利于抑制混凝土的碳化。  相似文献   
23.
文章围绕在 DBASEⅢ 下直接绘图这个问题讲述了什么是 GRP 虚拟图形设备,在DBASEⅢ 下怎样通过给出的公式计算 GRP 命令参数,以及怎样表示它们。怎样用DBASEⅢ 语句在图形上标注数字,怎样在 DBASEⅢ 下使用GRP绘图。  相似文献   
24.
基于BESⅢ合作组的离线软件框架BOSS,利用该合作组产生的1 225 M单举J/Ψ事例,研究在BESⅢ探测器上实现测量到超子辐射稀有衰变过程Ξ(1 530)-→γΞ-的分支比的可能性.以无信号事例的单举J/Ψ事例样本为背景样本,以纯信号蒙特卡罗事例为信号样本,控制信号事例,在分别假设观测到Ξ(1 530)-→γΞ-衰变过程信号显著水平为3σ和5σ的情况下,得到该衰变过程对应的分支比.  相似文献   
25.
测定了色氨酸四苯基卟啉铁(Ⅲ)(简记为Fe〔Trp—TPP〕Cl)与锌粉、乙酸和咪唑组成的氧化模拟体系催化烯烃氧化的吸氧动力学曲线,研究了不同轴向配体对体系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体系催化各类烯烃环氧化产物收率(Zn%)由高到低的顺序为:环已烯>1—癸烯>烯丙基丙酮>丙烯酸甲酯,用吡啶代替咪唑作轴向配体可明显提高体系的最高吸氧速度。  相似文献   
26.
本文用水相沉淀聚合法研完了二过碘酸合银(Ⅲ)络离子[Ag(Ⅲ)]—已酰丙酮氧化还原体系在碱性介质中引发丙烯腈的聚合反应。测定了各种反应条件对聚合反应速率(Rp)和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探讨了引发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7.
 用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等方法详细研究了SiW11O39Fe(Ⅲ)(H2O)5- (SiW11Fe)的电化学性质和对H2O2 还原的间接电催化作用,并与PW11O39Fe(Ⅲ)(H2O)4- (PW11Fe)进行了比较,同时提出了电催化反应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与PW11Fe 类似,SiW11Fe在酸性水溶液中也有3对还原氧化伏安响应,分别归属于Fe(Ⅲ)/Fe(Ⅱ)电对和W-O骨架的还原氧化反应。但SiW11Fe的3对还原氧化波的峰电位与PW11Fe)相比明显负移,且均受溶液pH的影响。SiW11Fe中Fe(Ⅲ)/Fe(Ⅱ)电对传递电子的可逆性比PW11Fe的差,但同样对H2O2 的还原具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并受溶液pH的影响。随着溶液pH的增加,Fe波和W-O骨架波的还原氧化峰电位均负移,Fe波对H2O2 还原的电催化活性降低甚至被完全抑制,相反,第一个W-O骨架波对H2O2 的还原却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28.
水溶性大豆多糖-铁(Ⅲ)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水溶性大豆多糖-铁(Ⅲ)配合物,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建立数学模型来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即反应时间1.47 h、温度69.8℃、pH8.89、水溶性大豆多糖/柠檬酸三钠质量比1.92∶1下,含铁量的模型预测值为31.94%,而对应的实测值为30.65%,说明所建立的水溶性大豆多糖-铁(Ⅲ)响应面模型可以用于指导大豆多糖-铁(Ⅲ)的制备;水溶性大豆多糖(SSPS)与铁(Ⅲ)发生了配合反应,铁以β-FeOOH结构聚合成铁核,SSPS以羧基与铁核配合后得到水溶性大豆多糖-铁(Ⅲ)配合物.  相似文献   
29.
In solar radiophysics,many theories for type Ⅲ bursts have been proposed during the past 60 years.Almost all these theories are based on the plasma hypothesis,which assumes that(i)the radiation is mainly generated by Langmuir waves via nonlinear processes and(ii)the radiation has frequencies close to the local plasma frequency and/or its second harmonic in the source region. We feel strongly that it is time to advocate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without recourse to the plasma hypothesis.This brief discussion explains why.  相似文献   
30.
以3-噻吩乙酸为第一配体合成钐、铕的二元配合物,以3-噻吩乙酸为第一配体,phen为第二配体合成钐、铕的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EDTA滴定分析确定其通式为REY32H2O、REY3phen(RE=Eu,Sm;Th=3-噻吩乙酸根,phen=邻菲啰啉)后,测定4种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及TG-DTG曲线。结果表明,由于第二配体的加入,对稀土离子的发光起到了敏化作用,增强了稀土离子的发光强度,并且三元配合物热稳定性比二元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