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0篇
系统科学   21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53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油滴在旋流分离中的相间滑移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旋流管的分离性能,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旋流管内的旋转湍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旋流管内的浓度分布、滑移速度和粒级效率曲线。计算结果显示:随着进口流量的增大,粒级效率逐渐增大;在旋流管进口流量为2.0 m3/h时,20μm油滴颗粒大部分被分离出来;粒级效率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数值模拟分离效率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验数据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2.
为进一步提高湿式离合器的润滑与冷却效率,通过改变通油孔的布置方式,在原有离合器油路结构的基础上设计了其他3种油路结构,采用VOF方法对油路气液两相动态特性进行CFD数值模拟,研究不同油路结构对润滑油流速分配、摩擦间隙充油效率以及排油效率的影响,并筛选出最优结构.原有润滑油路内存在涡流,导致润滑油流速分配不均匀,摩擦间隙充油效果相对较差.通过布置通油孔避免了涡流的产生,使润滑油流速分配均匀,但存在润滑油对流现象,导致部分摩擦间隙达不到较好的充油效果,其中V字形油路结构在润滑油流速分配、摩擦间隙充油效果以及润滑油循环方面优于其他结构,有助于提高离合器润滑与冷却效率,减少离合器发热,提高离合器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03.
计算流体力学在清扫车仿真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在生成物理样机前获取高速公路清扫车清扫效果的特性,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实现了对高速公路清扫车气路系统流场的仿真分析。基于有限容积方法采用了非结构网格和k-e湍流模型,给出了气路系统流场的仿真模型和典型气路系统的优化设计,如改变吸盘的水平截面形状,改变料箱的隔板形状和位置,并对优化设计下的CFD仿真结果进行了详细深入的讨论,分析了吸尘系统、除尘系统的设计优化以及二者的相互影响。研究表明利用CFD技术结合具体工程对流场进行仿真,能够有效的对清扫车虚拟样机气路系统进行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104.
导叶可调式液力变矩器流场模拟与PTV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导叶可调式液力变矩器的内部流动特性,以循环圆直径为320 mm导叶可调式液力变矩器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其不同开度、不同工况下的内部流动状态进行数值模拟,并对相应的透明模型进行粒子跟踪测速(PTV)试验验证.同一开度下,随着转速比的增加,可调导轮内部液流速度增加,液流方向与叶片进口方向的夹角增大;在制动工况时,叶片工作面有漩涡现象,而空载工况时,叶片非工作面有漩涡产生.对比试验与数值模拟内流场结果,发现后者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导叶可调式液力变矩器的内部流动特性.该结论为研究导叶可调式液力变矩器内部流动状态,预测外特性及其设计优化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5.
针对复杂地形气体泄漏扩散问题,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建立复杂地形气体泄漏扩散数值仿真方案,确定地面气体分布特点、监测点气体质量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地形及环境风向、风速等对气体扩散的影响作用。以SF6为示踪气体,设计并在川东北某山区集气站实施气体释放试验,以有色烟雾发生器为工具确定采样点布置,采用电子时控大气采样器和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法进行样品采集和分析,得到不同采样点、不同时间段内示踪气体浓度值。SF6释放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方案设计合理、可靠、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能够有效降低采样点数量,提高采样数据的有效性,实现对试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试验与仿真计算数据的一致性验证了建立的数值模型处理复杂地形气体泄漏扩散过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6.
根据兰州地区太阳辐射的特点,利用Fluent软件对太阳能相变集热蓄热墙系统进行数值模拟,通过与传统型太阳能集热蓄热墙系统进行对比,探讨应用太阳能相变集热蓄热墙系统的优势。通过建立非稳态太阳能相变集热蓄热墙系统三维模型,采用CFD方法对控制方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太阳能相变集热蓄热墙系统在兰州地区具有应用的可行性和舒适性。  相似文献   
107.
为了研究二级节流结构在水压锥阀中的抗气蚀特性,首先从理论上进行分析,然后通过CFD软件,对不同锥角二级节流锥阀的三维流道进行气穴流场的数值模拟计算。通过仿真计算,得到相应的压力分布云图和气体体积百分比分布。分析压力分布对气体体积数的影响,并将结果与一级节流进行对比分析,采用二级节流使得节流口进出口压降减小,经过阀口的最低压力升高,气体体积百分数明显降低;在开度为0.4mm、阀芯半锥角为30°时,没有产生气泡,直接抑制气蚀的产生。因此,二级节流结构能够有效地减轻水压锥阀的气蚀现象。  相似文献   
108.
一个设计良好的下送风空调系统具有改善热舒适性、通风效率和室内空气品质,减少能耗、建筑周期花费和层高等优点。本文通过对某一下送风空调系统在送风方向分别与地面之间的夹角(记为a)为0°、45°和90°的条件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不同送风方向时室内气流分布的不同。研究结果表明:a为0°和45°时的室内气流分布类似,室内最大速度都贴近地面。且形成的涡位于室内高度1/2以下,45°时室内产生更多的涡流;a为90°时靠近地面处流速很小,形成的涡位于室内高度1/2以上。对a为0°的情况进行了水模型试验,试验现象表明近地面处速度的分布与模拟计算结果基本吻合。研究结果对预测和控制下送风空调系统的扬尘有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9.
基于CFD方法的船体下水水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船体下水提供水动力参数,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船体从船台上纵向重力式下水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计算每一时刻的流场压强和船体所受水作用力(矩),并通过求解船体运动方程获得船体运动的速度和滑程.数值预报结果与经验公式以及试验比较均表明,该方法计算所得运动参数与试验偏差较小,可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10.
为探究血管病变对血流流动特性的影响,研究了血管结构改变前后血流流动特性的改变.提出了一种对血管病变前后的血流流场进行对比研究分析的方法,利用断层扫描数据建立几何模型,用Geomagic Studio将病变血管复原成为发生病变前的形状,并基于弹性血管中血流脉动的力学特性,使用ANSYS软件对采用牛顿流体力学模型的分叉部位血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病变组织部位受到更大的切应力影响,而在病变组织远心端产生了明显的流速低和切应力低的二次流动和更大的血压压差,这些流体特性会对血管进一步病变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