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8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177篇
系统科学   75篇
丛书文集   63篇
教育与普及   2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24篇
综合类   5494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257篇
  2013年   245篇
  2012年   337篇
  2011年   313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312篇
  2006年   276篇
  2005年   247篇
  2004年   240篇
  2003年   249篇
  2002年   224篇
  2001年   202篇
  2000年   191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指出中国利用国外油气的必要性,重点分析了伊拉克、伊朗、巴西、加拿大、委内瑞拉和北美油气上游合作的机会及世界油气国际合作的合同变化趋势,提出了当前扩大油气上游国际合作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992.
为了认识断裂密集带在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油聚集成藏中的作用,利用地震解释结果对断裂密集带的发育和成因进行了研究,得到三肇凹陷扶杨油层发育有大量T2断裂,这些T2断裂在平面上呈35个密集带分布.它们主要是由基底活动、斜拉调整和火山口分布控制形成的.通过油藏解剖及油成藏条件空间匹配关系研究,得到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油成藏模式:青一段源岩生成的油在其内超压作用下沿着断裂密集带边界断裂向下伏扶杨油层中运移,再在浮力作用下向断裂密集带两侧扶杨油层侧向运移,在地垒构造上的断块或断层-岩性圈闭中聚集成藏.通过断裂密集带与油分布关系研究,得到断裂密集带对扶杨油层运移成藏有4个方面的控制作用:①断裂密集带两侧是油聚集的有利地区;②断裂密集带附近,扶杨油层距青一段源岩底面越近的油层,油越富集;③断裂密集带两侧地垒构造是油聚集的主要场所;④距断裂密集带边界断裂越近,油井产能越高.  相似文献   
993.
在回顾中国近海油气勘探历程的基础上,介绍了中国近海油气勘探近年来取得的主要成果,总结了近年来中国近海油气勘探的成功做法和经验,探讨了如何在中国近海走油气勘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94.
准噶尔盆地沙湾组以岩性油气藏为主,存在油砂体规模较小、油层薄、储层岩性变化快等勘探难题。2005年,排2井在沙湾组钻遇油层,日产油49.6 t,地面原油粘度为1.6 mPa·s。立足实践、大胆开拓促成了沙湾组浅层、稀油、高产岩性油藏的突破,高精度三维地震技术发挥了关键作用。车排子地区具有多油源输导、多层系含油、多类型富集、多品位共存的复式聚集特点和“三层楼”油气成藏模式。沙湾组轻质油藏油砂体形态与振幅属性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能够通过地震属性有效识别油水边界。稀油油浸为含油性下限,粉细砂岩为岩性下限,渗透率  相似文献   
995.
A polyether diol poly[3-bromomethyl-3-tridecafluorooctyloxymethyloxetane]glycol(PFBOX 3) was prepared in 91% yield from ring 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3-bromomethyl-3-tridecafluorooctyloxymethyloxetane 2 which was derived from 3,3-dibromomethyloxetane 1 and 1H,1H,2H,2H-perfluorooctanol.The waterborne fluorinated polyurethane FPU was thus obtained by condensed polymerization of PFBOX 3 with isophoronediisocyanate(IPDI).The structure of FPU was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FP...  相似文献   
996.
小茴香等7种植物蒸馏提取物的抑霉菌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存在于水果的常见霉菌中的灰霉、黑根霉、交链孢、青霉和黑曲霉为研究对象,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和时倍稀释法,对小茴香、柠檬草、孜然、广藿香、肉桂叶、桉树叶和鼠尾草这7种植物的蒸馏提取物有效抑菌成分(精油)进行抑菌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小茴香抑菌效果最好且得率高,为1.90%,对青霉、黑根霉最低抑菌浓度(MIC)均为3.2μL/...  相似文献   
997.
以甲醇和大豆油为原料,以固体酸为催化剂,通过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和醇油摩尔比各单因素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时间3.5 h,反应温度70℃,催化剂用量为大豆油质量的6.0%,醇油摩尔比为7:1,生物柴油产率可达93.5%.  相似文献   
998.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利用纤维素酶和康宁木霉将玉米秸秆转化为可发酵糖,皮状丝孢酵母利用可发酵糖生产微生物油脂。采用正交试验,分别通过检测发酵物中还原糖含量和油脂产量,确定微生物油脂生产的最佳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纤维素酶和康宁木霉处理玉米秸秆,在纤维素酶添加量为0.15%,康宁木霉接种量为10%,处理温度为26℃,处理时间为6 d的条件下,可获得还原糖含量为4.852 g/L的玉米秸秆降解物。利用皮状丝孢和酵母发酵玉米秸秆降解物生产微生物油脂,在皮状丝孢酵母接种量为9%,培养温度为26℃,培养时间为7 d的条件下,每100 g发酵产物中,可获得微生物油脂3.321 g。  相似文献   
999.
当今社会并不太平,不管是自然因素还是人为因素,都引发了各种类型的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的突发事件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蓬莱19-3油田溢油事件的发生不仅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影响,还会推动我国的石油发展战略以及海洋石油开发技术,并会将中国的应急管理引向一个新的方向。本文将从中国的应急管理、蓬莱19-3油田溢油事件造成的影响以及启示三个方面,深入分析此次事故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A new method is developed to assess and analyze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of hydrostatic bear-ing oil film by using an amulets-layer dynamic mesh technique.It is implemented using C Language to compile the UDF program of a single oil film of the hydrostatic bearing.The effects of key lubrica-tion parameters of the hydrostatic bearing are evaluated and analyzed under various working condi-tions, i.e.under no-load, a load of 40t, a full load of 160t, and the rotation speed of 1r/min, 2r/min, 4r/min, 8r/min, 16r/min, 32r/min.The transient data of oil film bearing capacity under different load and rotation speed are acquired for a total of 18 working conditions during the oil film thickness changing.It allows the effective prediction of dynamic performance of large size hydrostatic bearing.Experiments on hydrostatic bearing oil film have been performed and the results were used to define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for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validate the developed numerical model.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il film thickness became thinner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operat-ing time of the hydrostatic bearing, both the oil film rigidity and the oil cavity pressu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bearing capacity wa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cube of the change of the film thickness.Meanwhile, the effect of the load condition on carrying capacity of large size static bearing wa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speed condition.The error between the simula-tion value and the experimental value was 4 .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