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丛书文集   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8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当归多糖的提取分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归多糖具有增强免疫、抗肿瘤和抗辐射等显著生物活性,在医药领域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当归多糖的提取、蛋白和色素的脱除以及分离纯化的研究进展,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2006年10月在河北省安国市的4个样地,从0~10、10~20、20~30和30~40 cm 4个土层采集白芷根际土样,系统研究白芷根际AM真菌空间分布和土壤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白芷能与AM真菌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白芷具有Paris型菌根.AM真菌不同结构定殖率和孢子密度与样地生态条件密切相关.AM真菌不同结构定殖率在齐村最高,孢子密度在郭北庄最高,采样深度对孢子密度和AM真菌定殖率有显著影响,在10~20 cm或20~30 cm土层出现最大孢子密度;AM真菌定殖率在0~10 cm或20~30 cm土层有最大值.总定殖率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孢子密度与土壤速效N呈显著正相关,土壤pH与AM真菌泡囊定殖率呈显著负相关.菌根定殖率与孢子密度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土样中AM真菌有球囊霉属(Glomus)、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和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  相似文献   
83.
硒多糖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硒多糖为一种新型的有机硒化合物,是多糖的硒化产物,硒多糖既可有效避免补充无机硒所引起的毒性,又保留了多糖的药理活性,兼具硒与多糖二者的活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硒多糖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提升机体免疫力、拮抗重金属蓄积、抗病毒等多种药理活性,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本文就硒多糖药理活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4.
黎药木棉叶用石油醚除去脂溶性杂质,用水提醇沉法得海南木棉叶的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对多糖含量进行了测定.测得木棉叶的多糖质量分数为0.72%,加样平均回收率为101.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6%.  相似文献   
85.
中药白根独活中总香豆素成分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白根独活中总香豆素的含量.方法:白根独活药材粉末经超声波提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为303.7nm对白根独活药材中的总香豆素进行测定.结果:采用该方法可准确测定白根独活药材中总香豆素的含量,水合氧化前胡素在6.4~19.2μg/mL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1),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8.53%,精密度RSD为0.17%,稳定性RSD为0.37%(5h),重复性RSD为0.55%.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可用于白根独活药材中总呋喃香豆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6.
为探究灵芝抑制肿瘤的可能机制,分别采用灵芝三萜、多糖及三萜多糖配伍对H22荷瘤小鼠模型进行干预,检测瘤体重量、体积,流式细胞法检测肿瘤组织中Treg细胞比例,RT-PCR法检测趋化因子CCL22、受体CCR4和FOXP3 mRNA表达水平,IHC法检测FOXP3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IL-10、TGF-β1、IL-2含量.结果显示,灵芝能抑制H22肿瘤生长,配伍组抑瘤率(47.8%)明显高于三萜组(21.4%)和多糖组(30.8%);灵芝能降低肿瘤微环境中Treg细胞比例,配伍组比例(1.93%)明显低于三萜组(3.04%)和多糖组(2.18%);灵芝能显著降低相关mRNA的表达、FOXP3和IL-10、TGF-β1水平,增加IL-2水平.因此,灵芝可通过减少Treg细胞向肿瘤组织浸润、抑制其分泌细胞因子,同时增加IL-2水平来促进抗肿瘤免疫,且三萜和多糖合用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当归 (Angelica sinensis(Oliv) Diel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和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和波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当归水提物的大孔树脂20~40%乙醇洗脱部分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经理化和波谱分析鉴定为6,7-二羟基藁本内酯1 (Z-6,7-cis-dihydroxyligustilide)、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2 (bis(2-ethylhexyl)phthalate)和布雷菲德菌素A 3 (brefeldin A).结论:化合物3为青霉菌属典型的代谢产物,有可能是当归根际真菌的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88.
从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中提取粗多糖,经阴离子交换纤维素柱和Sephadex G-100凝胶柱色谱分离纯化,得白色粉末状多糖APS-bII。采用高效尺寸排阻色谱、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了结构的初步分析;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观察APS-bII对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APS-bII为均一组分,分子量为1.3×104Da,由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8.4:2.7:1.8:1.0)构成,是首次从当归中分离出的杂多糖。APS-bII对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9.
The complex beads of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CMC) and chitosan (CHI) that are fabricated by interfacial complexation have a core-shell structure composed of a thin skin layer and a 3D entangled internal structure, which endows the beads with adsorption possibilities toward anionic and cationic molecules via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However, the loading and releasing behavior of such a system is essential and fundamental for their application yet has not been studied systematically. In this work, the influences of beads physical state, adsorbent dosage, agitation speed, solution pH and temperature on the loading behavior were investigated. The CMC@CHI beads demonstrated different loading efficiency to three typical dyes of methylene blue (MB), acid blue-113 (AB), and methyl orange (MO) with different charge status. The adsorption rate followed an order of MB ? AB ? MO, giving 97.4%, 73.3% and 20.2%, respectively. The releasing of three dyes from CMC@CHI beads also exhibited different rates, and MB release was found to be prolonged compared to AB and MO. The loading mechanism of dyes was further investigated via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These CMC@CHI beads may have possible applications in mixed dye removal as well as encapsulating systems of drugs or sensitive chemicals with different charg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