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3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180篇
系统科学   17篇
丛书文集   179篇
教育与普及   10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1篇
现状及发展   13篇
综合类   466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75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276篇
  2009年   248篇
  2008年   301篇
  2007年   306篇
  2006年   251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275篇
  2003年   238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设计了一套适合制造小孔径泡沫铝合金的渗铸装置,并且生产出了泡沫铝试样.确定了铸型的结构形式和压头与压空间的间隙值,以及铸型所用的涂料,并确定了铸型的最小壁厚.分析了铸型在压渗时存在的应力,指出模具所受切向压力是引起模具破坏的主要力,适当增加壁厚可保证模具在压渗铝合金时不被胀形和弯曲.探讨了食盐粒子的预处理工艺.散状粒子的预处理工艺是将食盐粒子加热至450℃,并保温90~120min.  相似文献   
92.
本文通过几例铝合金玻璃幕墙试验结果及其震害资料的分析,以我国高层建筑层间位移限位为基础,讨论了各类建筑物采用幕墙的平面变形率的界限值,由此对我国铝合金玻璃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的分级提出的建议,以供进一步研究时参考。  相似文献   
93.
陶瓷粒子增强的锌铝基复合材料的摩擦学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陶瓷颗粒碳化硅、氮化硅、三氧化二铝为增强体,锌铝合金ZA-27为基体,通过对陶瓷颗粒进行预处理、机械搅拌和合金化等技术,将陶瓷颗粒与熔融状态的锌铝合金复合成均匀的浆料,用挤压铸造法挤压成型,得到陶瓷颗粒锌铝合金复合材料铸件。在金属基体上,均匀分布着陶瓷颗粒。在有润滑和无润滑的情况下,复合材料的耐磨减摩性能均比ZA-27有较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94.
采用透射电镜研究了快速凝固Al-8.5Fe-1.3V-1.7Si合金在600℃长时间热暴露后强化相的转化行为.结果发现,高温下稳定性极好的Al12(Fe,V)3Si相在600℃时粗化速率明显加快.在有些强化相颗粒粗化的同时,伴随部分小尺寸颗粒的溶解.随热暴露时间的延长,强化相体积分数减小,粗化的颗粒外形由球形变为多边形,半共格关系遭到破坏.热暴露200h后,在基体中有异常粗大的Al13(Fe,V)形成,该相为底,X单斜结构,相内为孪晶结构.  相似文献   
95.
以环乙酮为原料液相法合成2,2,6,6─四氯环乙酮,并对物料比例,加料速度,反应温度,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6.
本文来分析用荧光碎灭法研究维生素B_6与人血清白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并对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7.
为正确分析切削介质的强化冷却对金属切削过程的影响,应用通用商业有限元软件Deform-2D,对航空用钛合金Ti6Al4V进行了强化冷却条件下的正交切削有限元模拟.通过几何建模、网格划分、边界条件的设定以及材料本构模型的选取等,模拟了Ti6Al4V合金锯齿状切屑的形成过程;文中还分析和探讨了不同强化冷却条件下的切屑形成、切削力以及切削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换热系数的增大,刀具前刀面的平均温度逐渐减小,而换热系数的高低对切削力及前刀面最高切削温度的变化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8.
采用稳态极化法、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库仑法研究了1,3-二甲基-5-亚硝基-6-氨基脲嘧啶(ANDMU)在镍电极上的电化学加氢机理,实验体系为pH 3的硫酸硫酸钾水溶液。结果表明,在镍电极析氢电位之前,在-0.7~-0.8 V(相对于Hg2SO4参比电极)ANDMU即发生加氢反应。随着pH值降低,还原电流增大,加氢反应速度增大,还原电位正移。反应受扩散控制,增大搅拌速度和提高温度都可以提高反应速度。ANDMU在镍电极上的电化学加氢反应机理与在铂电极上的情况相似,都是溶液中氢离子在电极表面得电子生成原子态氢还原ANDMU的EC(电化学反应后耦联有化学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99.
通过金相观察、扫描电镜、X衍射分析和拉伸实验等方法,研究了Mg-(6~8)A1-0.7Si合金的铸态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了少量Sb和RE的Mg-(6~8)%A1-0.7%Si的铸态组织主要由α-Mg基体、Mg17A l12相、Mg2Si相、Mg3Sb2相和少量针状A l4Si2Mn2Y相组成,并且随着A l含量的增加,试验合金组织中的Mg17A l12相增多,共晶析出物变得更加连续.同时,力学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A l含量变化对于试验合金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0.
IPv6的发展     
程乐 《科技资讯》2006,(1):153-153
如果IPv6技术得到普及,您的孩子在幼儿园,您可随时用自己的PC机、手机或PDA,通过IPv6网络,直接与幼儿园里遍布各处的视频采集终端互联,在显示屏上看孩子的状态,既不耽误工作,又避免了焦急与担心。我国的IPv6虽然在慢慢成长,但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像“高速公路”一样,快速行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