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3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175篇
系统科学   33篇
丛书文集   74篇
教育与普及   3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现状及发展   19篇
综合类   345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 毫秒
181.
C-B_4C-SiC复合材料的抗热震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运用热压法制成的C-B4C-SiC复合材料进行了抗热震性能的研究,发现样品经600℃水淬热震后,抗弯强度反而提高,提高幅度为3%~41%,且和它的相对密度、原始强度有关。作者从机理上初步解释了这种特异现象,认为这是微裂纹增韧强化和残余应力释放的协同作用而产生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2.
以天津客车厂TJ-620B型汽车冲压件材下料问题为例,根据线性规划和组合原理,采用逐级优化的设计思想,建立了数学模型并研制计算机软件,得出优化套裁下料方案,原材料利用率从80%提高到94.79%。  相似文献   
183.
本文利用金相、X光和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对国产和进口低压电容器用铝箔的成分和组织结构等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对铝箔直流腐蚀形貌的观察,研究了提高铝箔比电容的机理。成功地开发了一种新型国产电容铝箔,经工厂实际生产应用证明,各种技术指标均达到进口电容铝箔的水平,能取代进口箔,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4.
本文论述了稀土永磁偶合器的基本原理、结构、特点和一般设计要点,包括磁性材料选取原则,磁钢形状、尺寸及用量的确定,磁隙的确定及其它材料的选取原则等。并根据稀土永磁偶合器与其它类型偶合器的不同,指出:延时起动可节省磁性材料;磁力偶合器适宜于高速运转;对低速运转的机器,如某些反应釜必须加减速器,磁力偶合器能自动平衡一部分轴向力,轴承计算时应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85.
目前,具有耦合挠度的临界载荷理论,在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本文较严格地给出了叠层板临界载荷的耦合前届曲二级线性理论,并作了一些讨论。就理论方法而言,它可用于具有几何和/或物理上的耦合挠度的杆、板和壳的稳定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6.
肝素化抗凝血材料的键合方式与肝素释放速率间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3种不同键合类型的肝素化材料及其肝素释放速率的研究指出Tanzawa临界释放速率理论的局限性。对于肝素化材料,一定量肝素的释放并非其具备抗凝血性能的必备条件,只要肝素的立体构型不发生变化且可自由运动,即具备潜在的抗凝性能。  相似文献   
187.
丙烯酸10%水溶液,于25℃下,经电引发后在碳纤维表面发生聚合反应。采用FT-IR、~(13)C-NMR、XPS、SME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所发生的电聚合反应和成为涂层的高聚物进行了表征和鉴定。结果表明:涂层/碳纤维界面粘合层中存在物理吸附和化学键合或端聚物。而涂层/基体界面层是化学键合。  相似文献   
188.
合成和分析了双马来酰亚胺和3,3′-二烯丙基-4,4′-二羟基二苯丙烷,并由它们为原料制备了双马来酰亚胺改性树脂。用IR和DSC技术检测了树脂的固化反应;还对树脂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的树脂还溶于低沸点极性溶剂;固化温度大于160℃;热分解温度达424℃;玻璃化转变温度340℃左右,是一种兼有优良工艺性能和耐热性的热固性树脂。  相似文献   
189.
显微组织对CuCr真空触头材料耐电压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了CuCr真空触头合金的显微组织对其耐电压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击穿总是首先发生在耐电压强度低的合金相上,对Cu50Cr50合金,首击穿相为Cr相,而对CuCr50Sel合金,首击穿相为Cu2Se相.由于电压老炼的结果,首击穿相的耐电压强度上升而导致其他合金相被击穿,老炼的结果使原始粗大的合金相消失,在表层形成成分均匀的极细小显微组织,还从物理冶金学出发讨论了电压老炼的作用,认为电压老炼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在表层形成极细小显微组织和成分均匀化的高速相变过程.  相似文献   
190.
本文选用热分解温度为461℃,700℃时残留物为63%的硼改性酚醛(P树脂)与丁腈橡胶共混后作为基体,以玻璃纤维作增强剂。对该体系制成的摩阻材料进行了配方、制备工艺及复合机理等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33%基体含量中,丁腈橡胶占4~7%时具有良好的增韧性及其它综合性能。含21%玻璃纤维的无石棉摩阻材料离合器片,其性能已符合国家标准,可以进行扩大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