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64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0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小黑土剖面是黔中高原岩溶化盆地剖面,深390cm,未达基岩.采样71块,获孢粉17769粒,有71个科属,以本本花粉为主,其次为草本花粉,蕨类孢子较少.自下而上划分为二个孢粉组合带.反映出古植被变化为落叶阔叶树为主的常绿、落叶针阔叶混交林,附近山地有松林及云杉林一常绿、落叶针阔叶混交林及喜冷湿的莎草较多.古气候变化由温凉一温暧偏凉湿.其地质时代,经~(14)C测定,孔深390cm处为24500±1800a.B.P.;深310cm处为21260a.B.P.,属晚更新世.  相似文献   
12.
松嫩平原黑土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从松嫩平原黑土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资源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稳定性3个方面,分析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在此基础上,从4个方面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参6。  相似文献   
13.
东北黑土区玉米优质与高产的限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近年来对东北黑土区玉米生产现状的调查与玉米大面积高产试验示范项目研究的结果,找出影响了玉米质量和产量提高的限制因素,即:品种越区种植,新品种更新周期长,种植密度不合理,连作时间长,整地质量差,施肥不合理等,并将这些限制因子进行归纳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提高该区玉米产量与质量的有效措施,表1,参9。  相似文献   
14.
农田黑土微生物量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试验测得的黑土微生物量碳结果,分析了黑土微生物量碳与土壤结构、土壤肥力以及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为改良农田黑土,提高农田黑土土壤肥力提供依据,为黑土区农业的综合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表2,参5。  相似文献   
15.
黑土水稳性团聚体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不同浸润方式、浸润时间和浸提剂对黑土水稳性团聚体总量和在各粒级间分布的影响,以及砾石对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的贡献率。结果表明:非真空慢速浸润方式最适合黑土团聚体的测定;团聚体含量随浸润时间变化不显著;蒸馏水比自来水浸提出更多的团聚体;乙醇溶液对有机质含量较高的黑土保护作用不显著;黑土砾石含量较少,对团聚体含量的构成可以忽略。表4,参10。  相似文献   
16.
免耕对黑土蚯蚓数量和土壤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自2001年秋在吉林省德惠市中层黑土上进行的耕作定位试验小区为研究对象,对比免耕和常规耕作对东北黑土蚯蚓数量和土壤密度的影响.试验设计为裂区随机区组设计(免耕和常规秋翻两个处理),4个区组,种植作物为玉米和大豆.在玉米6叶期和8月末或9月初两次测定蚯蚓数量,土壤密度秋收后测定.采用SAS软件对2004~2006年的蚯蚓数量和土壤密度进行方差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耕作方式、作物类型和采样时间对蚯蚓数量的影响较大,均达显著差异(P《0.05).免耕处理的蚯蚓数量是秋翻处理蚯蚓数量的2.4倍,种植大豆的蚯蚓数量是种植玉米蚯蚓数量的1.6倍,第1次的蚯蚓数量是第2次蚯蚓数量的1.9倍.耕作方式和作物类型对土壤密度没有显著影响.虽然免耕处理使5cm~10cm的土壤密度略有增加,但免耕的土壤密度与秋翻的土壤密度相比,并无显著差异.因此,同常规秋翻相比,免耕明显增加土壤中的蚯蚓数量,而且不会引起土壤的板结.  相似文献   
17.
人车分流系统在大学校园中心区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多校园中心场所的营造都离不开"步行优先"这一前提,人车分流系统成为校园中心区规划设计所主要采用的交通模式.回顾早期的校园规划,由于对车行交通的考虑不够完善,造成目前校园内人车混行,人行空间被车行占用,停车空间严重不足.所以,近几年的校园建设都把人车分流作为校园中心区主要采用的交通组织方式,充分满足人行和车行的不同需要.文中从介绍人车分流的理论原型入手,结合实例分析了人车分流系统在校园中心区规划中的应用方法,并提出通畅、舒适、便捷的人车分流系统应用原则.  相似文献   
18.
城市停车设施的规划、建设是现代城市交通规划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总结国内外城市相关经验的基础上,以长沙市为例,对城市中心区的停车设施规划进行具体分析和探讨,为我国城市静态交通规划研究提供一些实证资料。  相似文献   
19.
马磊 《广东科技》2007,(2):22-23
“勒流镇位于顺德区规划中心区,辖地92平方公里,近12万人,是著名侨乡,有众多乡亲旅居港、澳、台和世界各地;又是书画之乡,素有‘勒流翰墨’之眷。近年被命名为全国乡镇投资环境百强镇、广东省卫生先进镇、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佛山市文明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