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8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综合类   6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71.
刺梨黄酮的半仿生法提取工艺及组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半仿生法提取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结合响应面分析法,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对刺梨黄酮提取量的影响。【结果】半仿生法提取刺梨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料液比1:13.2(质量体积比)、提取温度90 ℃、3次提取时间80-40-40 min,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量为27.70 mg/g,其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Tween辅助提取和超声波辅助提取的量。经半制备液相色谱分离得到组分Ⅰ和Ⅱ,其出峰时间和槲皮素与山奈酚标准的色谱峰对应。【结论】采用半仿生法提取刺梨黄酮优于传统的乙醇回流提取法,并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分离纯化后得到槲皮素和山奈酚两种组分。  相似文献   
572.
建立了扶骨黄酮分散片中的葛根素、大豆苷和淫羊藿苷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Eclipse XDB-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3%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柱温为25 ℃,葛根素、大豆苷检测波长为250 nm,淫羊藿苷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表明,葛根素检测浓度在0.002 08 mg/mL~0.104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100.29%,相对标准偏差为0.89%;大豆苷检测浓度在0.000 98 mg/mL~0.039 2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8.29%,相对标准偏差为1.29%;淫羊藿苷检测浓度在0.001 04 mg/mL~0.041 6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9.07%,相对标准偏差为1.08%。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和稳定性好,可作为扶骨黄酮分散片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573.
马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马桑叶中6种黄酮类化合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及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测定其体外抑制红细胞溶血时间研究其抗氧化性.采用MTT法,测定了协同ConA对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测定了协同LPS对小鼠B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这6种黄酮类化合物对AAPH诱导红细胞溶血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中效果最好的是槲皮素,槲皮素的糖苷强于山奈酚的糖苷;能协同ConA对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产生抑制作用,效果最好的是山奈酚-3-O-β-D-半乳糖(K-Gal)和山奈酚-3-O-β-D-葡萄糖(K-Glu);能协同LPS对小鼠B淋巴细胞增殖产生抑制作用,效果最好的是槲皮素3-O-α-L-阿拉伯糖(Q-Ara)和槲皮素(Q).  相似文献   
574.
本文对橙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超声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采取L9(34)正交试验,探讨了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和提取温度对橙皮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最为显著,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提取温度70℃,超声时间30min,料液比1:30。  相似文献   
575.
黄酮类物质是红花中主要的有效成分。对分光光度法测定新疆红花中总黄酮含量进行了研究,采用芦丁为对照品,在510nm处建立了工作曲线,并考察该方法的精密度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检测浓度范围内,芦丁浓度与吸光度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RSD=1.11%)。  相似文献   
576.
目的 研究α-山竹黄酮与β-环糊精的包合作用.方法 制备了α-山竹黄酮与β-环糊精的包合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包合物的溶解度和表观稳定常数.利用紫外和红外吸收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测试方法对α-山竹黄酮与β-环糊精的包合物进行了表征.通过热力学实验获得了包合反应的热力学函数△G,△H和△S.结果 α-山竹黄酮与β-环糊精能形成稳定的包合物,包合比为1:2,表观包合稳定常数为7.6×104L2/mol2.结论 加入β-环糊精后,α-山竹黄酮的溶解度和热稳定性都得到明显提高.包合反应主要由焓变控制,驱动力为范德华力.  相似文献   
577.
毛尖茶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也是十大名茶之一。现代研究证明,毛尖含氨基酸、茶多酚类、咖啡碱、可溶性糖等,但目前对毛尖冲泡方式对黄酮浸出量影响的研究还少见。毛尖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受地理环境、加工工艺、采摘季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日常的饮茶方式会影响人体对这类化合物的摄取。本文研究了毛尖的冲泡温度、冲泡时间、冲泡次数、冲泡水量等因素对黄酮浸出量的影响,可为科学饮用毛尖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78.
黄酮类药物具有广谱的药理活性和较低毒性,其中抗氧化活性非常重要.本文利用半经验分子轨道AM1方法对黄酮类药物进行了量化计算,通过计算得到羟基氧原子Mulliken电荷值,B环上6个C原子电荷之和QB等量化参数,结合疏水参数logP对黄酮类药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黄酮分子上羟基氧的MC(Mulliken Charge)值,QB的大小,羟基数目Nh及其在分子结构上的位置,C2-C3之间是否双键结构以及疏水参数logP对黄酮类药物的抗氧化活性都有重要影响.选取不同参数组合建立三个QSAR方程,经检验其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579.
采用先水提,后醇提,再酸浸的方法对竹叶进行了综合提取。对竹叶的综合提取中测得:多糖的提取率为1.27%,叶绿素的提取率为3.94%,黄酮的提取率为0.24%,硫酸浸取液的缓蚀效率为89.55%,与0.001 mol/L KI复配后,达97.71%。  相似文献   
580.
目的:优选聚酰胺树脂纯化课币有(kod bit vud)中水溶性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芹菜素含量为考察指标,研究聚酰胺树脂在动态条件下,树脂吸附和洗脱水溶性黄酮的行为,并筛选出纯化课币有(kod bit vud)水溶性黄酮的最优工艺参数。结果:采用二次上样的方法,上样原液共9个柱体积,以60%乙醇溶液洗脱5个柱体积,课币有(kod bit vud)水溶性黄酮,纯度从0.54%提高到18.86%,纯度提高了34倍。结论:经过聚酰胺树脂纯化,课币有(kod bit vud)水溶性黄酮得到了明显提高,这为进一步开展其药理活性研究积累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