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0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273篇
系统科学   41篇
丛书文集   166篇
教育与普及   80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8篇
现状及发展   17篇
综合类   364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255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238篇
  2005年   259篇
  2004年   266篇
  2003年   293篇
  2002年   209篇
  2001年   210篇
  2000年   211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永恒的分子     
胡鸣 《世界科学》2003,(4):20-21
作为全世界庆祝发现DNA双螺旋结构 5 0周年庆典的序曲 ,《自然》杂志出版了一期综述集 ,这些文章概括了这一有着启示性意义的分子结构的历史的、科学的、文化的影响。没有其他的分子像DNA这样使人着迷 ,使科学家们废寝忘食 ,它赋予艺术家们灵感并且深刻地改变了这个社会。在某种程度上 ,它就是当今社会的标志。在 1 95 3年 4月 2 5日 ,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在当天的《自然》杂志上描述了DNA的两条互补的脱氧核糖核酸链螺旋形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结构。他们的这一发现为理解遗传物质的损伤、修复、复制以及物种的进化和多样性提供…  相似文献   
32.
鱼是怎样长出脚爬到陆地上来的?美国科学家在距今3.66亿年的岩石中发现了属于世界上最早的四足动物的肱骨化石。 专家认为,这一肱骨化石有助于解释长有原始肺的古代鱼类是怎样从鳍上长出早期肢骨,从而向陆地生活迈出尝试性一步的。最早的  相似文献   
33.
34.
认为木村资生等人用分子进化的中性谱向综合达尔进化说提出了挑战,但在许多方面他们又未能摆脱综合进化谱的概念框架和理论范。革而从对分子进化有更深层意义的复制群体中的基因点突特征入手,实手提出了一个分子进化的点空变积累模型,并以解释了分子进化钟的成因,指出了现存物种高低分布与物种历史是化之间在分子水平上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35.
线粒体与人类疾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线粒体自身携带DNA,可自我复制、表达。研究表明,线粒体DNA突变的积累和氧化损伤与人类疾病、衰老和肿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6.
对各种动物精子发生与成熟过程中生精细胞表面凝集素受体的变化做了综述 .精子发生过程伴随着不同凝集素受体的出现和变化 ,这些受体是由生精细胞自身合成的 ;精子在成熟过程中 ,质膜凝集素受体的合成、修饰及分布会进一步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与精子获得与卵子进行识别、粘附、结合等受精能力密切相关 .  相似文献   
37.
蓝冰 《科学》2007,59(1):25-25
据英国Nature,2006,443:159报道.p53蛋白是脊椎动物DNA损伤响应和肿瘤抑制的一个重要调控因子.原先的研究认为这两种作用是有因果关系的.但最新研究数据却表明了与之相反的结果。  相似文献   
38.
39.
DNA密码是伴随着DNA计算的研究而出现的密码学前沿领域.文中结合现代基因工程技术和密码学技术设计了一个对称加密系统——DNASC.在DNASC中,加密钥和解密钥是DNA探针,密文是特殊设计的DNA芯片.系统的安全性主要基于生物学困难问题而不是传统的计算问题,因而对未来的量子计算机的攻击免疫.加密过程是制作特殊设计的DNA芯片(微阵列),解密过程是进行芯片杂交.在DNASC中,数以万亿计的DNA探针被方便地同时进行杂交并识别出来,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DNA在超大规模并行计算和超高容量数据存储方面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40.
马杰 《科学世界》2007,(6):70-70
人们正在尝试这样一种技术,将信息记录在细菌的DNA里,经过几百年几千年也不丢失。细菌的大小只有几个微米,比CD-ROM或硬盘要小得多,但经过若干代以后还能维持DNA的信息。所以这种能长期保存数据的载体十分引人注目。[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