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9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109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5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淡色花岗岩的研究对了解大陆碰撞造山带地壳增厚过程、陆壳深熔作用甚至高原隆升具有重要意义.野外调查表明,可可西里湖地区发育中中新世二云母淡色花岗岩和流纹岩.针对布喀达坂二云母淡色花岗岩和科考湖、马兰山、湖东梁流纹岩进行了锆石U-Pb、白云母和透长石40Ar/39Ar定年以及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布喀达坂淡色花岗岩的锆石U-Pb结晶年龄为9.7±0.2Ma,白云母40Ar/39Ar冷却年龄为6.88±0.19Ma.科考湖和马兰山流纹岩喷发年龄分别为14.5±0.8和9.37±0.30Ma.所有岩石富SiO2(70.99%~73.59%),Al2O3(14.39%~15.25%)和K2O(3.78%~5.50%),而贫Fe2O3(0.58%~1.56%),MgO(0.11%~0.44%)和CaO(0.59%~1.19%),属于强过铝质岩石(A/CNK=1.11~1.21),稀土元素呈现明显的负Eu异常(δEu=0.18~0.39),具有高87Sr/86Sri(0.7124~0.7143)和低εNd(9Ma)(-5.5~-7.1)的特征.可可西里湖地区中中新世二云母淡色花岗岩和流纹岩一致具有典型的S-型花岗岩特征.其岩石成因机制可能为:昆仑左行走滑断裂的活动引发断裂末端局部地区东西向伸展减压,导致增厚的中下地壳变泥质岩石白云母脱水部分熔融,形成可可西里湖地区壳源岩浆岩.可可西里湖地区淡色花岗岩的侵位或流纹岩的喷出表明,在15Ma之前,藏北地壳大规模的缩短加厚作用就已经完成.同时,暗示藏北至少在15Ma可能就已经达到或接近现今的海拔高度(~5000m).  相似文献   
22.
张玉光 《大自然》2013,(5):62-64
当北京还浸润在秋高气爽的暖意之中时,远在内蒙古东部的克什克腾旗却早已被初冬的寒风裹挟,这就是高原气候的特点。克什克腾为蒙古语地名,意思是"亲兵"、"卫队",传说元代有驻兵在此,从而得名。据考证,克什克腾旗(以下简称克旗)曾为元朝的都城。  相似文献   
23.
本文论述了福建莆田县山柄—港里地区硅线石矿床的地质特征、成因以及成矿作用;介绍了硅线石的主要矿物成分、粒度和嵌布特性及其选矿试验结果、产品的耐火性能,为开发和利用该地区硅线石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4.
雾灵山A型花岗岩系的矿物学特征及成因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雾灵山杂岩体由似斑状碱长正长岩及其中的岩石包体、碱性石英正长斑岩、碱性石英正长岩等岩石组成,是冀北地区白垩纪岩浆活动的代表。本文以岩相学工作为基础,讨论了这些岩石中主要造岩矿物的结晶顺序和共生关系,报道了它们的成分特点和演化趋势,推测了不同矿物结晶时的温度、压力、氧逸度、含水量等生成状态和条件,并探讨了由它们所反映出的岩浆演化历史、特点和岩石成因系列归属问题。  相似文献   
25.
一种岩体断裂泥化带的形成机理和矿物演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某工区花岗岩体断裂泥化带的地质条件、矿物成分和微结构特征的研究.表明泥化带的形成是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岩石经过长时间的风化淋滤作用的结果,属风化残积型泥化带.原岩矿物在水的作用下,发生晶体结构上的变化、溶蚀分解和在水溶液中重新沉淀结晶等方式演变为粘土矿物.  相似文献   
26.
作者发现金矿(化)点20余处,包括4个类型:(1)受花岗岩中相关剪切带控制的黄铁绢英岩金矿;(2)多金属硫化物石英型脉型金银矿;(3)陆相含炭岩系沉积改造层控金矿;(4)陆相砾岩金矿。(1)、(3)两种类型金矿具工业规模。黄铁绢英岩金矿主要赋存在以胶东群为交代基体的重熔花岗岩或交代花岗岩的构造蚀变带中心。这类构造蚀变带是遭受长期构造应力作用并叠加后期构造破裂经热液蚀变形成的。成矿热液为中温碱性溶液,金多呈金氯络合物形式被活化搬运。该类型金矿与强绢英岩化蚀变关系密切,在韧性剪切带基础上发育的蚀变糜棱岩化花岗岩带上等间距成群出现。陆相含炭岩系沉积改造层控金矿,为缓倾斜层状、似层状、透镜状矿体,受下白垩统莱阳群一段上、下含炭岩系控制。金矿在上、下含炭岩系中多层出现。此类矿床为晚元古代胶北地体隆起为陆,风化剥蚀产物沉积在中生代断陷盆地陆相湖泊基底堆积物中,由于盆地底部丰富的有机质及粘土对古风化产物中分解的自然金的富集作用形成了富金矿源层,AU:14-800ppb。在燕山晚期强烈构造变动影响下,成矿热液活动,有机炭在矿床改造过程中进一步富金作用,形成工业矿床。这是一新类型金矿。  相似文献   
27.
华南花岗岩风化壳中稀土的存在形态及迁移富集模式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从化学形态角度,确立了一个RE形态分析流程,得出风化壳中RE化学形态可分为活性态,Fe,Al共沉淀态及有机结合态3种,全风化层样品中RE多数以活性态为主,但平远C剖面RE却以有机结合态占大多数,活性态、有机结合态RE与粘土矿物关系密切,而Fe,Al共沉淀态的RE与粘土矿物关系不大,原岩溶出试验表明,RE在有机介质中的溶出量一般高于无机介质,RE最大可能是呈有机无机混配络离子迁移,迁移、富集过程是络合、水解、沉淀和吸附反应同时出现,反应受pH控制,本文初步建立了花岗岩风化壳中RE往下迁移、富集的模式。  相似文献   
28.
苏州花岗岩中铪质锆石的发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汝成 《科学通报》1995,40(6):536-536
Correia Neves等(1974)在莫桑比克的Zambezia花岗伟晶岩中发现了HfO_2达70%以上的、与锆石同结构的铪石,并根据化学成分提出了错石-铪石系列的分类标准,即锆石:Hf/(Zr+Hf)=0.0~0.1;铪质锆石:Hf/(Zr+Hf)=0.1~0.5;锆质铪石:Hf/(Zr+Hf)=0.5~0.9;铪石:Hf/(Zr+Hf)=0.9~1.0.但迄今为止铪质锆石主要都是在伟晶岩中发现的,我国已在阿尔泰伟晶岩、南平伟晶岩等岩体中发现了富铪的锆石,但这些锆石中的HfO_2含量仍未超出20%.  相似文献   
29.
龙门山造山带中生代花岗岩带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龙门山造山带印支末 -燕山期花岗岩带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演化规律。在探讨其成因及构造意义的基础上 ,将龙门山造山带与传统的 A型与 B型俯冲带的岩浆作用进行了对比 ,指出龙门山造山带的岩浆作用的不同特点是其区别于传统 A型、B型及其他的一些内陆挤压俯冲带的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30.
淡竹片麻状花岗岩中重结晶锆石的形态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汪相 《科学通报》1992,37(20):1876-1876
地壳的起源和演化是当今地学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焦点之一,而花岗质岩石则是前寒武纪地壳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人们已经证实最早的花岗质岩石的年龄与地壳中最古老的岩石年龄是一致的.然而,由于经受了多次构造-变质-岩浆活动,绝大部分前寒武纪的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