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0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83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27篇
教育与普及   12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8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18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论文根据环境沉积物化学成分组成并结合高压涡轮导向叶片材料结构特点,选取多种槽液及工艺路线,开展化学法去除叶片气膜孔内沉积物工艺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高压反应釜处理后再经碱液清理及弱腐蚀等后处理,经通针检测,可有效去除气膜孔内沉积物,金相检查结果显示,此方法对叶片无损伤。  相似文献   
52.
阐述三峡绞滩递缆船的船型选择,型线设计和船模试验研究,给出了较高傅氏数(Fr〉0.41)下尖首涡尾船型线设计的原理和方法,试验分析与实船航行表明本船具有良好的阻力与推进性能。  相似文献   
53.
54.
东海近岸带沉积物陆源矿物组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长江口向南至浙闽的东海近岸海域展布一条连续的细粒沉积物带,该带对现代河口海岸过程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在阐述长江口、杭州湾、浙中沿岸和温州湾的区域背景以及重矿物、粘土矿物组份的基础上,运用Q型逐步聚类分析方法对上述四个区域和苏北废黄河口的矿物组份进行比较研究.主要与粗粒物质伴生的重矿物分布除紧邻的长江口与杭州湾外均显示突出的区域个性,反映区域地质背景的烙印,沿岸输移作用很弱.但是主要与细粒物质伴生的粘土矿物分布呈现极佳的相似性,存在泥沙补给的同源联系.产生这种物质联系的主要因素是长江入海悬沙以南下沿岸流为载体向浙闽海岸的扩散输移.  相似文献   
55.
本文报道了黄浦江上游董家渡至闵行25个样点底泥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该河段底泥的重金属污染是十分明显的。从主航道至二岸污染逐步加剧。在测定的几个重金属元素中 Zn>Cu>Cd>Pb>Cr。水体中重金属的含量受到 pH 值、悬浮颗粒、有机物、及近岸工厂排污的影响。化学形态分析表明 Pb、Cu 含量与有机物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6.
硬铝石铝土矿的结构复杂,构造特殊,其成因与铝土矿的形成有关。本文在大量野外观察和显微镜研究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分析了硬铝石铝土矿的各种结构要素和结构、构造特征及其成因,提出了我国最重要工业铝土矿的成因结构分类及迁移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57.
红海揽人工苗光滩造林的生长及胁迫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1994年6月至1995年4月在广西北界潮滩上进行红树植物红海榄人工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在滩面较高的盐地鼠尾黍盐沼草植物群落上的幼苗生长良好,成活率达92%,枝数和叶数保持较好;该地造林的主要胁迫因子是藤壶害。通过实验,提出了在胁迫条件下的一些造林对策.  相似文献   
58.
近海沉积物二组分吸附模式与有机物的吸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天然沉积物视为有机质和无机质组成的二组分吸附剂,提出了二组分吸附模式。用该模式研究了大连近海沉积物对六氯乙烷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的吸附行为,分别得出大连近海只物中的有机质和无机质对两种有机物的吸附规律、吸附能力和对吸附贡献大小。通过实测数据和模式计算数据的比较,评价了该模式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9.
本文用HNO3—H2SO4—HClO4对样品进行消解后,采用硝酸银—乙醇—聚乙烯酸作为吸收剂,代替了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法中以有毒试剂氯仿作吸收剂,结合较易掌握的锌还原法,对江河中沉积物进行测定,具有简单、方便、无毒、灵敏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60.
利用淀粉酶筛选培养基平板从27个深海沉积物样品中筛选得到30个具有胞外淀粉酶活性的菌株.其中革兰氏阴性细菌有22株.阳性细菌有8株.对这些细菌的基因组DNA进行ERIC—PCR和BOX—PCR扩增.指纹图谱显示大部分菌株均存在数目不等的各自独特的带型.各特异性扩增的主带型能重复稳定出现.比较两种引物的指纹图谱.显示ERIC—PCR比BOX—PCR具有较丰富的图谱多态性.对产生的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学分析.30株细菌可分为10组.其中5株细菌分别独立成组.最多的第Ⅱ组包含有8株细菌.而在同一聚类组内的细菌可能是处于进化上亲缘关系较近的位置.研究显示,30株菌具有丰富的种属多样性.揭示了深海微生物资源的丰富和潜力.ERIC—PCR和BOX—PCR技术可用于对深海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