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0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29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22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61.
为探讨自制的附载转化生长因子-β1(rhTGF-β1)的D,L-乳酸-CO-乙醇酸(PLGA)体外缓释生物支架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细胞形态的影响,制备了附载rhTGF-β1的PLGA生物支架,并检测了在PLGA的降解过程中rhTGF-β1的释药规律;同时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后分别接种于附载和未附载rhTGF-β1的PLGA支架上.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不同时间段MSC在支架上的生长情况,实验结果表明,rhTGF-β1能被包裹进PLGA支架中,而且可在PLGA支架降解过程中持续释放出来.通过扫描电镜还观察到实验组支架上细胞呈多角或梭形,且有较多基质分泌,而对照组细胞较少.因此附载转化生长因子-β1的PLGA复合载体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新型生物支架.  相似文献   
262.
刘长林 《科技资讯》2006,(3):104-105
对脊柱脊髓损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263.
Lanthanides are increasingly used in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in recent years. These applications increase the accumulation of lanthanides in the human body, especially in bone[1]. Thus, people paid extensive atten-tion to the effect of lanthanides on bon…  相似文献   
264.
磷酸钙与胶原是天然骨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介绍了一种仿生设计磷酸钙与胶原双相复合的多级仿生骨组织支架.采用双氧水发泡技术精确定制磷酸钙支架孔结构,结合真空灌注胶原以及仿生矿化技术,构建磷酸钙,胶原双相多级仿生骨组织支架,材料的孔结构及化学组分可实现定制设计.通过对支架材料测试表征,结果显示,这种无机/有机/无机多级仿生支架材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材料的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证实,这种多级仿生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265.
以原代骨髓基质细胞(BMSCs)为模型,在细胞水平上,研究50nm氧化铈颗粒对BMSCs的活性、成骨分化和成脂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铈颗粒促进BMSCs的活性,并呈现很好的剂量及时间依赖性,但其对BMSCs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胶原的合成、矿化结节的形成以及成脂分化的影响是复杂的,作用浓度和时间是影响其分化的关键因素.这些实验结果为阐明纳米氧化铈的生物学效应机理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66.
研究了人胚胎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Cs)在体外长期培养时的基本特性和向成骨细胞的分化能力。结果表明:前三代hBMSCs多数呈长梭形,生长快速,增殖能力强;而后几代细胞变得比较扁平,生长缓慢,增殖能力下降;至第六代,细胞已失去增殖能力。每一代细胞生长均分为延滞期、对数生长期和稳定期,延滞期一般为6~7d,对数生长期为4~5d,最后是稳定期。前三代细胞对数生长期的群体倍增时间(PD71)基本相同,而第四代细胞的PDT略有上升,第五代细胞的PDT最大。在体外扩增能力方面,前三代细胞均可以扩增18倍左右,而第四、第五代细胞则下降至11倍、5倍。实验结果表明扩增后的细胞经过诱导可以形成钙化小结,与未诱导细胞相比碱性磷酸脂酶(ALP)活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6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是骨髓中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腺苷酸环化酶(adenylyl cyclase,AC)作为第二信使c AMP信号通路的重要组分,在BMSCs的成骨/成脂分化中具有重要作用,但BMSCs中AC亚型表达种类,尚待明了。通过对小鼠BMSCs原代培养条件优化,获得最适培养条件下生长良好的细胞,提取其总RNA并反转录;采用RT-PCR和序列比对分析,鉴定了小鼠BMSCs中AC亚型的表达种类。研究发现:1小鼠BMSCs原代培养:以4.0×106cell/m L的骨髓单核细胞浓度培养,并于4 d首次换液,增殖速度快,可以达到后续实验要求;2原代小鼠BMSCs中AC亚型表达种类分别为AC2、AC3、AC4、AC6、AC7和AC9。  相似文献   
268.
目的 针对关节软骨损伤后修复困难,采用腺病毒(Ad)载体介导骨形态发生蛋白(BMP-4)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并复合同种异体骨软骨柱支架,以期实现关节软骨有效再生.方法 制备同种异体骨软骨柱,BMSCs过表达BMP-4复合同种异体骨修复关节软骨损伤,膝关节标本取材大体观察及分析,HE、番红固绿、Masso...  相似文献   
269.
随着老龄人口数量迅速增长,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临床科研工作者愈发重视衰老性疾病的诊治,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在这一过程中,基于细胞的治疗手段显示出其独有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领域中主要的候选细胞,具有独特的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以及显著的免疫调节活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发生复制性衰老,可引起包括骨质疏松在内的与年龄相关的退行性疾病,其中端粒缩短、氧化应激损伤和表观遗传学改变是导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的重要因素。以“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 senescence, aging”为英文检索词,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为中文检索词,分别检索Pub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综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衰老性疾病的诊治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