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4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49篇
系统科学   18篇
丛书文集   74篇
教育与普及   15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现状及发展   37篇
综合类   216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Ni-P化学镀层相变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镍磷化学镀镀层相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和透射电镜等手段对含磷原子数分数12.15%的镍磷镀层的镀态组织和晶化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这种中磷含量的镍磷镀层镀态下组织为非晶态,晶化起始温度321℃;退火过程中,非晶组织中先形成镍纳米晶,然后纳米晶镍伴随晶化过程进行迅速长大,并在镍基体上析出亚稳过渡相Ni12P5和稳定的Ni3P相,400℃退火90min后的组织为晶粒尺寸为微米级的镍基体上分布着弥散的Ni3P相和少量的Ni12P5相。  相似文献   
32.
NaTaO3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广义梯度近似 (GGA)下 ,利用全电势线性缀加平面波法 (FLAPW)计算了钽酸钠 (NaTaO3)的电子结构 .为了进一步理解原子间的相互作用 ;计算了NaTaO3的态密度、能带结构、电子密度 .通过对态密度的分析 ,发现在钽原子 3d电子和氧原子 2p电子之间存在强烈的轨道杂化 .对电子密度和能带的分析也得出同样的结论 .NaTaO3晶体中有两种电子相互作用 ,一种是钽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的共价相互作用 ,另一种是钠 (Na)和氧化钽 (TaO3)基团之间的离子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3.
对5Cr8MoVSi钢热处理工艺研究表明,经840℃退火,碳化物类型以M23C6为主,并有少量的MC和M7C3.淬火组织中剩余碳化物以MC和M7C3为主,M23C6型碳化物在淬火加热时大部分溶解.该钢随淬火加热温度升高,淬火马氏体由板条状和针状马氏体混合组织过渡到以板条状马氏体为主.在沉淀硬化的回火温度(485℃)下,淬火针状马氏体仍显示出原马氏体针;而淬火板条状马氏体的板条状方向性几乎被完全切断,显微组织呈均匀化.该钢在1000~1050℃淬火时,残余奥氏体量为10.7%~12.3%,经485℃一次回火时,残余奥氏体量减少不大,因此,应进行二次或三次回火.淬回火HRC硬度最高为58~60.  相似文献   
34.
在具有普适意义的非平衡相变临界规格化模型基础上,讨论了一般自组织系统中的非平衡定态跃迁相变的临界奇异性和可标度性,导出一组普适的临界指数标度关系及普适类,由之计算出的四组非平衡普适类的临界数值与目前已知的实验及理论结果吻合得非常好.本文还讨论了平衡相变与非平衡相变的临界联系及普适性,将平衡相变临界标度理论的结果作为非平衡相变临界标度理论的理论极限而统一在同一理论体系中.  相似文献   
35.
对原子集团变分法(CVM)及其在材料结构研究中的应用做了综述.CVM是目前计算相图的最好方法,在材料结构的研究中取得了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36.
热变形造成的奥氏体组织结构的变化将影响到热变形奥氏体在随后冷却过程中的相变.依据热模拟试验结果,研究了变形温度、变形速率、变形量和变形后高温停留影响相变过程的微观物理本质,认为变形促进热变形奥氏体的相变,提出变形温度、变形速率和变形后高温停留时间对热变形奥氏体转变过程没有直接联系,但可以通过对再结晶过程的控制影响相变过程.再结晶虽然可能细化了晶粒,但大量消耗了热变形奥氏体中的晶体缺陷,其结果是迟滞了相变过程.  相似文献   
37.
描绘了胆固醇型结石形成过程中胆固醇结晶的生化图景。着重从相变动力学的角度对过饱和胆汁结晶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可能的结晶机制。通过简化的模型.,给出了结晶推动力,并绘制了可能的C-X图。△Gs,△Gn,△Gnuc的提出可能促进促、抗成核因子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38.
分析了影响(Ba1-xSrx)TiO3陶瓷材料介电特性的诸因素,从温度依赖、频率响应两个方面,对BST陶瓷材料的介电常数进行了研究.在进行频率特性的测试中,选取x=0.35的BST、材料,即(Ba0.65Sr0.35)TiO3,测得不同晶粒度下的介电常数随频率的变化曲线.在进行温度特性的测试中,测量了不同晶粒度的BST材料介电常数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并绘制了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39.
相变储热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变储热技术是利用低品位能源 ,实现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综述了可用于建筑节能的相变储热材料和相变储热技术 ,并提出了这一技术领域内近期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0.
激光诱发巴基管向金刚石的相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刚石由于其超高的硬度,已逐渐成为切削、抗磨等方面的首选材料.C_(60)发现后,已有利用冲击法将其转变成金刚石的报道,巴基管与C_(60)结构上类似,但它相对于C_(60)来讲,成本低、容易大量生产,因此更有可能进入工程应用.目前,利用巴基管作为衬底,通过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已生长出良好的金刚石薄膜,并使金刚石的成核和生长速率大为提高.同时,巴基管在高温高压下合成金刚石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本文以球墨铸铁为基体,以巴基管为涂层,通过激光熔凝和后续热处理的方法,在铁-碳合金体系中获得了微米尺寸的金刚石晶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