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4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21.
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后,在崇义县设置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和马尾松天然林固定样地,连续5年监测雨雪冰冻灾害对其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雨雪冰冻灾害后的5年内,人工马尾松林受害比天然马尾松林严重。2块样地乔木层植物阳性树种马尾松和枫香木(Liquidambar formosana)数量都减少了,中性和耐荫的树种数量增加。乔木层植物多样性指数变化较小,丰富度指数增减幅度不超过0.3,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不超过0.2。2块样地林下植物物种种类变化较小,增减都为1种;林下植物数量增加较多,主要是铁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增加,其株数占50%以上,盖度超过了60%。2块样地的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变化幅度很小,丰富度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增减的幅度都不超过0.2。  相似文献   
122.
本研究以广西横县镇龙国有林场内的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旨在为马尾松林的合理经营提供科学理论依据。采用环刀法对4种不同种植年限马尾松林的土壤物理性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容重随林龄的增长呈减小的趋势,土壤饱和持水量、土壤毛管持水量和土壤渗透率随林龄的增长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增大,土壤孔隙度、土壤持水量以及土壤渗透速率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减小。总体上,马尾松人工林随着林龄的增长对土壤改善起到促进作用,且表层土壤处于较好状态,深层土壤改善效果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23.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用坚强芽孢杆菌B-305菌株的发酵液浸泡马尾松种子和在灭菌土中施入不同量的绿粘帚霉的厚垣孢子粉剂,对马尾松幼苗在出苗前和出苗后的发病率都有明显影响,并能使病害得以减轻;防病效果随施入土壤中的厚垣孢子量的增加而加强;同时进行种子细菌化和施入厚垣孢子的处理的防病效果要高于各单独处理,防病效果最高达到61.2%;2种生物拮抗菌对松苗都有促生作用,其中联合处理与对照相比,松苗高生长最大可提高57%;生物防治持效期试验(半年后重新播种)显示,复合拮抗菌处理的防病效果仍然最高,但绝对值有所下降,为55.6%.  相似文献   
124.
为评价从松毛中制备的壳聚糖 (ChitosanpreparedfromDendrolimusGermar,CDG)的安全性 ,进行了长期毒性试验、小鼠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Ames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变试验 ,结果没有发现任何毒性反应 ,表明从松毛虫中制备的壳聚糖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5.
为明确无机肥配施微量元素肥料和石灰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生长、松脂产量和土壤养分的综合影响,探明最佳施肥处理,以10年生马尾松材脂兼用林为研究对象,设置无机肥+微肥+石灰配施(T1)、无机肥+微肥配施(T2)、单施无机肥(T3)、无机肥+石灰配施(T4)、钙镁磷肥+石灰配施(T5)和不施肥(CK)6个处理,分析各处理马尾松生长、产脂量变化及其与土壤综合肥力的相关性,并利用内梅罗公式综合评价最佳施肥处理。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提高马尾松生长量和松脂产量(P<0.05),其中T1处理对马尾松树高、材积生长量及松脂产量促进效果最为显著,T5处理中胸径(DBH)生长量最大。撒施石灰能显著提高土壤pH值,与无机肥+微肥配施(T1)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碱解氮、速效钾的含量;与钙镁磷肥配施(T5)能显著提高全磷、有效磷、速效钙、速效镁的含量;土壤综合肥力表现为T1>T4>T5>T2>T3>CK。土壤pH值、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和速效镁是影响马尾松生长和产脂量的敏感性因子,土壤肥力综合指数(SFI)与马尾松生长量、产脂量均呈现显著...  相似文献   
126.
本研究探讨了不同土壤(喀斯特与非喀斯特)、不同龄组、不同立地条件(土壤厚度)天然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空间分布特征和分配规律,进而对比分析了贵州省喀斯特与非喀斯特区域天然马尾松林碳储量时空分布差异及其影响因子;同时通过实际调查,证实了土壤酸碱性是影响喀斯特区域与非喀斯特区域马尾松林生长的最重要因素。马尾松作为酸性植被,在砂页岩、页岩发育的酸性土壤中能较好较快生长,反之在石灰岩发育的碱性钙质土上生长较慢。因此,在林业生产经营中,应充分尊重植被生长特性,因地制宜,在符合生长规律的前提下,更有利于提高经营效率。  相似文献   
127.
本文对临沧市松毛虫的发生、发展规律、形态和生活习性作了详细的描述。防治工作中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强化预测预报,科学的应用生物、化学、物理等系统综合措施,保护松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达到松林生态系统的持续平衡发展,持久地控制松毛虫危害。  相似文献   
128.
姜雅风 《大自然》2013,(4):60-62
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都能见到灰喜鹊,它们的体型比喜鹊略小;头部和后颈部黑色,闪着蓝色金属光泽;背部、腰部和尾上覆羽呈灰棕色;颏部、喉部、前胸和腹部为白色;其尾羽蓝灰色,末端白色,中间一对尾羽最长,如此独特的"长尾巴"成为灰喜鹊的显著特征。集群,协作共赢灰喜鹊主要栖息在山区和平原的杂树林或松  相似文献   
129.
不好啦-松树林被大量毛虫占领啦- 看着焦黄枯萎的松针和密密麻麻“盖”在树上的毛毛虫,大家心里那是又惊又痛,辛苦了好些年种植的万亩松林,就这样被害虫给毁了.  相似文献   
130.
为了解广西不同林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林下主要木本植物间相互作用的变化规律,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在群落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多物种间的总体关联显著性检验、x2统计量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检验对广西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亚乔木层和灌木层木本植物种群进行种间联结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林龄阶段亚乔木层物种间的总体关联性均呈不显著正联结,从中林龄到成熟林再到过熟林,灌木层物种间的总体关联性变化趋势为不显著负联结→不显著正联结→不显著正联结;(2)随着林龄的增长,林下主要木本植物正联结种对比例增加,种间关系逐渐趋于正联结,群落稳定性逐渐增加,向顶级群落方向演替;(3)马尾松人工林林下主要木本植物中大多数种对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物种间的关系较为松散,种对间的关联性较弱,所研究的马尾松人工林仍处于不稳定的演替阶段。充分利用种间关系研究的结果对马尾松人工林群落进行科学维护,可以加速马尾松人工林群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