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7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41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78篇
教育与普及   3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3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香紫苏挥发油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蒸汽蒸馏香紫苏花序及叶得精油0.7-1.5%。经GC/MS分析,鉴定出46种香气成分,约占出峰面积的97%,其中含量较高的为芳樟醇、α-松油醇、乙酸芳樟酯、乙酸橙花酯、乙酸香叶酯、石竹烯及β-荜澄茄油烯。  相似文献   
22.
非酶棕色化反应在烟草增香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以天然大豆粉水解液提供氨基酸与葡萄糖或其它羰基化物之间的非酶棕色化反应在烟草增香中的作用,并与己酸和葡萄糖反应的棕色化产物进行对比,认为大豆粉水解液的棕色化产物对烟草增香效果更佳,对烟草薄片的改进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3.
苯醌类试剂用于测定多巴酚丁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多巴酚丁胺与对苯醌和四氯苯醌间的荷移反应。多巴酚丁胺与对苯醌和四氯苯醌间的反应均在乙醇介质中进行。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500nm和472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1.81×104Lmol-1cm-1和4.22×104Lmol-1cm-1。用拟定的方法测定多巴酚丁胺制剂含量,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4.
以混二甲苯作为萃取剂,讨论了萃取条件(温度、时间及萃取相比)、废水pH值以及废水中氨、吡啶等碱性物质对酚的平衡萃取效率的影响,并对混二甲苯萃取焦化厂含有氨、吡啶的含酚废水的机理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25.
CO2/酚基树脂的合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酸性法、碱性法、复合法和厌氧胶法四种合成CO2/酚基树脂的方法,每种合成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然而在四种合成方法中,就树脂砂强度而言,碱性合成方法是最好的。另外,用丙烯酸、硅酸乙酯、酸酐改善树脂的性能,其中丙烯酸对酚基树脂的质量有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
香荚兰不同部位的外植体的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形成速度及诱导状况明显不同,香荚兰预培养状况、激素的种类与浓度对愈伤组织的诱导与生长均有较大影响,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周期以28~30d为宜,薄层层析及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香荚兰愈伤组织及其培养物中存在着香兰素等香味复合物质  相似文献   
27.
微生物发酵对棉籽壳营养成分及游离棉酚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由纤维分解菌、乳酸菌与酵母菌等主要有益菌组成的复合菌发酵棉籽壳。测定发酵前后游离棉酚及主要营养成分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变化,对发酵后微生物细胞数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棉籽壳发酵后游离棉酚含量降低,脱毒率达75.4%,CP提高了2.29%,NDF降低了18.21%,ADF降低了16.04%,微生物细胞数量达到9.85×109个/g,与发酵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用该方法处理棉籽壳,棉籽壳营养价值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8.
金刚石薄膜电极处理含氯酚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硼掺杂金刚石薄膜(BDD)为电极,采用电化学氧化的方法对含氯酚废水进行实验研究。采用循环流动的方式,结果表明:在给定不同恒电位的情况下,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也不同;在高电位时电流密度比较大,使间接氧化增强,导致COD去除率和瞬时电流效率(ICE)增大;由于支持电解质N aC l在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次氯酸盐氧化性强,因此N aC l比H2SO4对COD去除率和ICE增大更有利。采用钛基活性涂层(ACT)电极与金刚石电极的对比实验发现:由于BDD电极的弱吸附性,其处理效果明显优于ACT。  相似文献   
29.
本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药用植物杏香兔耳风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乙酸乙酯提取部分鉴定出24个化学成分,石油醚提取部分鉴定出29个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30.
三波长线性回归光度法同时测定苯二酚异构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吸收峰严重重叠的邻苯二酚、问苯二酚和对苯二酚三组份体系同时测定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三波长线性回归光度法,即以283.5、279.5、276.5nm三波长为三种苯二酚的测量波长,按正交设计表I25(5^6)配置25组标准混合溶液,对三种苯二酚进行线性回归;同时测定了模拟混合样本中的邻苯二酚、对苯二酚和间苯二酚含量。测量结果表明,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在浓度低于8μg/mL时误差稍大,绝大部分分析结果相对误差小于5%.测量体系稳定.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