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0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99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78篇
教育与普及   14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综合类   282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随着开采深度和强度的增大,煤自燃火灾的发生越来越频繁,严重地威胁着国家利益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着我国煤炭工业的持续发展。本文介绍了最近几年国内外内因火灾防治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国内最新煤自燃机理及防治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应用情况,以期为我国煤矿内因火灾的防治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992.
在1494米大倾角工作面实施了采面后部放顶煤开采技术,初步掌握了顶煤及顶板活动规律,通过实践,摸索出了三轮均匀沉降放顶煤法,提高了回采效率和资源回收率,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93.
燃煤残灰颗粒物中主量元素的粒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敦喜  徐明厚  姚洪  刘小伟 《科学通报》2008,52(24):3039-3044
在电加热沉降炉中进行了三个不同煤种的燃烧实验, 研究了主量元素Al, Si, S, P, Na, Mg, K, Ca和Fe在残灰颗粒物(>0.4 µm)中的粒径分布. 结果发现, 在所研究的粒径范围内, Al, Si的浓度随粒径减小而降低, S, P的浓度随粒径减小而升高, 而Na, Mg, K, Ca和Fe的分布没有一致的趋势. 研究显示描述痕量元素粒径分布的沉积模型对于主量元素也同样适用. 模拟结果表明难气化元素Al, Si的粒径分布主要受气化元素在颗粒表面沉积的影响; S和P主要发生气化, 表面凝结、反应或吸附等沉积过程决定了它们在颗粒物中的分布; Na, Mg, K, Ca和Fe在颗粒物中的分布机理相对复杂.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增加煤储层渗透性是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关键技术,原位注热开采是强化煤层气开采的有效方法。【方法】为了探索热流固耦合作用下煤储层渗透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不同埋深不同温度无烟煤渗流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理论分析研究。【结果】1)三维有效应力作用下,无烟煤渗透率随温度和孔隙压力的变化呈“V”形,具有明显的回弹现象,随埋深的增加而减小。当孔隙压力小于临界孔隙压力,温度小于70℃时,煤体渗透性主要取决于滑脱效应。当孔隙压力大于临界孔隙压力,温度大于70℃时渗透性主要取决于热膨胀和孔隙压力对裂隙的张开程度,热刺激对渗透率的影响远大于孔隙压力。2)临界孔隙压力介于1~1.5 MPa之间,滑脱效应随温度的升高对渗透率的影响在逐渐减小,而且影响减小的梯度随埋深的增加而增大。3)裂隙张开度系数随温度升高和埋深增加而增加,但温度越高,不同埋深下渗透性对孔隙压力作用的敏感程度变化越小。【结论】这些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原位注热开采煤层气理论,并对煤层气的强化增渗开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995.
煤的表面自由能及应用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分析了煤表面自由能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并根据表面化学原理计算了煤的表面自由能。煤的变质程度、瓦斯气体种类和温度对表面自由能都有影响,对难抽放瓦斯煤层,如果采取降低表面自由能的措施,会使抽放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96.
煤中痕量砷和汞的形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连续化学浸提法对煤进行四次浸提,根据不同形态砷、汞的溶解度,将煤中砷、汞分为可交换态、硫化物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和残渣态.砷在煤中主要以硫化物结合态存在,汞在煤中主要以硫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存在.不同煤种中砷、汞的各种形态的含量分布是不同的.将煤按不同密度分级后,分别测定了各级煤粉中砷、汞含量.砷、汞在密度较大的煤中含量较大,说明砷、汞主要存在于煤中的矿物质中.  相似文献   
997.
从理论上分析了燃烧过程中脱挥发分引起的煤颗粒破碎机理,并通过模型预测了脱挥发分过程中球型颗粒内部的压力和应力分布,研究了颗粒大小、温度等几个因素对脱挥发分引起的破碎的影响,研究表明,煤颗粒的挥发分含量越高、炉膛内的温度越高,颗粒越容易破碎;颗粒越小,发生破碎需要的时问越短,但是极小的颗粒可能不会发生脱挥发分破碎,这和颗粒内部的对流孔径有关;此外,挥发分含量极小的颗粒,可能不会发生脱挥发分破碎。  相似文献   
998.
 大秦铁路是中国第1条双线电气化、重载单元现代化铁路,是增强晋煤外运能力的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大秦铁路建设分一期、二期建设工程和三期配套工程,1985年正式开工,1998年配套工程竣工。采用一级重载路基,铺设重型钢轨,采用了先进的桥梁架设和隧道施工技术。引进和攻关研制了具有20世纪80年代先进水平的技术装备,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际合作为辅”的方针,依靠多单位联合攻关和技贸结合,以最终实现国产化为目标。大秦铁路重载运输能力的发展标志着中国铁路重载运输的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999.
<正>茶粉蚧是为害茶树的主要害虫种类之一,近年来随着气候变迁和栽化技术的变迁,其发生呈上升趋势。茶粉蚧以若虫、成虫聚集于茶树茎、枝、叶上,用针状口器吸取茶树汁液为害,使茶树丧失营养和水分。受害茶树叶片黄化,提早落叶,枯枝增多,致使树势衰弱,影响产量。虫口密度大,为害严重时,枝干枯死,叶片大量脱落,树势衰弱,并伴发煤霉病。重发年份当年减产20%~30%,2~3年即可造成整株枯死,受害茶园常以台刈而  相似文献   
1000.
宿敬北  何静 《科技信息》2014,(3):238+251
甘肃省灵台县煤炭资源丰富,东、南区域已经完成各个阶段的资源勘探工作,已探明资源量大于10亿吨,国家正在规划建设大型煤炭产业基地,而西南部区域,面积超过600km2,属于煤炭资源资料空白区,为方便今后找煤,笔者对该区的煤田情况做了一个宏观的探讨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