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4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99篇
系统科学   15篇
丛书文集   82篇
教育与普及   12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4篇
现状及发展   29篇
综合类   267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未燃烧煤粉对焦炭石墨化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纯焦炭恒温处理,纯焦炭气化反应以及焦炭层喷吹UPC气化反应一小时后的焦样石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2.
通过研究燃烧室中的燃烧与辐射,以及炉墙与煤/焦的导热,建立了焦炉的数学模型,以模拟焦炉的燃料燃烧和传热,通过比较由数学模型得到的计算结果和在工业焦炉中实际测量结果,说明模型是可靠的.基于本模型是以煤气的流量和热值、废气循环率以及装煤特性为边界条件,数学模型模拟了燃烧室的换向,能够显示焦炉中的温度分布和装煤水分对煤气流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3.
高浓度煤粉着火阶段燃烧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滴管处对烟煤粉气流着火阶段燃烧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高浓度煤粉的着火是挥发分燃烧的均相着火,初期挥发分相燃烧生成CO,当煤粉浓度降低时,着火方式由均相着火经联合着火向非元相着火过渡,此外还对煤粉粒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4.
基于煤燃烧过程中矿物质蒸发、凝聚和沉积的机理,在理论和实验上对三种不同结渣和沾污特性的煤进行了研究;综合煤的化学组成和锅炉燃烧运行工况对煤灰沉积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渣和沾污判定指数。  相似文献   
135.
介绍把一台单缸涡流室式柴油机涡流室镶块直连接通道改为变角度连接通道,活塞顶双“w”坑主燃烧室改为腰鼓形双“w”坑主燃烧室的研究过程,主要内容包括在稳流试验台上测量通道改进前后的流量系数,倒拖试验台上用热线风速仪测量改进前后燃烧室中的气流运动状况,详细分析研究了变角度连接通道的气动喷射特性和燃烧室改进对柴油机燃烧过程、燃油经济性及排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6.
传热Biot数的大小是判别颗粒内部温度均匀性的依据。计算了颗粒油页岩在流化床燃烧条件下脱挥发分过程和半焦燃烧过程的Biot数。结果表明,脱挥发分过程中颗粒油页岩内部存在着较大的温度梯度。半焦燃烧过程的Biot数小于0.1,可将颗粒视为等温,讨论了相关的动力学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7.
为研究高速F120柴油机燃烧过程中碳粒在不同的火焰条件下形成和氧化的 规律,运用缸内瞬态取样技术和火焰辐射测量技术在该机采用多孔喷射、雾化燃烧系 统和伞喷、预混合燃烧系统时,测取了以预混合燃烧为主和以扩散燃烧为主的两种燃 烧过程中碳粒、氧浓度和火焰温度变化曲线。结果表明柴油机以预混合燃烧时因混合 气结构均匀和较快的燃烧速度对扼制碳粒的形成有较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8.
工业型煤燃烧性能的实验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层燃工业锅炉上推广燃用型煤,是当今我国防治煤烟型大气污染和节约能源的重要措施。作者依据层燃工业锅炉内移动煤层燃烧过程的特点,建立了实验研究层燃工业锅炉内型煤燃烧过程的实验台,进行了型煤和散煤着火延迟时间及着火线向下扩展速度等有关对比测定试验。按照等过量空气系数下煤层燃烧过程的热重分析法观测结果,可迅速评估出工业型煤在实际层燃工业锅炉内的燃烧特性。这为改善工业型煤燃烧性能,改进燃烧设备结构,实现良好的炉煤匹配,提供解决问题的依据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9.
将煤粉空气两相流在着火前和着火期间基本上仍遵从的射流发展规律作为模型基础,考虑了煤粉颗粒与气相间的速度滑移与温度滑移。气相场按射流规律发展井计及颗粒群对气相温度、速度、浓度变化的影响;颗粒群则按Lagrange处理方法追踪颗粒变化史。模型首次采用了挥发分与环境氧气匹配达着火限方能产生挥发分火焰的概念并取得了与实验现象一致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40.
以流化床燃烧工况为参数并考虑了反应体系的相变,用自由焓判据分析了灰分固硫的可能0性和热力学趋势大小.结果表明,灰分中CaO,K2O和Na2O具有固硫能力,且其热力学趋势为K2O>Na2O>CaO。MgO在床内温度低于1150K时具有固硫能力,但热力学趋势低于Ca0,而Al2O3和Fe2O3在床内则没有固硫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