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134篇
教育与普及   170篇
理论与方法论   86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77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295篇
  2013年   256篇
  2012年   344篇
  2011年   368篇
  2010年   438篇
  2009年   526篇
  2008年   508篇
  2007年   470篇
  2006年   265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众所周知,作为英国文学史上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之一的济慈,其诗歌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给人留下了美的享受.然而在他的相当一部分的作品里,诗人同时采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既艺术地描写美好的理想生活,又真实地再现当时的社会生活.本文将结合诗人的某些诗篇,重点分析诗歌中的现实主义特点.  相似文献   
992.
声乐演唱艺术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对一首作品的演唱处理必须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和音乐修养.  相似文献   
993.
郑琳琳 《海峡科学》2001,(3):52-52,54
当人们物质生活还不富裕时,对产品的要求更多地倾向于产品的功能性和机械性.当社会发展、物质生活提高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产品设计的重点也随之转向造型感觉、造型个性方面.  相似文献   
994.
羲水 《创新科技》2006,(4):38-38
<正>这些年,中国的企业家们大都挺争气,经过几番拼搏,终于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唱响了一些中国品牌,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品牌低档的形象。那些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品牌在我们心目中,不单是一种高端的物质消费品,更体现着国家的实力和形象,寄托着我们的情感、梦想和精神,当这样的品牌越来越多出现的时候,我们能不感到扬眉吐气、骄傲和自豪吗?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国品牌仍然没有真正走上崛起之路,仍然不具备在更广范围内跟“洋品牌”真刀实枪进行较量的实力,目前的处境甚至相当危险,绝不是我们高枕而卧、以功臣自居的时候。  相似文献   
995.
钢琴教学所包含的内容是较复杂的,对经常碰到的几个基本问题,即在如何培养学生对声音、节奏、力度、指法和音乐形象的培养等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996.
《漳州师院学报》2017,(1):14-18
地域文化形象代表了城市的精神品质,开发具有地域文化形象为原型的漳州木偶文创产品,不仅利于木偶产业的传承与发展,同时强化了地域文化符号,促进地域文化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因此,应寻求产业与多元文化融合的产品开发策略,提炼木偶艺术特点,融入旅游、制造等产业,注重创新人才培养,借力闽台之间交流合作,提升产品价值。  相似文献   
997.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音乐基因的乐谱存储模型S-MusicXML.将乐谱的存储和处理的基本单位由音阶提升到基因,有利于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音乐内涵的挖掘和存储.定义了旋律基因等概念,并通过实验进一步分析了挖掘音乐基因比挖掘音乐频繁模式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998.
《漳州师院学报》2021,(4):108-111
新文科作为一个教育新理念,对高师音乐教学资源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明了方向。坚持教学资源开发的个性化和多元性,充分利用好本土和国外的音乐资源,拓展跨学科的教学资源,甄别选择利用好互联网、新媒体资源,积极引入信息技术手段,补充丰富现有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知识的扩展与技能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999.
本文基于框架分析与文本挖掘的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深入研究了1968年至2022年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报道中国科技议题的特点,深入挖掘了报道中呈现的中国科技形象。研究发现,中国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全球前沿科技议题中具有极高的关注度,并集中于互联网、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以及新能源等技术领域。在中国科技成果与进展、科技与经济、科技与政治、科技伦理等六个主题框架下呈现出我国作为科技大国与全球科技与经济领导者的正面形象,突出了我国科技自上而下的发展特点,发展速度快、国际影响力强,但也呈现出我国科技创新力不足、轻视科技伦理与风险的负面形象。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