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59篇
  免费   686篇
  国内免费   1222篇
系统科学   1302篇
丛书文集   912篇
教育与普及   452篇
理论与方法论   74篇
现状及发展   156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19970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244篇
  2022年   266篇
  2021年   254篇
  2020年   283篇
  2019年   321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257篇
  2016年   323篇
  2015年   473篇
  2014年   740篇
  2013年   718篇
  2012年   836篇
  2011年   1020篇
  2010年   984篇
  2009年   1181篇
  2008年   1265篇
  2007年   1203篇
  2006年   985篇
  2005年   1026篇
  2004年   996篇
  2003年   999篇
  2002年   1021篇
  2001年   948篇
  2000年   789篇
  1999年   722篇
  1998年   600篇
  1997年   601篇
  1996年   593篇
  1995年   542篇
  1994年   433篇
  1993年   375篇
  1992年   368篇
  1991年   298篇
  1990年   294篇
  1989年   265篇
  1988年   184篇
  1987年   102篇
  1986年   66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8年   2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 毫秒
31.
考察了一类非线性项含有一阶导数的二阶周期边值问题的解的存在性,其中非线性项是Carathèodory函数.通过构造非线性项的高度函数并且利用Leray-Schauder不动点定理建立了两个存在定理.第一个定理表明只要高度函数的积分是适当的,这类问题至少有一个解.第二个定理表明当非线性项在无穷远处增长的极限是一个无界函数时在适当条件下这问题仍可能有一个解.  相似文献   
32.
李帆  赵建辉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5):1214-1217,1237
智能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智能材料结构作为研究热点之一,应用于航空、航天、生物及医药等诸多领域。智能作动器与智能传感器是智能材料结构的两个主要研究方向。迟滞现象是存在于大量智能材料中的非线性现象,对整个控制系统可能带来不良影响,如稳定性的恶化甚至丧失等。Preisach模型常用于智能材料中针对迟滞现象的建模。基于一阶滞回曲线获得智能作动器的输入输出数据,从理论上研究了经典Preisach模型两种工程上易实现的辨识方法,并应用到一种真实的智能作动器——WIDS-IA压电型作动器,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辨识方法均有效,且误差在同一数量级。为广泛存在迟滞非线性的智能作动器建模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3.
基于弹性损伤普遍理论,取其三阶近似形式,得到一个含有四个独立参数的损伤本构模型。在该损伤本构模型中,引入一个拉压修正系数,用于描述混凝土材料在受拉与受压状态下损伤行为的不同。采用损伤力学有限元数值方法,对一钢筋混凝土拱结构整个加载过程中的非线性行为进行了详细分析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所建立的损伤本构模型,可较好地反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特征与规律。  相似文献   
34.
构建了一个新的光滑价值函数来求解Po-函数非线性互补问题.区别于以往所构建的价值函数,构建的新的光滑价值函数不含任何光滑参数.对于Po-函数,可以得到,此价值函数的任一稳定点都是非线性互补问题的解.基于这个简单的光滑价值函数,提出了求解Po-函数非线性互补问题的一个下降牛顿算法.在适当的条件下,该算法的全局收敛性及局部超线性(二次收敛性)也得到了证明.  相似文献   
35.
Simulating the softness property of object is quite a challenge in virtual reality system. A novel softness display system w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deformable length of elastic element control (DLEEC). In the system, the equivalent stiffness of the device is adjustable, and i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third power of the deformable length of elastic beam. PD position control is employed to guarantee the accurate softness display. The softness of the virtual objects in large scale can be felt with the softness display device. Compared with other haptic devices, the device is passive and exert the react force only when the operator "actively touch" the virtual objects. The stability of the softness display system was analyzed. It was theoretical proved that the system satisfied the criteria of wide impedance range "Z-width", and the performance was superior to an active syste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e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36.
37.
本文讨论第二类非线性Fredholm型积分方程数值解的超收敛性,以Galerkin方法为基础建立了该类方程的Galerkin算法、小波Galerkin算法以及它们相应的迭代校正格式,证明了两种算法数值解的超收敛性,不仅将Hammerstein积分方程的结果推广到第二类非线性Fredholm型积分方程,而且应用小波分析工具得到了更精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38.
本文给出了双周期基本胞腔内含若干个任意形状孔洞的具相对位移的平面弹性第二基本问题的三种提法(Ⅰ),(Ⅱ),(Ⅲ),并采用路见可、мусхелишвили的复变函数方法,构造出了复应力函数解的形式,将问题(Ⅱ)归结为正则型的具核为Weierstrassζ函数的奇异积分方程。同时给出了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39.
40.
考虑摩擦时机构力分析是一个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问题。目前常用的三种解法都属于迭代法,求解速度慢,而且对高级机构求解困难。本文建立了一种无须迭代的简化线性方程解法。这种方法比通常的迭代法收敛速度提高3—10倍。算例结果表明,采用本文解法所得结果具有相当高的精度,最大相对误差只有0.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