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61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69篇
教育与普及   5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154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利用自行设计的微机接口恒电位仪和线性电压扫描仪测定碳钢在碳酸铵溶液中的阳极极化曲线.仪器软件以Visual Basic 6.0编写,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运行,辅以Origin软件对结果进行图形处理.该测定系统具有现象直观、操作简易、主观误差减小、测量结果重现性好等优点.另外,对比研究了碳钢电极的几种处理方法,探索出用电解法除去电极表面氧化膜和溶解于溶液中氧的一种新的、误差最小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92.
建立了密闭氧化消解-自动电位滴定测定化学需氧量COD的方法,并对所建立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进行了评估。将此方法应用于制革废水COD的测定,在加标回收实验中,加标30 mg/L的试样,回收率为94.453%,加标60 mg/L的试样,回收率为105.132%。将建立的新方法与国标法进行了对比,实验发现,两种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都在3%以内。因此所建立的方法是可行的,该方法能够应用于实践研究,且操作方便,节约试剂,效率高,避免肉眼目测对测定结果带来的主观误差,使测定结果更加客观准确。在此实验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对科研的兴趣。  相似文献   
993.
乙酰胆碱对大鼠离体输精管平滑肌细胞膜电位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对大鼠离体输精管平滑肌细胞进行记录,观察其静息电位、膜阻抗等被动膜电性质及ACh对平滑肌细胞膜电位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运用微电泳技术对所记录细胞进行标记,从而分析不同走行方向的平滑肌细胞的电生理学特性。实验测得输精管平滑肌细胞静息电位为-48.56±0.46mV(n=1141),膜输入阻抗为1638.70±205.20MΩ(n=45)。实验用ACh(0.3~100μmol L)灌流平滑肌细胞,可引起膜发生浓度依赖性超极化。10μmol LACh引起超极化幅值为13.67±0.98mV(n=116),膜电导平均增加2.31%(n=10)。标本经1μmol L硫酸阿托品(n=10)和100nmol L2' deoxyadenosine5' monophosphate(n=11)预处理后,ACh引起的超极化幅值明显减小。经荧光染料(0.1%propidiumiodide)标记鉴别后,统计分析外纵走行细胞的静息电位为-53.56±3.88mV(n=37),膜输入阻抗为2245.60±372.50MΩ(n=13);内环走行细胞的静息电位为-51.62±4.27mV(n=17),膜输入阻抗为2101.50±513.50MΩ(n=10);并且2种走形方向的平滑肌细胞对ACh的反应形式亦无显著性差异。实验表明:输精管平滑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以及对ACh的反应与其走形方向无关。  相似文献   
994.
化学沉淀法制备多孔纳米SiO_2粉末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化学沉淀法制备多孔状纳米 SiO2微粉是以水玻璃和盐酸为原料,添加适宜的稳定剂(非离子表面活剂)在适宜的 pH值和温度下沉淀合成 .采用微波干燥后,在适宜的温度下煅烧所得到产品粉末,采用 BDL- B型电位仪、 BET、 EPMA-电子探针及 DTA- TGA等手段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 SiO2超细微粉,颗粒呈多孔状,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高达 1000m2/g以上,孔径为 25左右 .粒度分布均匀,粒度可达纳米级,这种粉末具有特殊的性能 .  相似文献   
995.
针对当前电气事故发生频繁、损失巨大的现实情况,总结了住宅建筑中电气设计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分析了各种保护措施的特点和应用范围,指出了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6.
使用Zetaplusζ电位分析仪测定了粘土/水界面的ζ电位,采用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两性酚醛树脂(APR)在粘土表面的吸附等温线,研究了APR浓度、在粘土表面上的吸附量、链净电荷数以及无机盐种类和浓度对ζ电位的影响。结果发现:(1) APR的浓度和分子结构特点以及其在粘土/水界面的吸附特点对溶液中的粘粒ζ电位均会产生直接影响。当APR浓度等于其饱和吸附量所对应的最低聚合物浓度时,粘粒ζ电位值达到最大。若再增大聚合物浓度,粘粒ζ电位会有所下降,但幅度不大;分子链净电荷数越高,并且在粘土上的吸附量越大,则粘粒ζ电位值便越大。(2)无机电解质对粘粒ζ电位影响很大。其中,|ζ|随NaCl浓度的对数值增加而线性减小,CaCl2对ζ电位的影响较NaCl更为显著,符合Schulze-Hardy规则。当粘土表面吸附APR后,这种影响作用得到了较大程度的缓解。  相似文献   
997.
悬浮酵母菌吸附Pb(Ⅱ),Cr(Ⅵ)的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悬浮酵母菌的动电电位及不同pH值下金属离子的赋存状态,探讨了悬浮酵母菌对Pb(Ⅱ),Cr(Ⅵ)的吸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悬浮酵母菌的零电点大致为3.7,随着pH值的升高,悬浮酵母菌的动电电位逐渐降低;在pH值小于4.0时,悬浮酵母菌对Pb(Ⅱ)的吸附以静电吸附为主;在pH值为2.0~6.0时,悬浮酵母菌对Cr(Ⅵ)的吸附以静电吸附为主,在其他pH值范围内,静电吸附不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998.
采用pH电位法测定了氯化稀土缬氨酸配合物Ln(Val)C13·6H2O(Ln=La、Nd、Sm、Gd、Er)的逐级稳定常数.实验结果表明氯化稀土缬氨酸配合物的第一级稳定常数(pK1)远大于第二级稳定常数(pK2),且其稳定性随稀土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999.
合成了41个模型化合物,3,4'-二取代二苯乙烯(m-XSBY-p),经1H NMR和13C NMR进行分子结构表征.测得这些模型化合物在无水乙腈中还原电位ERed,采用取代基X,Y的Hammett电子效应常数和激发态取代基常数,对测定的ERed进行定量相关分析,得到定量方程的标准偏差只有0.063 V,落在实验误差范围内.结果表明,模型化合物的ERed受到Hammett电子效应常数和激发态取代基常数的共同影响;相比对位取代基团Y,间位取代基X的电子效应对ERed有重要影响,吸电子效应它使ERed升高,化合物易于还原;而对位基团Y的电子效应对ERed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电化学现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研究了在粗糙化金电极和银电极表面吸附的L-蛋氨酸自组装单分子膜结构随电位改变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在外加电位0--0.6V范围内,L-蛋氨酸主要是通过硫原子和去质子化羧基2个吸附位点与银电极表面产生相互作用的;而在金电极表面表现为分子中的氨基、去质子化羧基和硫原子3个吸附位点随电位负移而改变的特征;另外,对于金电极表面吸附的L-蛋氨酸单分子膜而言,还伴随着吸附物分子由于分子内旋转等而引致的分子构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