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46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62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31.
本文以数控车床加工一例薄壁零件及其内外螺纹为例,分析了薄壁零件及其内外螺纹加工方法,对加工过程中的装夹、定位技巧进行分析,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32.
针对由于背景复杂、光照不均等因素导致的复杂背景下金属零件上二维条码定位困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边缘及水平集的复杂背景金属零件二维条码精确定位方法.首先,通过直线检测方法定位条码的L边;然后,采用一种改进的水平集图像分割方法对可能的条码区域进行图像分割,利用条码的边缘轮廓特征、灰度及梯度直方图双峰特征进行二维条码区域判断;最后,通过区域Hough变换精确定位二维条码区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平均定位准确率可达到95%,且其处理时间小于1s,适用于对大多数复杂背景下金属零件二维条码的定位.  相似文献   
133.
为了解决传统标定过程中标定困难、标定精度不高等难题,基于六自由度机器人面向带有旋转特征的曲面零件,提出一种八点标定方法。该方法利用带有旋转特征这一特点,准确找到工件坐标系原点,从而提高了标定精度。该方法通过实例论证,可以对带有旋转曲面特征的零件坐标系进行标定。使用该方法进行标定可以提高曲面工件坐标系与机器人坐标系匹配精度。  相似文献   
134.
微零件图像亚像素边缘定位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快速而精确地检测微零件图像边缘,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亚像素边缘定位算法.此算法与常用亚像素边缘定位算法区别在于不需要进行边缘初定位,而直接提取亚像素边缘点.应用一种新的图像坐标排序方法,使无规律的边缘点能够按照一定时针顺序链接成闭合曲线.以微齿轮图像作为实验对象测试了算法的精度与速度,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边缘定位精度满足亚像素的情况下,能够快速提取边缘曲线,处理时间不超过1s.  相似文献   
135.
提出一种求形状复杂的平板薄型机械零件对任意转轴的转动惯量新方法,该方法用零件图像的像素代表零件的面元,通过计算机对其识别和计算来实现对转轴转动惯量的求积.Matlab的image(x)函数具有读图功能,能将零件的图像信息转为矩阵数字.通过对零件图像的矩阵数字的识别和对矩阵序列的运算,结合转动惯量的理论推导结果编制了相应的程序.方法的实际运用是,首先在零件的平面上画出定标的线条,然后用数码相机对零件平面进行拍摄,将图像按不同信息内容用绘图软件处理成三个图像文件,计算机按照预先编制的程序先后读取这三个文件,最后得到所要结果.该方法应用在圆形均质等厚薄板零件算例,所得结果与理想值比较,误差在0.6%左右,说明有较好的精确度.该方法综合了多种技术,既扩展了信息技术在机械测量的应用,又使转动惯量实际可测,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6.
李全林 《科技信息》2009,(23):95-95
本文从数控车床上批量加工产品时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在批量生产有形位公差要求的轴类零件时,原有的两项尖装夹方式中,以中心孔为定位基准比较难保证轴向尺寸问题。而设计出以工件左端面和中心孔同时定位的夹具,从而能高效地生产合格的产品。  相似文献   
137.
电铸是一种在芯模上电沉积金属,然后使两者分离,来制取零件的工艺。电铸具有很高的复制精度和重复精度,适合制造具有复杂形状,精细型貌等特征的金属零件。电铸工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铸层的组织结构和物理特性。文章分析了电流和添加剂对电铸层表面形貌的影响,铸液中添加剂对基质金属铜的晶粒的明显细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8.
彭铁根  吴惕华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11):3058-3062
在机器人柔性自动装配中,零件的识别与定位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点到弦的距离累积算法,以实现零件轮廓曲线上负曲率极值点的检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短切规则实现目标轮廓的分解与特征参数的提取。首先,用平面几何区域的面积来近似平面点到弦的距离累积积分,得出了距离累积积分与曲线曲率之间的关系,利用距离累积积分来检测平面离散曲线的负曲率极值点。然后,利用短切规则对零件轮廓进行分解,获取零件的几何特征,实现零件的识别与检测。试验和仿真结果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9.
通过对产生裂纹的圆轴局部的特殊处理,导出含裂纹单元的应力强度因子,建立了该单元刚度矩阵,进而建立了有限元分析的整体平衡方程。  相似文献   
140.
复杂形面最终用途零件分层实体快速制造的精度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研究以金属为造形材料的复杂形面最终用途零件的分层实体快速制造,着重分析复杂形面零件现有分层实体制造的原理加工误差与残留加工量,并与三坐标数控加工进行比较,提出一种新的分层板切割加工工艺来降低分层实体制造的原理加工误差和残留加工量。以圆球曲面为对象的分析计算证明新的分层制造方法的效果─在相近或更佳精度与残留加工量的条件下可以将现有分层实体制造的分层厚度从0 .05~0 .10 mm 提高到1 mm 数量级,使最终用途金属零件分层实体快速制造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