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1篇
系统科学   33篇
丛书文集   30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7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和组织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概念,重点阐明了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方法和隐性知识的组织方法,并通过实例对隐性知识的挖掘与组织过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22.
从个体和组织两个层次,构建了隐性知识影响知识密集型组织绩效的跨层次模型,并以上海市八家医院为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个体、组织的隐性知识均对相应层次的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隐性知识共享在组织隐性知识和组织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并正向跨层次调节个体隐性知识与个体绩效之间的关系;个体绩效的平均水平与组织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最后,从充分挖掘隐性知识、促进隐性知识共享、提升组织整体水平三方面总结了提高组织绩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823.
张晶 《创新科技》2015,(9):25-27
针对当前用户需求隐性知识挖掘不足及产品持续创新演进方法研究的不足,提出构建用户隐性知识外显化转移的螺旋模型识别用户需求的模糊信息,通过构建R-F-T过程模型,并集成应用产品S曲线和TRIZ技术解决产品可持续创新设计路径发展中的多个冲突问题,进而解决产品演进创新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824.
以CEO管理认知异质性为视角,选择2009~2017年中国沪深两市跨国公司OFDI事件为研究样本,基于高阶理论探索CEO管理认知异质性与跨国公司OFDI政治风险区位偏好之间的逻辑关系与边界条件.结果表明:CEO管理认知异质性(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个维度)与跨国公司OFDI政治风险区位偏好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CEO风险忍受对CEO管理认知异质性与跨国公司OFDI政治风险区位偏好之间U型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825.
就升格后的高职院图书馆管理模式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分析了影响高职院图书馆员整体素质提高的隐性阻力,探讨构建无边界组织结构,建立馆内岗位轮换制度的管理模式,以拓宽馆员的工作技能幅度;并从领导艺术的人性化入手探讨换位思维以削减内耗和提高馆内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826.
论高校图书情报定题服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述了定题情报服务的主要特征,提出了定题情报服务中选择服务项目的指导思想及工作方法,并论述了深入开展定题情报服务的要求与措施。  相似文献   
827.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贫困山区的人地关系发展不协调,矛盾日益凸显,亟须深入探讨耕地利用转型过程,因地施策,提高耕地效益、改善经济状况。选取玉龙县下辖的16个乡镇,构建耕地利用转型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剖析贫困山区耕地利用转型特征与耦合规律,提出贫困山区耕地利用转型建议。研究表明:贫困山区耕地利用显性和隐性转型相互作用、耦合演进且均有较强的空间集聚性;2009—2017年耕地显性与隐性耦合度由0.35~1.00上升至0.57~1.00;耦合协调度在0.23~0.70,由勉强协调、中度协调和高度协调上升至中度协调和高度协调,极度协调未呈现。  相似文献   
828.
基于横向监督的联合激励合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准委托代理理论给出的独立激励合约只能实现二级最优努力,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横向监督下即当独立代理人之间能够相互监督时的最优激励合约,指出同时基于个人产出和他人产出的联合激励合约能够在横向监督下实现一级最优努力.结果表明,横向监督使代理人之间能够签订隐性边合约,而第一阶段采用严格团体激励相容合约,第二阶段采用个体激励相容合约的动态联合激励合约机制,使得隐性边合约规定的报复机制既是可行的也是可信的,因此能够实现最优激励.  相似文献   
829.
隐性知识是现代企业竞争优势的战略资产,具有更高的价值。本文基于小世界网络中SIR模型为基础研究隐性知识传播规律,采用更符合实际的"S"型曲线作为变化遗忘率函数,构建遗忘率随时间变化的隐性知识传播复杂网络模型,使得该模型更能准确预测企业内部隐性知识传播过程;还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对C企业的所有员工发放调查问卷4500份,最终回收问卷4320份,获取C企业知识传播网络参数,对其隐性知识传播过程进行案例仿真。研究结果显示:遗忘率及其函数参数的变化对隐性知识传播的最终规模有重要影响。越大的初始遗忘率使得企业隐性知识传播的最终规模也越小,遗忘速度越快,隐性知识传播范围也越小;相比常数遗忘率的模型,考虑变化遗忘率的隐性知识传播随时间变化的最终规模要大。  相似文献   
830.
首先构建数学模型对国有企业国有股权通过政府隐性担保影响银行贷款的理论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然后以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多元面板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国有企业国有股权经由政府隐性担保对银行贷款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隐性担保将对银行贷款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国有股权与政府隐性担保和银行贷款之间都呈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政府隐性担保将在国有股权与银行贷款之间发挥中介作用;相比于地方国企,政府隐性担保在中央国企国有股权对银行贷款影响中发挥的中介效应更大。研究结果阐明了国有股权与政府隐性担保在国有企业银行贷款中的作用,为优化国有企业股权结构、规范政府隐性担保行为、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理论和实证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