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1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276篇
系统科学   74篇
丛书文集   249篇
教育与普及   205篇
理论与方法论   38篇
现状及发展   22篇
综合类   564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274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258篇
  2011年   316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317篇
  2008年   380篇
  2007年   349篇
  2006年   285篇
  2005年   282篇
  2004年   247篇
  2003年   234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通过PCR从红斑丹毒丝菌C43065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出编码信号肽除外的成熟SpaA蛋白基因spaA,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的BamHⅠ和Hind Ⅲ位点上,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spaA,转化大肠杆菌BL21,在IPTG诱导下表达N端带有Trx标签的融合蛋白rSpaA,SDS-PAGE检测表达蛋白.DNA测序结果表明,spaA基因大小为1794 bp,编码由59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成熟SpaA蛋白,SDS-PAGE结果显示在大肠杆菌BL21中成功表达了分子量约为86 kDa的重组rSpaA,为进一步开展SpaA保护区域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2.
2,4-二硝基苯酚钾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利用2,4-二硝基氯苯和氢氧化钾作为反应物,通过碱水解方法合成了2,4-二硝基苯酚钾.通过小麦盆栽实验研究了2,4-二硝基苯酚钾对促进小麦株高及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合成方法操作简单,反应速度快,合成产率达91.6%,反应副产物氯化钾也可以作为钾盐被植物吸收利用;利用该法合成的产物有明显促进小麦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993.
对白蜡多年卧孔菌最佳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探索,其摇床发酵最优培养条件为:葡萄糖37.7 g/L,酵母粉8.3g/L,磷酸二氢钾6.31 g/L;培养温度30℃,500 mL三角瓶装液量200 mL,初始pH值为6,摇床转速180r/min,10%接种量培养7d,最大产量达到15.46 g/L.发酵罐最优培养条件为:葡萄糖37.7 g/L,酵母粉8.3g/L,磷酸二氢钾6.31 g/L,培养温度30℃,装液量6L/10L,初始pH为6,搅拌速度380 r/min,10%接种量培养120h,最大产量达到19.47 g/L.  相似文献   
994.
以Bi(NO3)3·5H2O和NaVO3·2H2O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BiVO4粉末,并对其进行了XRD表征。以模拟含酚废水为目标降解物,以催化剂的用量、氧化剂用量、光源、光照时间为考察对象,研究了BiVO4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模拟含酚废水用量为30mL时,BiVO4加入量为0.03g,H2O2用量为5.4mL,光照时间为1h,光源为500W汞灯的条件下,对模拟含酚废水的降解率可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995.
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及其在林木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是一个具有17个相近种的复合群体,称为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群(Burkholderia cepacia complex,简称BCC),其中一些种具有生物防治、促进植物生长、生物修复等功能,同时又有一些种是人类的条件致病菌.笔者就BCC的生物学特性、基因型和基因组、生防机制、安全性评估、在林业中的应用现状等进行综述,同时对其在我国林业中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认为正确区分有毒株和无毒株是BCC在林业中应用的关键和前提,最后提出了在林业中应用BCC菌株要注意的8个方面.  相似文献   
996.
文章以罗布泊胀果甘草中分离出的78个菌株中初步筛选出7株产碱性纤维素酶的菌株为研究对象,进行产碱性纤维素酶最佳优化条件的研究.碱性的胀果甘草内生芽孢杆菌菌株接种于CMC-Na为碳源,复合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中,分析研究菌株产碱性纤维素酶的最佳条件优化.通过从78株本实验室于2006年保藏的罗布泊胀果甘草内生菌中筛选出能产生胞外碱性纤维素酶的7株菌,其中酶活力最高的菌株为BLG-542.本研究主要以酶活力最高的菌株BLG-542为出发菌株进行研究.经过对产酶条件优化,获得了胀果甘草内生菌产碱性纤维素酶最佳配方培养基:D-木糖10g/L,复合蛋白胨10g/L,可溶性淀粉10g/L,酵母粉5g/L,K2 HPO4 1g/L,MgSO4 0.2g/L,NaCl 20g/L,Na2CO3 10g/L;实验产酶最佳接种量为6%,最佳培养温度为37℃,最佳培养时间为48h,产酶最佳PH为9.0;菌种生长最佳PH为7.6,经过优化产酶条件纤维素酶活力从优化前的3.8U/mL提高到6.26 U/mL,是优化之前的1.8倍;该研究表明特殊生态环境的植物内生菌与次生代谢产物、活性物质、酶类有密切的关系,环境除对内生菌酶的产生极其活性影响外,还影响着内生菌的次生代谢.该地区植物内生菌均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7.
本文分析了电网降损管理的深远意义,从七个方面论述了电网降损管理的措施,提高网损管理,加强对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进行定期检修设备,加强对电网负荷率的管理,控制管理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加强对电网的无功管理降损工作,最后防范并依法打击窃电行为。  相似文献   
998.
为了确保供电企业的综合效益的提升,我们有必要展开供电企业线损模式的优化,从而促进其线损方案的健全,实现其内部各个应用环节的协调。通过对电能利用效率的提升,来满足现实工作的需要,确保其线损管理体系的健全,从而有效实现电网损耗的优化。本文就电网线损管理的诸多问题,展开分析,展开目前供电企业供电管理现状的分析,进行电网线损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剖析,从而实现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优化措施的开展。  相似文献   
999.
云杉八齿小蠹伴生蓝变真菌侵害云杉属和松属,严重可导致树木死亡.经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个蓝变菌菌株适宜生长温度均为25℃,对酸碱度的适应能力强,当pH值在3.5~9.0范围内均能生长,在酸性环境下发育较好,以葡萄糖为最佳碳源.此外,菌株Ophiostoma penicillatum可很好利用乳糖,最佳氮源为甘氨酸和酵母粉;菌株Ophiostoma sp.可较好利用甘露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甲基托布津、扑海因和中生菌素对试验菌株的生长有极强的抑制效果,腐霉利、噻菌铜和霜霉威对Ophiostoma penicillatum有显著的抑制效果,且试验使用的浓度仅为药剂常用浓度的1/10.  相似文献   
1000.
首先从Pyrococcus horikoshii中克隆出编码热稳定性的内切纤维素酶基因,以载体pet21a为表达质粒,构建重组质粒pet21a-1171,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plys中进行表达,目的基因得到明显的可溶性表达,通过加热变性处理和离心后,重组酶纯度达到80%以上,随后对加热处理后的粗酶液进行简单酶活测定,结果表明,最适反应温度为95℃,与国外文献报道相一致,嗜热内切-1,4-β-葡聚糖酶成功得到重组可溶性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