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2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91.
以东北落叶松为试材,经高温高压蒸汽-真空处理,在不同厚度、含水率及不同温度、时间、真空度下脱脂干燥,测试脱脂率.结果显示:在180℃保温40min,真空30min条件下,木材脱脂率显著提高,最高可达63.05%;经电子显微镜观察木材结构发现,木材经高温高压处理后,其细胞壁出现裂纹,纹孔出现不同程度裂隙,这些改变有利于树脂排出.  相似文献   
92.
选取落叶松为干燥对象,选取干球温度、干球湿度、介质循环风速、干燥时间作为自变量,选取含水率、应力作为因变量,建立多重多元回归模型,预测含水率和应力的变化.并采用预测方差验证了所建回归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93.
孙毓  王丽丽  陈津  段建平 《科学通报》2012,(19):1791-1799
对大兴安岭北部3个样点的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树轮样本进行树轮密度的分析,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树轮最大晚材密度年表与夏季气温变化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利用其中两个样点的树轮最大晚材密度对研究区1855年以来5~8月的平均最高气温变化进行了重建,重建值的解释方差量为39.5%.在大兴安岭北部过去的154年里,存在4个冷期:1874~1893,1927~1948,1951~1960和1992~2002年;以及4个暖期:1855~1873,1894~1916,1961~1991和2003~2008年.该地区20世纪末冬季气温的变暖现象比夏季更为明显.重建结果与研究区周边的气温序列均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指示较大区域的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94.
抚育间伐对小陇山林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长生 《甘肃科技》2009,25(8):155-156
以54个人工林采伐作业的小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日本落叶松在两次作业中林分的生长状况进行对照,研究分析间伐对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抚育间伐的林分的胸径生长均大于同年龄林分胸径的生长,在幼龄林阶段,抚育间伐控制在总株数45%,总蓄积的15%~30%,间伐没有显著地改变林分的树种组成;间伐降低了林分每公顷蓄积量。  相似文献   
95.
日本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蛋白组分双向电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日本落叶松(Larixleptolepis)胚性愈伤组织进行了组成特点和蛋白质组分双向电泳的研究.研究表明,胚性愈伤组织是由不同发育阶段的早期胚组成的细胞团,早期胚主要由长的胚柄细胞及其顶端的胚头细胞组成,而后者又具不同的分裂相.以三氯乙酸/丙酮法提取胚性组织的总蛋白,通过双向凝胶电泳获得了完整的全蛋白质图谱.运用图像分析软件(I mage Master2D)对电泳图谱分析表明:在凝胶上展现出475个蛋白质组分,并进一步确定每个蛋白质相应的分子质量、等电点和相对含量.从本研究所获得的具高分辨率日本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蛋白质图谱,将为今后与愈伤组织的分化能力相关的蛋白质的检测、分离和基因克隆,以及胚性能力相关蛋白标准化的制定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不同密度下兴安落叶松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动态关系,为全球变暖背景下兴安落叶松林可持续经营中合理的林分密度确定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林分密度指数(SDI)选取大兴安岭中北部地区低、中和高3种林分密度梯度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纯林为研究对象,采用Mann-Kendall检验确定研究区气温突变点,基于野外调查和树轮数据,分析气温突变点后各林分密度下兴安落叶松径向生长趋势,并利用皮尔森相关和滑动相关分析其与各气候因子的关系及稳定性。【结果】在气温突变点后,研究区域兴安落叶松生长出现增强和衰退趋势,且随着林分密度增加,树木生长衰退比例增高。高林分密度下兴安落叶松生长受抑制程度最高,1988—1990年平均生长变化率为-25%,处于衰退状态。林分密度改变了兴安落叶松生长对气候的响应关系,高密度下衰退组树木生长与8月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正相关关系最强(P<0.05),与夏季温度呈稳定的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研究区气候呈现明显暖干化趋势,而低林分密度兴安落叶松保持54%的生长增强比例,树木与温度由低密度下的正相关关系向高密度的负相关关系转变...  相似文献   
97.
【目的】建立落叶松人工林树皮因子及任意高度处树皮厚度的预测模型,以期更加准确地对树皮厚度进行预测,为实际木材生产和森林经营提供更加准确的指导。【方法】基于2015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49株人工落叶松的1 186个圆盘数据,利用SAS 9.4软件中的MIXED模块构建落叶松人工林树皮厚度(树皮因子、任意高度处树皮厚度)的线性混合效应预测模型。模型评价指标选用赤池信息准则(AIC)、贝叶斯信息准则(BIC)、-2倍的对数似然值(-2LL)及似然比检验(LRT)。【结果】对于树皮因子模型,基于树木效应时含b1b2b4随机参数组合的树皮因子模型为最优混合模型;基于样地效应时含b1b2随机参数组合的模型是最优混合效应模型。对于任意高度处树皮厚度模型,基于树木效应时含b1b2的组合为最优混合模型;基于样地效应时含b0b2b3组合的为最优模型。所有最优模型在具有无结构(UN)方差-协方差矩阵时拟合效果最好。【结论】不论是树皮因子还是树皮厚度模型,树木效应对模型的影响最大;混合效应模型的预估精度与传统回归模型相比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8.
郭向民  梁爱林  高素琼 《科技信息》2010,(16):I0389-I0389
本文通过华北落叶松13年的引种育苗、造林试验结果,总结出陕北劳山林区引种华北落叶松育苗、造林技术以及和油松育苗、造林情况的对比分析,综合认定,华北落叶松在陕北劳山林区生长表现良好,是华北落叶松的适生区,可在生产实践中引进推广。  相似文献   
99.
落叶松是黑龙江省植树造林的主栽树种之一,提高落叶松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是搞好我省植树造林工作的根本要求和关键所在。本文从造林用地的科学选择,造林整地的方式方法、造林苗木的精心选择、造林时间及方法等七个方面,对提高落叶松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的实现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0.
曹志坚  胡宏 《甘肃科技》2010,26(16):165-167
近年来,尤其是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随着人工造林的不断深入、加强,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太碌林场人工林面积不断增加,仅日本落叶松人工林面积就已愈万亩,单位产量平均在5m3,在产生了相当的生态效益的同时,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逐渐显现。本研究在对小陇山林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现状进行了调查,总结出该场日本落叶松的年均公顷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