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13篇
丛书文集   25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44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刘会芬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5):9617-9622
近年来,伴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区域资源消耗加速和环境污染加剧现象突出,环境瓶颈日益凸显。利用MODIS陆地温度产品对地理带上的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城市群的城市热岛特征及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十年的变迁,热岛分布向东南方向偏移;热岛强度总体呈现增强趋势。2010年呈现出清晰的"Z"字型分布。同时重点分析了南京、上海、杭州这几个大城市热岛强度的年际变化,其高温区的特征,均表现为"摊饼状",即以主城区为中心向周边扩展。  相似文献   
72.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统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水平,以黄河流域内的7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相对发展模型,并结合时空演化过程分析了黄河流域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安全耦合协调度发展格局,最后通过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未来5年耦合协调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黄河流域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安全耦合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部分城市群出现轻度波动,耦合协调特征由失调、濒临协调转化为勉强协调、初级协调;最后通过预测未来5年黄河流域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安全耦合协调度发展过程,推断城市群均处于显著提升状态,且逐步达到初级协调阶段.针对目前黄河流域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3.
增强黔中城市群空间网络联系,对锚固贵州“强省会”战略定力与行动能力,辐射引领省域城乡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基于黔中城市群2020年和2021年的城乡统计数据,通过修正的空间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测度并解析其空间网络联系特征。结果表明:黔中城市群的城市发展质量呈现出明显的五级梯度差异;贵阳、遵义“双核”驱动下的空间网络引力效用日益凸显;整体空间网络联系表现为“中心-节点”特征;突破行政区划壁垒,互联共享区域基础设施,是增强该城市群空间网络联系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74.
对城市群城际经济关联的空间结构的准确度量和把握能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而作为推动中部崛起的中部地区城市群备受瞩目。因此,本文基于经济质量、经验常数、时间距离等多角度改进引力模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我国中部地区6个城市群43个地级市经济关联的空间结构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①我国中部地区城市群城际之间经济联系强度存在明显的方向性的差异,郑州、武汉、长沙等城市对其他城市的经济关联度与其他城市对其的经济关联度差异较显著。②我国中部地区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较城市群城际间经济联系总量大。③城市群整体对外辐射能力不强,吸引强度高于对外辐射强度。④城市群网络密集程度整体不高,但各个城市群网络密度均低于整体网络密度。  相似文献   
75.
张歆悦  胡艳君 《科技促进发展》2020,16(11):1363-1371
高铁开通提高了区域可达性,促进了要素流动,从而对区域产业发展和空间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长三角城市群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高铁密度最高的地区,研究高铁开通对其空间结构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矩阵,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网络密度、中心性和凝聚子群等方面研究高铁开通其网络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对长三角城市群网络空间结构起到了一定的整合优化作用,进一步完善高铁网络建设将有助于实现长三角城市群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76.
《科学之友》2015,(1):7-9
<正>什么是高速铁路根据国际铁路联盟的定义:高铁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最高营运速率达到不小于每小时200千米,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至少250千米的铁路系统。客运专线是相对于货运专线以及客货混行线路而言的。在我  相似文献   
77.
采用专家访谈、文献调研、实地考察等方法,探讨了长株潭地区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发展趋势与对策.在多年的体育产业开发中,长株潭地区已经形成了较大规模的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且呈现出体育竞赛表演及其他文化形态跨界融合和的国际化发展趋势.今后还需在积极开发都市户外体育竞赛表演市场、提升国内都市竞赛表演品牌、挖掘民族民间体育特色资源、拓展体育竞赛表演活动空间和品质等方向积极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78.
 环京津地区包括北京、天津2 个直辖市以及河北省的唐山、保定、廊坊、秦皇岛、沧州、张家口和承德7 个地级市,面积16.88万km2,占全国的1.76%;人口6370 万,占全国的4.92%;2013年度GDP 总值为57261.21 亿元,占全国的10.1%;地均GDP 为3393 万元/km2,是全国均值的4.35 倍。根据世界银行2012 年的区域经济测度,京津冀城市群位列全球第十大城市群。由于该地区具有良好的港口群、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和密集的智力资源,这里也是中国北方的外向型经济中心和现代服务业及知识产业中心。环京津区域的生态失衡产生根源之一是受到“区域性贫困导致掠夺性资源开发”引发生态恶化;而恶化了的生态环境,又是导致区域性生态失衡的重要根源。探寻区域的生态补偿与生态协同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9.
方元 《安徽科技》2005,(8):9-10
当前,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经济增长极,缺乏一个以若干城市组成的既具内聚力、又具辐射力与带动力的城市群.因此,安徽要在"中部崛起"中率先发展,加快城市群建设则应成为重中之重,这既是提升安徽省区域综合竞争力、迎接长三角的辐射的需要,又是中部区域分工协作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80.
利用协同论原理,探讨港口群、临港产业群、城市群“三群”的动态平衡关系与协同机制,构建“三群”的协同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指出厦漳泉“三群”协同发展中主要存在着中心城市地位不突出,城市群空间结构发展不均衡,港口功能分工定位不合理,协同机制欠完善等问题;并从提升港口群能力、培育现代临港产业群、推动厦漳泉同城化的角度提出促进“三群”协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